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最初于1943年列入 大学丛书 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1947年和1949年在香港出版和再版,1950年新一版。本书系阮镜清先生早年学术思想和观点的系统整合,共十二章。前两章属于学习心理学绪论,主要介绍学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心理学是什么》和《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阮镜清先生从分析心理学研究对象入手探讨学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集中于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是学习问题,具体包括学习的基础、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三部分。后十章是《学习心理学》的主体,围绕学习的具体问题,即第二章所述的学习的基础、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三方面的问题展开详细讨论,具体包括《人类的基本行为及其发展》、《行为发展的类型》、《学习的基本要素》、《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定律》、《学习的进步》、《
1918年,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作为 北京大学丛书 中的一部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材,确定了我国心理学学科最初的的框架体系,影响了我国几代心理学工作者。全书共15章,约9万字。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学之意义及研究法、精神作用之生理的基础、意识及注意和人格等内容。
父母离婚,亲人离世、酗酒或成瘾,家庭暴力,冷暴力,校园欺凌,各种程度的虐待,等等,数据显示,有75%的人曾经历过童年创伤。这些经历对于经历者的影响是持续的,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性格、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社交以及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除了少数人有条件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大多数人即便长大成人,依然将童年遭受的黑暗当作自己秘不可宣的隐私,不能与人言说,甚至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他们只能在别人无法看到的地方,悄悄与之搏斗。而这些人当中,有些人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这本书将他们称作“超级常人”。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一书的作者梅格?杰伊博士,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结合自己经手的案例故事,剖析了这些“超级常人”是如何应对童年创伤对自己的影响的。梅格博士在书中指出,战胜创伤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心理类型:荣格文集(第3卷)》是荣格历经二十年探索而铸就的一部之作。它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从人类思想文化的长河中,选择宗教、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展开创造性的分析和评判,总结概括出内倾和外倾两种最根本的心理类型,并详尽阐明了两种类型在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四种心理机能方面的不同的体现,及其所造就的迥然不同的人生命运。在《心理类型:荣格文集(第3卷)》最后的“定义”一章,荣格系统全面地对心理学的几乎所有基本概念做出了自己独特的界定和阐述,堪称荣格思想的缩影。
作者从这种知识的古老来源——第四道开始探讨,并结合了现代的科学观察和研究,不但讨论内分泌腺体和心理学的关系,也从荷马传说和奥林匹亚神殿一路探索到中世纪的炼金术和犹太神秘哲学卡巴拉。介绍过人的四种身体机能(本能、运动、理智、情感)后,作者开始逐一介绍九宫图的各种典型类型,并佐以个人轶事和生动的描述。为适合在国内出版,书中各类型的人物素描都以中国人代替了原书中的美国人,素描由中央美院知名画家创作完成。《人的类型:身体与性格探索》不仅仅是一本学者的书,它更是一本实用的、智者的书。
林蕙瑛 是台湾的性教育专家。她在本书列举40个案例,指导父母怎样对子女进行“性”教育,提供了父母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原则和方法。全书内容丰富,案例生动活泼,极富人情味,是一本既健康又有实用意义的“性”科普读物
梁宁建主编的《心理学导论》是心理学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学习者获得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把握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的知识体系,也是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必须夯实的专业基础课程。 《心理学导论》在内容上,突出科学性、基础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在应用上,强调专业性、广泛性与综合性的有机结合;在表述上,力求准确性、逻辑性和简明性。
这本书描写的是一座叫“心灵大厦”的大楼。这座大楼建在“想象城”里,你只要一边看这本书一边想象就到了,根本不用乘车,方便得很。不管你家在北京、上海还是新疆、甘肃,你到这大楼都不用乘车。这大楼是由心理学家建造的。在大楼里有许多心理训练,可以让你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消除心理弱点,改善心理素质,成为性格更完善、心理素质更高、更有魅力、更成功的人。 朱建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是我国本土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意象对话技术的创始人。该技术现已成为我国部门认定的专项心理咨询方法之一,并有相应的资格认证,是一项根据国人特点创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在实际治疗中效果显著。 《朱建军心理学文丛》汇集了朱建军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所有著作,该文丛也是意象对话心理学流派的一套标志性论著
《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心灵的适应:机能心理学》题名为《心灵的适应》,意在指明本书的研究主题和写作范围:限于对实验心理学传人美国之后,由于接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而形成的那种以强调生物适应价值为基本特征的机能心理学。这种历史形态的机能心理学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构成实验心理学在美国发展的主导趋势,并构成美国心理学历史发展的逻辑起点。同时,这种机能心理学作为历史形态所具有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历史的,因为正是这种机能心理学塑造了美国心理学的内在性格,从而决定了实验心理学在美国从机能心理学到行为主义再到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发展线索。所以,《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心灵的适应:机能心理学》还将特别地以作为美国心理学一般特征和总体倾向的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精神为背景,来研究作为历史形态而存在的早期的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在充分享受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自身健康的呵护。由于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嗜酒、偏食、不爱运动等,而且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调整,致使多种常见病乘虚而入。
发疯是人类精神现象最核心的秘密。人类大脑的进化使人对现实产生真实的理解,使人得以融入社会,并使其行为适应周围的环境。但是由于严重的,大脑对现实的真实产生了相反的认知。构筑起一座意识错觉的城堡,使患者不能适应现实,并因此成为人群中的异类。但并非一种边缘现象——无论何种社会和历史时代中都有人,而的共同原因是基因及隐含于其中的问题。而且,医学家发现,在正常的思维和情感中,识别患者的特征形式并不明显。所以,从进化论和人类的观点看,发疯这一现象的存在,是一个可怕的谜。本书中,作者探讨了的性质及其中隐含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与创造性天才之间的关系。
教师往往是终身的职业,因此,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了解自身的心理与心理健康,以积极的职业心态去面对专业成长的酸甜苦辣,最终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教师,是任何一位跨入这个行业的人必须面对的。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涯即人生的发展道路,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个体在主动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扮演教师角色,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过程。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心理知识全知道》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入门篇、认知篇、自我篇、情感篇、身体篇、人际关系篇、社会群体篇、快乐篇、男人篇、女人篇、恋爱篇、婚姻篇、梦境篇、调适篇、障碍篇、治疗篇。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能带给大家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并带给每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本书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场合中容易有的恐惧和焦虑。为人们解决生活中时时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实用并且有建设性的建议。另外,本书附有多幅精美漫画插图,读来轻松幽默,让人在得到对自己人生有益的同时,能够开怀大笑。其实,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读了这本书,就能够逐渐学会摆脱这种情绪,获得轻松的心情,轻松的人生。
《基础心理学》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天津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教学团队在总结多年基础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基础心理学教材特点、结合当前心理学发展趋势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基础心理学》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入门教材。 全书共16章,分为五部分。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阐述心理与意识的基本特点,第三部分阐述情绪和意志行动,第四部分阐述认知过程及其表现,第五部分阐述个体心理差异。 《基础心理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类各专业、教育学类各专业及其他与心理学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业余大学、自学考试、夜大学等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