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西藏地区由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以动态、发展的观点,系统梳理西藏历史、社会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客观真实展示了西藏历史发展的许多重大事件,着重阐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代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历代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意义等西藏历史重大关键问题及其依据,以史实证明西藏社会所经历的从落后到进步、从封闭到开放、从封建统治到民族自治的历史性转折。
本书是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在同名五集电视纪录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除了前言与尾声外,包括“黑暗落后的旧西藏”“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人民当家作主”“旧貌变新颜”“走进新时代”五个部分。本书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的光辉历程,以关键人物、事件还原关键史实,以代表性人物个体命运的变迁,深刻揭露了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黑暗,真实再现了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的历史真相,生动反映出60年来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的关心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60多年来,中国对外援助涉及基础设施、减贫、农业、卫生、教育、环境、人道主义等诸多领域,广泛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对外援助将秉承义利相兼
60多年来,中国对外援助涉及基础设施、减贫、农业、卫生、教育、环境、人道主义等诸多领域,广泛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对外援助将秉承义利相兼
1936年费孝通先生到家乡附近的吴江七都开弦弓村疗养,在村中的所见所闻称为他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世界社会学经典之作《江村经济》(英文名:开弦弓村:中国农民的生活)的重要素材。费孝通著的《三访江村(英文版)》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并江村的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关系。作者通过对一个小乡村的观察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在资本主义经济浪潮影响下所面临的变革。此后,费先生在1957年和1981年又两次到江村进行田野作业。1957年1981年对于中国农村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1957年,农村合作化运动已至高超,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已在96%以上,但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户推出合作社的现象。1981年,中央正是承认了争论30年的包产到户的合法性。费先生以一个社会学家敏感和洞察力,再次对当时江村的情
《走向人民的人类学(英文版)》为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用英文发表的人类学文章的结集。作为 人类学界的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费孝通先生与其前辈的人类学者相比,他不再像西方学者那样主要研究被殖民地地区的民族和文化,他的研究对象是本国的人民和文化。与前者与被研究对象是隔膜的关系不同,费先生从事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人类学学者不再是本土文化资源的掠夺者,而是为被研究对象服务的。他 具有洞见地提出,建立一门为人民服务的人类学。本书发表的时间正是中国刚刚走出浩劫,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人类学重建的重要时期,因此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
如何解决和平赤字,贡献和平智慧,提出和平方案,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时代问卷。《优选和平的中国方案》一书系统阐述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是谋求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中国方案”,更是推动优选
本系列小册子包括《靖国神社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靖国神社与日本的文化、宗教有什么样的关系》、《日本侵华战争中的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战后的靖国神社与战前有什么区别》、《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成为敏感话题》5个分册,通过介绍靖国神社的历史和在日本社会的影响,揭露靖国神社的真面目,从而向世界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本书记录了几十位老人讲述的她们当年被迫成为日军“慰安妇”的经历,以及她们因为那段经历而遭改变的人生。这几十位老人,是日军侵华期间所有中国慰安妇的一个缩影,她们代表着中华民族近代历史记录苦难最血泪的一页。那段历史是留在每一个中国人记忆深处的一道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