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文献普遍缺乏明晰性。与其他大多数学科相比,教育学被模糊的概念以及不准确和内容空泛的假设或论点充斥着。如果谁想要寻找用来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肯定不能容忍目前这种状况。而要使理论上系统的研究工作成为可能,就必须首先对教育学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 本书在运用实例研究上述概念的时候,尤其注意展示思维的过程,亦即上述概念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得明晰起来的。因此,本书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导论,从而帮助人们对教育学概念进行语言的、逻辑—经验的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的分析。 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创建相关概念,从而将教育科学作为一种研究教育行动的理论来建构。而这种理论计划的主要视角则是教育目标、手段和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书重新解读了教育写作对于教师教育生活的多重意义和价值,结合教师写作的实际案例,对教师写作过程中常用的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文献综述和调查报告五类文体进行了系统梳理,详尽解析了不同类别文体的本质含义、写作功能、文本特征、写作策略和注意事项,介绍了学术规范和投稿要领。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