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国际汉语教学的角度选取了现代汉语里62个最基本的语法项目,将其分为模块:(1)词类;(2)句子成分;(3)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4)句类。本书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和分类以简明实用、重点突出为标准,针对外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一些语法项目的归类进行了特殊的处理。 本书每个语法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扫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即教学案例)、课堂活动、训练营(即测试)。
本书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为重要的参照对象,对其中包括的所有语法项目都作了说明。然而,该大纲毕竟只是教学大纲,是对汉语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法知识结构的描述,作为教师,‘仅仅掌握这样的语法知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本书系统梳理了国际汉语教学界/对外汉语教学界通行的几种语法大纲和相关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术语系统,同时借助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各种偏误现象的分析,并结合笔者数年来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对相关内容作了进一步整合和拓展,从而确立了本书的基本构架。我们力求使本书更加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态势,更加适合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目标和培训工作。本书的基本内容已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多次使用,反复调整,可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是“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与培训丛书”中的一册。本书收集了外35位汉语教师的126个教学案例,其中有的案例又是由两三个小的案例组成。这些案例涉及教学环节、教学与管理、汉字教学、语素教学、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言技能教学、少儿与老年人汉语教学和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等方面。本书的案例大多可读性强,读来如身临其境。围绕案例展开的有三个板块:1.分析。该板块是对案例本身进行的分析,指出案例中的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优点或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或对应策略。这部分一般都结合有关理论展开,旨在为实践和理论搭建一座桥梁。2.思考。每个案例后都会有两三道思考题,许多思考题具有实战性,是国际汉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可能要面对的问题。3.阅读。这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参考文献,促进读者加深
《新概念汉语(教师用书1)》旨在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供授课时所需要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过程、方法建议,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帮助教师组织理想的汉语课堂教学。本书主要为教师提供了以下素材:1.学习课文时可以提出的问题;2.学习生词时可选择的词语搭配;3.语法点的解释、例句和练习;4.课本练习的答案;5.课本的录音文本。本书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建议。这些教学过程和方法试图体现外外语教学、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新世纪的外语教材、教师用书的教学理念、编写方法,以及编者自己和同事的教学经验。本书由崔永华主编。
本书共20课,每课分句子、会话、替换与扩展、生词、语法、练习等六部分。 本书注重培养初学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采用交际功能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部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语境展现出来,使学习者能较快地掌握基本会话301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与扩展练习,达到能与中国人进行简单交际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注重培养初学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采用交际功能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部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语境展现出来,使学习者能较快地掌握基本会话301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与扩展练习,达到能与中国人进行简单交际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适合于初学汉语的各类外国人员使用。全书共分上下两册,每册包括24课,课程结束后还编排了测验。本书为其中的下册。该书遵循汉语国际推广的理念,注重教材的普及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强调体验式学习理念。是广大初学汉语的外国朋友的良师好友。
全书共四章,作者分工情况如下:章(汉语教学理论)、第三章(汉语言语技能训练的方法与技巧)、第四章(汉语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师素质培养)均由周健撰写;第二章(汉语要素教学方法)之节(汉语语音教学法)由张军撰写;第三节(汉语词汇教学法)、第四节(汉语语法教学法)、第五节(汉语语篇教学法)由彭小川撰写;第二节(汉字教学法)和第六节(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由周健撰写。全书的体例设计与统稿工作亦由周健担任。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外大量的语言教学方面的著作论文,也曾多次与海内外同行交流切磋,并获赠宝贵的参考资料,我们从中获益匪浅。
为满足新HSK考生备考的需求,国家汉办联合商务印书馆推出《新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2012版》,该套书共7册(含口试)。本册包含HSK六级考试的5套真题、听力录音材料以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