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俊先生著《人格心理学》一书共分七章,从人格定义,到决定人格之因素、人格类型、人格测量、人格适应及人格之统一,再到最后总结,系统地探讨了人格心理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在每一章中,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探讨,不仅仅是引一家之言,而是综合各派观点,分析比较,提出自己观点。具体而言,本书的主要特色为:(1)系统论述,内容详实。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以 人格心理学 命名的专著,对当时的人格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知识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呈现。(2)述评结合,有理有据。作者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介绍,还包含了丰富的个人评论,这样便提升了阅读的说理性、逻辑性和趣味性。(3)理论全面,案例丰富。作者不仅论述了各个理论的具体内容,也给出了充足的实证材料,既有可以证明理论的量化研究也有帮助理解的生活实例。
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怎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是很多中小学教师一直在努力思考并感到困惑的问题。本书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本书作者从事过三四十年的中小学教学和课程研发工作,曾询问过无数教师对评价的看法及他们本人的评价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对传统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图让人们从“标准化考试的神话”中走出来,走向多元化评价的光明大道。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实例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当前的学生评价方法与策略。 作者擅长运用生活和工作中的事例来阐述自己的评价观念与方法,让全书的内容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读起来会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该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很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与借鉴。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评估指南》强调,应采取“聚焦班级观察”的方式,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和质量。本书作者团队经过大量调研、讨论及实验,研制了幼儿园班级观察评价量表。该量表就班级观察从五个维度评价,即学习环境、一日生活常规、课程计划、师幼互动、课程评价五方面,整套量表共36个二级指标,旨在以评促教建,以评促教,实现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保教质量的整体引领。量表既可用于幼儿园管理者或保教人员的自我评价,也可用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幼儿园进行的保教质量管理与评价,或者教科研机构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研究工作。
本书是项目化学习慕课研修手册中的一本。本套丛书聚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和典型案例,聚焦PBL 6大关键问题,解构PBL核心环节,通过2大主题系列、9本独立手册、43节结构化微课,构成“支架+资源”的学习设计。整套书注重任务驱动,强调理论讲解与案例实践相结合,能够 好地服务一线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 本分册共分四课,分别是认识评价量表、评价量表的维度、评价量表的尺度及具体描述、评价量表的使用,系统介绍在项目化学习中较为常用的评价工具——量表的设计与应用。在阐述的过程中,结合2020年浙江省项目化学习网络公开课中的8个课例,采用对典型评价量表进行分析的方法,让读者对评价量表的结构、量表要素(任务描述、维度、尺度、具体描述)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同时梳理常见评价量表的基本范式及其他变式,注重从分析
本书介绍了厦门市同安祥平中心小学探索构建的 为我点赞 学生评价体系,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积*质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书分为理论基础、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特点、评价工具、评价流程、评价奖罚、评价途径、细化评价范例等部分,提供了许多操作范例,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心理卫生论丛》 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收论述心理卫生的诸方面问题。在书中,丁瓒谈到了包括怎样开始心理卫生工作、近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我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工作和文化改进运动、从心理卫生的立场来讨论来建立民族哲学和精神动员、什么是 神经衰弱 、战时难童的心理卫生问题、青年期的彷徨、男女之间、从心理卫生个案研究观察 男女之间 的问题、儿童期的性教育问题、父子之道以及自卑与傲慢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卫生论丛》是我国医学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早期的重要著作。
本教材具体介绍了小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小学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小学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内容。本教材以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原理为主线,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用性极强。
中国近代教育经历了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由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嬗变的历程,旧式教育的衰落,新式教育的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形成,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胜利,构成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近代化的基本路径。教育承载着教化的使命,关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实现人的近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走向。通过了解中国近代教育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可以加深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和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认识。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全民素质大大提高,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逐步实现。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今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系统的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主要阐述高考评价体系在推动素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一核”“四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
本书是一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日记。意搏班,是大家眼中的一个“烂班”,班上的孩子们也自暴自弃。钟杰老师接手之后,与孩子们一起为班级起名,打造班级“静文化”,指导他们阅读,帮助他们建立篮球队,为他们制定班级愿景,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最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当初的“烂班”成功转变成名副其实的“明星班”。钟老师将意搏班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形成了这本《意搏班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钟老师跟孩子们一起发生的事,真实鲜活,充满张力,里面融注着钟老师的真情与真心,同时也融进了钟老师对教育的思考以及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所做的努力。
本套教程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文件为依据,为求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新思维能力,着力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一维目标学习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统一,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兴趣,增强信心,还着力改变注重书本知识及机械训练学习方式,强调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的联系,通过自主、实践、探究与合作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书在年版的基础上修正增删,新增文章。精彩内容精品形态以飨读者! 本书是语文教育专家王开东的教育随笔集,是他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精华荟萃。文章从一个个教育故事入手,分析现象,挖掘本质,提供方法,充分展示了一个有教育情怀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 时事、随笔、杂谈,史上人,身边事,王老师有所读,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信手拈来,跨界思考,触类旁通。他的教育文章视野广博、剖析深刻、视角独特、引人深思。 本书适合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阅读。
美国道尔顿学校是海伦·帕克赫斯特于1919年创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私立学校。长期以来,道尔顿学校是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曾创造连续三十多年其毕业生被哈佛、耶鲁等学校录取的奇迹,颇具国际影响力。 《道尔顿教育计划》介绍了美国著名的道尔顿学校的独特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是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总结和概括。作者思想机敏而深刻,笔调流畅而生动。道尔顿制的理念、方法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改方向、内容高度契合,对我国当前中小学教改实践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本书为其汉译修订本。
《小学信息技术教程》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文件为依据,力求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着力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一维目标学习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统一,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兴趣,增强信心。还着力改变注重书本知识及机械训练学习方式,强调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的联系,通过自主、实践、探究与合作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潘云梅编著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循环与提升》以循环的视角探讨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在文本分析和解读的基础上学习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涵义和用法,尝试通过读前、读中、读后各种不同的设计来循环练习词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核心词汇。增强词汇习得的深度,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兼顾词汇的教学周期。全书以教师访谈、常态阅读课分析、磨课课例为载体,通过行动和反思,呈现相关的可操作性成果。
活教育 是陈鹤琴先生倡导的一种教育学说,是中国新教育创造过程中的一股新的力量,希望由 活教育 口号的提出,而成为一种运动,由这种运动中创造理论,实践理论,完成一个活教育思想的体系。在江西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