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昶著的《袁昶日记(上中下)/中国近丛刊》是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清廷赴日本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考察之记,为期七月,考察了日本各地大、中、小学及其附属机构共七十余所,详细记录日本的学校设施、规模制度等。
不过相对而言,《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特别关注一些类型化的地理意象。这些意象之所以能类型化,显然是可以反映一些特定的文化观念,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地理价值。 现在略陈《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的学术构想。 一、“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之前笔者做过一项湖北的工作,已见于上述。湖北那项研究在空间上是一个区域,时代则从先秦一直通下来。这一章在时间上只包括唐,属于断代性质;空间上就没有再截取,覆盖了全国。这是参考谭其骧先生生前的理路,做两个相互对称的样本,以期对于感觉文化区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建立纵横两方面的参照。 以往学界对于文化区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形式文化区。那种研究看起来很客观,因为每个区都是根据某项具体指标而划出来的,不是主观认同出来的。但选取指标本身
《文史哲研究丛刊·教化与惩治: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禁毁问题研究》分为上下两编,约40万字。上编主要研讨书籍禁毁的文化特质,对于戏曲小说的文化功能、戏曲小说禁毁的缘由、禁毁的管理形态、禁毁政策下的戏曲小说传播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下编探讨戏曲小说禁毁的历史演变。梳理了宋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禁毁的历史进程。考辨各个时期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政策、分析禁毁个案,探讨禁毁历史进程。《文史哲研究丛刊·教化与惩治: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禁毁问题研究》对我国古典文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宏观考察的意义。
《美国文艺复兴:爱默生与惠特曼时代的艺术和表现》以英文原文加中文导读的形式出版,它既是一部文学史,也是一部文化和思想断代史。全书共分为四部,聚焦于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五位文学巨匠——爱默生、梭罗、霍桑、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造就基本功扎实、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WTO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商贸函电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本书根据高职院校函电教学大纲,在保留和吸收现有函电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符合教学大纲确定的培养目标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本书按进出口业务环节的先后分章编写,用较为通俗的英语系统介绍国际商贸函电的基本格式、写作特点、国际商贸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及每个环节所涉及的代表性信函;编入了常用合同及单证,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合同及各种常用单证的格式,以加强学生用英语处理进出口业务往来
《新世纪师范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2(学生用书)》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四项技能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分析性的读写活动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此,教材各单元都安排了知识共享活动、阅读理解活动、讨论活动、听说活动、阅读与写作活动等。各单元都有专门的增长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的活动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