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萨满文化处于一个濒于消亡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仍旧存活的萨满、还是萨满文化知情人,无论他们对那个即将逝去的文化抱有怎样的情感,他们都很习惯地生活在现在的时空中,虽然他们的生活角色是各种各样的。本书不打算作普遍意义的理论研讨,只想介绍我在调查中所见到的事实,它们既有给予本人以巨大启发的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事件,也有使我感动和震撼的那些生活场景和现场述说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能在毫无感觉、麻木不仁的状态下进行工作,他接触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事实。他所调查的每个人都处在现实人际关系之中,处在社会具体生活需求之中,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自我的持续与完整,追求与外界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均衡。一种文化的命运是通过许多个人的故事和现实场景来展示的,这些对于我们理
10年来全世界变化的城市,实现了历史复兴的上海,一个“新冒险家”的乐园。本书从高层决策到人文内涵,为你全面解析有关新上海的奥秘。 世纪末的那个冬季,我曾经屡次从北京和广东搭机飞回上海。每一次抵达上海,我这个上海人,心里都有深深的无奈和深深的痛。相比北京物广东的气焰排场,那时的上海是一城的寂寥落寞,灰扑扑的市景,修补再三的城市建设,拥挤龌龊的交通运输,捉襟见肘的含泪故事以及石库门里脾气暴差的上海人。面对一座疲惫不堪的愁城,那些陈设楚楚的客厅,那些衣食讲究的男女,统统不知了去向。曾身世惊人又迷人的东方明珠,遗范在茫茫沧海里。无数上海人,跟我一样,心里空落落的,不知所措。
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岭、任嚣建番禺城开始,在漫长的历史嬗变、文明进步过程中,广州民间产生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风情民俗掌故,传颂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救国救民、革故鼎新的英雄故事,《广州的故事》从中收编了99篇故事,每则故事配有图片。
湖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湖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湖南也有钟灵毓秀的潇湘美景。湖南辉煌的明天,要靠湖南人身上那股霸气和傲气来实现。 从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到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呼唤民众警醒甘蹈大海的陈天华到为建立共和而出生入死的黄兴;从“为国民争人格”的湖南骁将锷到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湖南人在百多年的历史中开始了接力式的救亡图存,开始了华夏伟大复兴的征程,这一切,湖南人的身影显得特别的高大。
《河风习语:习酒与地方文化》试图引入食物和“吃”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成为研究现代生活之人类学的一个部分,讨论为什么酒在中国人饮食中的地位如此突出,并介绍与习酒紧密相关的美酒河——赤水河本身的样子,河源、流域,河道,还有历目前的文脉,以及生态的保护,特别是因水而河、水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这条河与中央王朝所紧密在一起的历史事实。酒和地方社会是紧密关联的,书中将习酒所在地方的社会文化,包括习酒生产所在镇、村来历一一细作介绍
这本书是为了使人们对总统府增加一些了解。后来,史料接触多了,就进行了一次修订,增加了新内容。1998年以来,因参与筹建南京中国的代史遗址博物馆,主持《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国民政府五院史料陈列》等几个展览,接触史料更多,视野也越加开阔,对总统府历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边工作、边研究,边获颇丰。这本收,算是史料的一点积累吧。即使如此,总是感到总统府的历史上,还有不少问题值得去探讨,还有一些“谜”有待解开。研究真是没有穷尽。
丛书既名“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顾名思义,是以文化为讨论对象,以关系为切入点,在闽台的背后,涵盖的其实是两岸,所涉及的也不单纯只是文化问題。它是以闽台为中心,民文化为重点,来论析两岸关系的一套系列著作。丛书的选題,包括了林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闽台区域文化研究”,刘登翰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项目“两岸文学艺术的文化亲缘研究”,以及福建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等诸个课題。
《衣食住行话文明建筑》不是一部完整的建筑史,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教科书,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史论。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对东西方数千年建筑文明进行了诠释和分析。《衣食住行话文明建筑》观点犀利,对建筑历史脉络有清晰的梳理,同时关注建筑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和分析了围绕经典建筑发生的人和事。
本书与教材接近同步,课前预习时可参考本书例句及搭配、考点等栏目理解掌握词汇,上课时打倒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可根据老师讲解及本书内容进行复习,全面掌握学习内容。
