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教学展开论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感知语篇特点。本书选择现行中学英语新旧教材的多个语篇作为语篇分析样例和语篇分析练习材料,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语篇;第二,分析语篇内容。本书根据新课标有关语篇的理念和相关理论,从基于语篇的英语教学的角度,通过图表呈现,对比若干容易混淆的语篇教学观念;第三,设计语篇教学。面对老师们提出的课文语篇设计上的困惑,本书提供多个课文语篇分析和教学设计课例,以及优秀教师分享的课件。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是胡文仲教授的代表作,自1999年出版至今已重印30次。本书从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的概念讲起,层层递进,展示了文化、交际与传播,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与核心,跨文化意识的提高等,每章末尾均附有小结和思考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本书短小精悍,轻松易读,既可作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向导,也是部分高校推荐的考研参考书。
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必要保证。那么,如何设计?其具体步骤是什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取得何种效果的课堂设计可以称之为成功?本书以外语教学法为理论依据,对上述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辅以具体实例详细说明,相信不论是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可以从中汲取灵感。
《如何做问卷调查》是 中小学外语教师关键能力丛书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列 的分册。本书系统介绍了问卷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问卷调查法辅助教学和科研。全书共分六章,主要部分按照问卷调查的实操步骤展开。第一章介绍问卷的定义与功能,包括问卷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问卷可以收集的信息类型等。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介绍问卷的设计过程,包括确定问卷维度、撰写问卷题项、编排问卷题项、试测问卷题项,并结合大量的实例解释上述过程。第三章介绍如何实施问卷调查,包括抽样方法、确定问卷形式、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设计和回收、提高问卷填答率的技巧等。第四章介绍如何分析问卷数据,包括问卷数据的录入和初步整理、常用的统计方法。第五章以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为例,介绍问卷调查类论文的阅读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汉英对照》是以大学生和教师为读者对象,特别是文史哲学科的大学生,为其写作论文提供关键词的中英文释义。所选300例文化关键词精选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已出版的图书1-7辑。按中文关键词拼音排序。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成果之一,每辑收录100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以中英文双语的方式进行阐释。这些术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核心价值,编写者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目的是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传播媒体等对外交往活动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
《英语通识阅读教程 心理篇》是大学英语通识阅读系列教程中的一册,包含10个单元,涵盖热点心理话题,包括如何追求幸福、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处理负面情绪等。每单元针对一个心理话题,遴选心理学领域较为权威的读本,从单元的心理学导论入手,引导学生阅读阿德勒、弗兰克尔、弗洛姆、戈尔曼、埃利斯、斯坦诺维奇和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品,涉及个体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不同流派,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此外,每单元提供与主题相匹配的心理测评问卷量表,学生在阅读篇章前可以进行自我评测,随后通过深度阅读,反思并内化相关知识和概念,学会调整心理状态,提升觉知力与心理效能,发展成长型思维,终实现语言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学习目标。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How to Teach English is for teachers atan early stage in their careers and for teachers preparing forexaminations such as The Certificat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to Adults or The Certificate in TESOL. This book gives clear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 of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whichteachers can put into immediate use. How to Teach English offers:ideas on what makes a good teacher and what makes a good learnerde*ions and examples of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and a newmodel of good leaching practice-the 'ESA'model an essentialintroduction to grammar teaching sequences for grammar, vocabulary,and the individual language skills ideas on the exploitation oftextbooks and the planning of lessons a 'What if?' review of common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 a Task File of photocopiable trainingtasks appendices on equipment, further reading and phonetic symbolsJeremy Harmer is the author of the highly acclaimed and everpopula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
