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识真》主要内容包括: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双耳盘口瓶、明崇祯青花花鸟纹莲子罐、明隆庆青花松竹梅纹三是洗、清康熙青花五彩四妃十六子将军罐、清廉熙青花二龙戏珠纹炉、明弘治青花携琴访友人物三足炉、清廉熙青花五彩狮穿牡丹莲子罐、清廉熙青花山水人物纹风尾尊等。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宏大的内在的“礼”的思想和外在的“仪”的规范,是中国人处理家国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形成特色的礼仪文化。本书引用大量文献史料,分六章介绍中华礼仪的发端、演成,从礼仪的释义到儒家的仁礼,从周公制礼到孔子克己复礼,从古代礼仪到人生礼仪,从民俗礼仪到现代礼仪,多方面展现了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本书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既富于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有关中华礼仪文化知识的国民读本。
本书利用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把握宋代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之前的本草学史的基础上,深入考察《证类本草》成书的历史背景、主要体例和重要传本,系统梳理《证类本草》征引的宋代文献,多角度、多层次地将其与宋代方剂学、训诂学、道教、史学、文学相关著作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证类本草》的本草学价值、文献辑佚价值及其体现的宋代本草学的特征及隐患,有助于深化宋代医药史、文化史的研究。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名人,他的代表作《盛世危言》对国家的进步有重大贡献。他在工商业、写作及慈善事业皆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他也是一位有文采的慈父,常以家书、诗歌、散文、楹联等多种方式教育子女,内容及写作方式值得欣赏和学习。 n中国传统家训起源于先秦时期,古代的中国人已将家庭教育的经验写成家训。郑观应的家训写于清代后期、民国初期,汲取了中国传统家训几千年的精华,亦采纳了近代西方的新思维,既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亦有务实、适应新时代的特色。本书将他的家训收集和整理,并透过图片辅助说明,通过比较郑观应、曾国藩及“江南d一家”三个家族的实践经验,说明家训深远的影响力,并指出中国传统家训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的借鉴作用。
Bai Shouyi(1909-2000)waor in Kaifeng、Henan Province and cducated at Zhongshan andYanjing univcrsitics.Bcgimling his tcachillg carerin 1939,he taught for lnore than 40 years,first atYunnan Univcrsity,th at NalI ing University andlater at Beijing Taacllers University where he servedas head or both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lnstitute of Htistory. Ptofessor Bai'S many-sided acadcmic interestsarc refleetcd in the courses he taught on such sub-jects as general historiography,historical nlatcriat-ism、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history ofChina's external munication,history of ChincseIslamisnl.history of the Spring and AuttlIllli-War-ring States Period.history of thc Sui and Tang dvxlastits,and history of the Qillg Dynasty
《毛诗大序》是一篇极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古代经学史和文学史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毛诗大序》参与到后世文化重建的过程中,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 接受史研究:儒学文论进程与士大夫心灵变迁》在厘清汉代诗经学基本问题与经世致用旨趣的基础上,将重点考察了魏晋六朝的文人身份观念与汉代诗教之间的对抗性效应、唐宋文化变革论视野下孔颖达诗经学的范式意义、宋代儒学文论与“诗经宋学”的独特气质、郑樵诗经学与明代七子派诗学的乐教文化底蕴、清初“诗史”论域中的“温柔敦厚”,以及朴学影响下的儒学文论的知识生产方式等问题。最后,重点考察了现代文学观念、现代诗经学观念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等问题与现代个人崛起、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及现代知识制度等方面的联系。
本书利用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把握宋代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之前的本草学史的基础上,深入考察《证类本草》成书的历史背景、主要体例和重要传本,系统梳理《证类本草》征引的宋代文献,多角度、多层次地将其与宋代方剂学、训诂学、道教、史学、文学相关著作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证类本草》的本草学价值、文献辑佚价值及其体现的宋代本草学的特征及隐患,有助于深化宋代医药史、文化史的研究。
《民俗通书万年历》是一部兼具传统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历书,内容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根本,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民俗通书万年历》中语言通俗易懂,历表准确,能很好地服务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这是近代中国人传统生活和经营理财的圭臬,也是民俗文化的精髓。
本书主要内容由孙关宏教授近十多年来在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的讲稿,以及在相关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经过系统整理和精心编辑而成,反映了他对政治生态、政治发展、政治制度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独到分析。
启功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学者、书画家、教育家,中华书局重要作者之一。启功先生1971年起借调到中华书局,参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与中华书局员工朝夕相处数年。他的主要著作《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韵语》等,均由中华书局出版。 启功先生自1970年代初开始为中华书局版图书题签,一直到晚年,前后三十余年,是为中华书局版图书题签极多的人。启功先生的题签是形成中华书局版图书装帧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早年题签的风姿渊雅,还是晚年题签的修美瘦硬,都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为纪念启功先生105周年诞辰,纪念中华书局成立105周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启功先生题签集》一书,共同感受和追怀启功先生高尚的精神和精湛的书艺。
This book is a magic wand that helps you understand Chinese history with ease,as well as a window providing a convenient view on China.
本辞典是一部关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专科通用大型辞书,主要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收录30000余条中国姓氏,包括2000多种文献及部分人口普查与户籍资料中出现的汉姓、译姓和译姓演变的汉姓等。本辞典对这些姓氏的源起、发展演变、地理分布等进行多方面探讨,并列出相关姓氏的历史代表人物及相关姓氏研究的综述与论述。本辞典出版后将是一部有关中国姓氏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也将是收录中国姓氏很多的大型通用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