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洞小洞洞》通过一只小老鼠的眼睛,讲述了动物和人类在地底下建造四通八达的地底隧道,及在地底下发生的各种事情。 整篇故事有血有肉,透过小老鼠眼睛里的剖面图示和鲜艳的画面,不仅培养孩子 的观察能力,更是将探索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兼顾知识内容与教学活动的作品。
图画书以被雷雨声惊醒的双胞胎不愿和妈妈分离为开端,随着妈妈和双胞胎层层展开的问答,让“隐形线”这一概念走进孩子们的视野,并通过各种场景假设让孩子们相信,只要彼此相爱的人之间都会有一根饱含爱意的线,有了这根线,亲人、好朋友之间无论相隔咫尺还是天涯,他们的心都会连在一起。
《我可不想当青蛙(精)》是戴维·帕蒂撰文、麦克·博尔特绘画的一部图画故事。 如果你可以变成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你会选择做什么?有只小青蛙,他想做可爱的小猫、长耳朵兔子,吃垃圾的小猪或者头部几乎可以任意旋转的猫头鹰……这些漂亮的、暖和的动物,就是不想当黏糊糊、湿漉漉、爱吃虫子的青蛙。但所有幻想都被他爸爸否掉了,只是因为:“你是一只青蛙!”这时,一头饥肠辘辘的大饿狼出现了,它告诉小青蛙一个小秘密…… 青蛙父子用相声一样一问一答的搞笑对话,帮助儿子了解自我,可爱又固执的小青蛙很终在饿狼的提点下发现“其实做自己也不错”!
在大奖作家帕特里克?麦克唐奈的这个神奇故事里,学会拥抱生活里的一团糟吧。 孩子会在这个搞笑、有趣,又充满互动的迷人故事里发现“搞砸了”的真谛。 本书童趣而新颖,各种元素穿插,且建立了一个神奇的空间(导读精彩介绍了这一妙处),非常适合孩子阅读并探求蕴含的道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关于“故事”的故事。小路易在他的故事里为读者,结果却因为遇到一个不知道藏在哪里的捣乱的读者,把书上弄得又是果酱又是脏手印……小路易沮丧地不想再,不尊重书的读者太令他失望了。但是即使故事被搞砸了,小路易也突然意识到,一切都可以很美好!故事还是故事,他还可以,搞砸的那些也当做有意思的事情来看吧!相信那些喜欢把书弄得乱糟糟的小读者会边看边发出笑声的!
以一粒豆子在时光中游走的经历,讲述了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和特征,同时又蕴含着对生命和梦想的启迪与思考。 全书插图采用唯美感人的拼布、刺绣、毛毡等手工工艺完成,极具视觉冲击力,新颖别致。 绘本文字既有适合低龄孩子理解的“豆豆”对节气的童真表述,又有可以在时光荏苒中,不断感悟的节气歌谣。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优质童书 “好书大家读”年度少年儿童读物奖 第十届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创作”入选
本书采用拉页设计,展开来可以看到,内页的一面是泥滩表面,另一面是泥滩里面的风景。让孩子们有一种想赶紧脱掉鞋子、挽上裤腿,跑进泥滩里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的冲动。章鱼洞像小型喷火山,密密麻麻的螃蟹脚印,沙螺爬过后留在泥滩上的线条等等,让孩子明白泥滩也是非常重要的栖息地。
本书结合了“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的知识,使绘本拥有美学欣赏及自然教育的特性。全书以镜头拉远的方式,从一只瓢虫背上的红、黑斑纹,拉远至白鹭鸶、台湾蓝鹊、黄肩长角花金龟、金艳骚金龟、高砂蜻蜓等昆虫或哺乳动物的相貌,乃至整个森林的林相。 画面中呈现出时间、空间的转换,有夜晚、清晨的时间交替,亦有云雾缭绕的画面,传递出雾林带的特色。 本书还“生态无字书”的出版形式,它不同于一般刻板的自然科普书,让孩子不用局限于文字的固定解说。透过“图像”的阅读,孩子可以自由地阐述的自然生态故事。 书末的附录中,作者贴心地设计了“隐藏式的图码”,帮助孩子能更好地探索大自然的生态奥秘,比如了解生物的拟态、生物的保护色等特点。
《儿童绘本典藏100》汇集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设计与插画头等精美的图画书,其中的每一本书都是天资之作,独出机杼,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既有俄罗斯的构成主义、意大利的未来主义,也包括战后的新浪漫主义。这些图画书也是时代的镜子,它们从儿童和家庭的视角,映射出百余年的社会关注。 作者对每一本书,从自己的视角加以解读,既对每本书的创作背景、内容、艺术风格进行梳理,也包括书籍的装帧与设计,大胆剖析了图画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设计、插画爱好者或儿童文学爱好者的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