本书立足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深入探讨了英语课程体系的宏观框架与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为进一步研究英语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系统阐明了英语课程设计的五项宏观原则和英语教学设计的经典范式,帮助教师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避开常见的误区与陷阱。在此基础上,本书聚焦英语课程关键性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且实用的教学策略与案例支持。最后,本书深刻剖析了 教一学一评 一体化的核心本质及当前我国教育界对其的理解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与建议。
《踏歌而行:一群教育人的跑步故事》精选了 教育创新跑团 成员关于跑步的四十篇心得文章。 教育创新跑团 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于2018年发起成立。跑团成员逾百人,包括行业专家、大学教授、名校校长、教研员以及教育领域的创业者等等。跑团年均组织跑步活动近50场,每年千余人次参与,跑量逾4万公里。 本书展现了一群热爱跑步的教育人是如何跑起来,如何坚持下去,如何改善身心健康,如何在跑步中体认教育、人生与世界,又是如何自我组织、回馈社会的。 他们中,有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才开始跑步的名师、校长、专家,因为跑步而摆脱 三高 、重获身心健康,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饱满、更有贡献; 有老师带动学生跑,帮助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重新找到动力,跨过人生的沟壑; 有教育管理者带动同事们跑,帮助大家动起来,健康工作,健康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面向新时代,教师应成为反思型实践者,勇于行动、积极反思,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以保障英语课程的成功实施,助力人才培养。 本书从反思的起源与发展、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路径和常用的反思工具三个方面,为读者呈现了反思性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更好地阐述这些理论和方法,本书引用了大量来自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日志、课堂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等内容,并在第四章专门呈现了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反思性教学案例。 希望本书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助力,帮助每一位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找到前进的目标和方法。
《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基本规范·英文》从时政话语的概念、载体和特点入手,明确其外译工作的原则要求、基本策略和工作流程,就新时代中国核心时政概念和表述提出相应的规范译法,围绕机构、职务、行政区域、人名和民族
《职业教育英语类技能竞赛实训指导书》共五章,主要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 类)赛项、英语口 语赛项(高职组)、英语写作赛项(高职组)、英语导游服务赛项(高职组) 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中职组)。每章由赛题介绍、策略分析、题目演练、赛 训安排和赛训资源等部分组成。此外,英语口语赛项、英语写作赛项和职业 英语技能大赛配有简单的备赛方案,供指导教师参考。
本书是我社“外语学术普及系列”之一,以问答形式,通过69个问题系统梳理了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主流观点与研究动态,具体包括九个方面:①概论;②学习者语言;③语言普遍性与二语习得;④输入
本教材为上海交通大学同时通识核心课程《学术英语交际》的配套教材。内容体现学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如何选题、如何检索资源、如何确立论文大纲、如何撰写主题句、摘要、引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以及如何列出参考文献、如何避免学术抄袭等学术写作过程的各部分要素。同时,本书还包括如何修改论文、如何将论文转化为演讲内容、如何有效演讲等一系列过程。该书适合文、理、工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个年级和各个专业学生。该教材尤其适用于于希望出国深造、发表科研论文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
本书从“语言”“叙事”“文化”三个维度分享国际传播实践的心得体会,思考对外表达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跨越差异走好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第一章以媒体视角,从句法、用词、节奏、细节、修辞、标题等六个方面介绍国际主流英文媒体的话语风格;第二章概括中国时政话语的重要特点,从“外媒视角”“汉学家视角”观察中国时政话语英译的难点;第三章聚焦中西“政府观”差异视域下的国际传播身份困境与突破之道;第四章浅谈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新闻写作、社交媒体运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视角与风格,细读外媒,详说翻译,希望能启迪更多的年轻读者投身翻译与国际传播事业。
本书从教学和应用角度对如何训练、提高口译中的记忆问题,进行了很明晰的梳理并提供了明确的方式方法。书中循序渐进的对口译的话语分析,口译的话语重构,同声传译和交替翻译的着重点,记忆训练法,以及如何提高记忆容量等逐一进行讲解。对口译的学习和提升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本书是针对二语习得初学者的实用型入门教材,它介绍了二语习得的一些基本概念,回答了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学习者习得什么,以及为什么有些学习者比其他学习者更为成功等问题,同时鼓励学习者从语言学、心理学及社
出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外语教师希望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惑:如何选题?如何操作?如何写作?《外语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实际操作指南》(作者朱晓燕)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师培训经验,以多个英语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案例为基础,细致解析,帮助一线教师澄清对课题研究的误解,学习做研究的规范知识,树立做研究的自信,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外语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实际操作指南》作为做学术研究的入门参考书,对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具有建设性的专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