作者用人称讲述了记忆与现实中的江南水乡,将诗意的“小桥流水人家”还原真实。濒水而居的江南水乡人,世代相传,凭借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建造了石桥、石街、石岸、石埠头,在白墙灰瓦的衬映下已成千古绝唱。世上何处没有小桥流水,但有小桥流水的地方,未必是江南,这便是江南水乡之妙。水乡虽美妙,古镇存世少,人家更何在?图文并茂的叙事方式,既是往事的记忆,也是今天的实录。将理性的思考化作通俗的文字,可作为业内外人士饭后茶余的消遣读物。
本书是一部综述中国婚礼文化发展史的专著,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或传统的婚仪和婚礼,以及一些特殊的婚姻事实。 ????本书作者薛理勇是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长期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写作这类书稿,驾轻就熟、娓娓道来,本书信息量大、举例充分,客观而通俗地展现了中国婚姻制度发展的流变。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本为《礼记》中的一篇。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写成,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儒对中庸推崇备至,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既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尚昌平走了多次新疆,听说每次都是一个人去的,走了很多人都没有去过也不敢去的地方,很有些探险的味道。所以说她是一个奇女子,当然奇并非只是指她一个人能走新疆的经历,还有很多让人捉摸不定的言行。 关于新疆的书,她写了有三本了,一本是上海出的《西出阳关》,书名是季羡林先生题的,你说她能耐大不大;一本是山东画报社的《沿河而居》,说的是于田的人和事。达里雅博依,一个令人向往的名字,我沿河而下。 克里雅河水汩汩流淌,泛着金色的波,衬着嫣红的底色向沙海深处流去。 十六岁的阿依夏木明天要出嫁……名叫勇士的骆驼已成为我生死的伴侣,它的每一步冒险都出于本能,它迟疑地站在夕阳里,等候我是否有勇气朝沙漠更深处走去。 是沙漠教会我们放弃——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 本书作者记录了雅博依人的真
《外面的风很冷——向明世纪诗选》为台湾地区有名诗人向明的诗选集,收录诗人自一九五四年到二〇一四年间创作的部分诗歌共七十余篇,时间跨度达整整一个甲子。 人称“诗坛儒者”的向明,有着“向晚愈明”的美誉,即人越老,诗写得越好。其诗风平实冲淡、稳健亲切,语言节制而干净,语境透明晶亮,“宛如阳光颗粒似的发光”(绿原语)。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绚烂的文字,却朴素而不单调,含蓄而不晦涩,于细腻中见真情,将寻常化为绝妙。 《外面的风很冷——向明世纪诗选》附录部分收入两岸文化界人士书写向明其人其诗的文章数篇,让人对这位老而弥坚的诗人的生活得以一窥。另附有彩色插页,有的照片系定制发表,抢先发售面世。布面烫蓝的装帧精致典雅,高贵大方,是文学爱好者、艺术收藏者不可错过的珍品。
本书选收唐代诗歌三百首,请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帮助读者理解领略唐代诗歌的精华,是一本选目精审、赏析精到具有辞典功能的古典文学读本。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的千年古都,辽、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之后,北京就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贸易中心,汇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布于京城各个商圈的餐馆饭店食品店、丝绸布帛鞋帽店、茶庄药铺戏园子、书籍文房古玩店等行业的老字号的兴衰沉浮,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都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字号》图文并茂地为你介绍了老字号的字号话源、明清商事、皇商结缘、商圈布局、天府后市、上元灯市、儒雅名号、经商有道等内容。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
对于这样一位佛教菩萨不能仅仅罗列有关经典中的文字,也不可一般地罗列菩萨应化事迹。为了更好地认识观音,理解观音,需要把观音的信仰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实体形态充分展示出来。 本书按经典的依据、传统的传承、应机的方便来编写。这三条原是我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多年前定下的原则。经典是信仰之本,传统是文化之根,应机的方便体现在表现形式上。 为了更好地突出观音的文化形态,使读者能有形象的感受和美的欣赏,本书采用了图文本的形式。为了使读者对观音有更深的理解,作者对经典作了全面的收集,对观音形象作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使本书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史,特别是名城史的研究,已成为今天历史学、社会学、旅游学以至经济学、政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腾冲史话》以 史话 的形式研究和普及名城历史知识,适应了当代社会的需要,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因此.云南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 云南名城史话丛书 ,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八月的年节:一个土著堡子的生存仪式》包括:走近土著的尔苏人、守望诸神的居所、一个堡子的地理肖像、神秘的人类起源传说、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一个蟹螺堡子的符号、犁鸟(高山的)、鲁苏(原住民)、糍粑(农耕文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