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有6个分册,分别是:三步认读、游戏认读、环境认读、生活认读、口语讲述、绘本阅读,旨在抓住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不增加儿童学担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小幼间无缝对接的科学认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系,让4-5岁语言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在展示自身特色基础上无缝衔接,建立小幼衔接语言教学共同体,开发儿童语言思维等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是康德的两部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前者是他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的讲义,后者则是他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三篇论文的集合,内容主要是讨论大学中哲学(康德这里指广义的以理性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理论研究)与实用学科(以及知识界与政府)的关系。这两部作品是我们了解康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材料。
一九一五年初,邬氏在圣彼得堡公开演讲,标题是“寻找奇迹和死亡之问题”,内容以他在印度的旅游为依据。每次人数都超过一千人,其后有许多人去拜访他或写信给他。复活节过后,他便回到莫斯科,并在那儿做这类的演讲。透过一些听众,邬氏认识了葛吉夫(G.I.Gurdjieff),这样一来,他终于遇见了他一直寻找的那种密意学校。邬氏跟葛吉夫研究了三年,并且把葛吉夫的教学记载下来。这本笔记命名为“寻找奇迹,无名教学的片段”,于邬氏逝世后一九四九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