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建筑功能和审美的改变,传统建筑材料不能再完全沿袭传统的表现道路,它应该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应用领域以及自身属性的突破而被重新诠释,唤起文化认同感,提高环境美学质量,给人美的享受。本书通过近30个案例展示诠释了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化应用方式,既具有很强的技术参考价值,同时展现了项目独特的美感。
《外部空间设计》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 芦原义信 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 东京大学 ,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 饶有兴味 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街道的美学》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 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
1984年,理查德 迈耶获得了有建筑界 诺贝尔奖 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同年,他开始亲自撰写自己的建筑专著《理查德 迈耶(*卷)》,并延续至今。 《理查德 迈耶》丛书已出版了六卷,本书为第七卷。书中收录了理查德 迈耶及其工作室2013年至2017年这4年中的新作品。 这4年的设计作品丰富多样,涉及大桥、公寓、商业办公综合体大楼、山间别墅、海岸住宅等建筑形式。书中所收录的每个项目都附有项目草图、基地、平面、立面、剖面、效果表现、实景照片、设计理念等,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详尽解析。 前言部分《后历史时代及摩天大楼的挑战》从历史时代角度分析了迈耶风格理念核心的独特之处,简要介绍了本书中所收录的各个项目的建设背景,归纳了每件作品设计手法的闪光点。 正文部分的项目介绍会提到建设过程中的逸闻趣事。每篇文本旁边配
本书记录了首钢三高炉博物馆设计的全过程。从 京西遗忘之地 到 复兴活力之匙 ,从 封闭工业大院 到 开放城市公园 ,《复兴引擎:首钢三高炉更新的可持续性实践》为读者呈现了沉寂的工业构筑重新 装载 生命的故事。
《住宅室内与景观设计》一书精选了14个别墅设计项目,充分展示出威廉 T. 贝克建筑作品的工艺与结构细节,并对规模与比例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威廉 T. 贝克的设计很明显地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大师级设计作品反映出他对21世纪人们生活的精确理解,他把自己的这种理解与历史美学结合在一起,共同构建出现代与传统和谐共存的建筑空间,其中的光线、空间安排、家居摆设为人们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舒适感。他的创造性天赋与对高品位的执着追求共同塑造了他的设计风格,并*终使美好的生活成为现实。
《法学特色专业系列教材:租船实务与法律(第3版)》集实务和法律于一体,分别阐述了有关租船运输的基础知识、租船合同的订立程序、租船市场概况、有关GENcON、NYPE、BAIJTIME及BARECON等标准租船合同格式的主要内容以及租船合同下签发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可作为国际海事、外贸运输、航运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及教师的教材或参考书籍,对从事司法实践、租船运输实务、货运代理、国际贸易等工作的读者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寻找桃花源:绿城·杭州桃花源营造笔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从设计者、营造者和居住者的角度对桃花源的营造目标、营造思考及营造过程进行了回顾和解读,深度挖掘了绿城集团对于“居住“和”生活“的文化、工艺和审美的探索和实践历程。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与思想》分册,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卡拉特拉瓦的建筑历程和求学经历,并附有生平和所获荣誉的列表;第二部分论述了卡拉特拉瓦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包括访谈和评论;第三部分则详细分析和评价了卡拉特拉瓦的25个经典建筑作品,并配有大量图片。 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各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中国建筑发展如此迅猛,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变革。 课程第二版选取17个大师作品,都是小型建筑,让学生从建筑师的背景、建筑概况、场所与环境、平面与功能组织、形体特征与结构形式、空间布局特点、交通流线组织、立面处理、材料运用与细部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图解、计算机建模和实体模型制作的方式,使学生对建筑如何产生、建筑师如何运用建筑设计的各种手段进行建筑创作,如何采用具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构造实现建筑的建造,产生直接的认识和理解。现代主义建筑自20世纪初萌发以来演化至今,对于建筑学科的发展影响巨大。通过这一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对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的多维分析,真正理解大师的思想深度、作品要旨、建筑特点和语言手法,一定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本的建筑观。
扎哈·哈迪德,2004年获普利策奖,她对罗马当代艺术的喜爱让我们想起了线性排列手法与城市建筑的结合,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内部与外部屏障的消失。 本书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之一,本书展示了扎哈·哈迪德大师的优秀作品及设计理念,以及外界对他的评价。
。。。
。。。
本书是一部阐述历史上的城市形态元素的著作:涉及了街道、公共广场、城市分区(宗教信仰、政治和社会)和城乡边界等元素。作者追寻着从古至今的城市形态元素的演进变化的踪迹,探讨了“城市的演变”,并将其与传统的城市肌理的生长与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本书以示例插图插图的形式解释了城市的形式与用途,内容涵盖从远古的巴尔米拉的柱廊式街道一直到“城市贵族化”改造的伦敦广场。本书是人们研究建筑学和社会学历史的一部的书籍,同时也是人们通过案例研究揭示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变化规律的一部指导性著作。本书适用于建筑设计人员、相关专业师生。
本书是袁奇峰教授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出版的《感性、理性、灵性 袁奇峰城市规划工作室 八年作品集》(2014年)的姊妹篇。所选20个项目中有12个是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方案,都是在 评定分离 模式下通过专家评审交给甲方去定标的优胜方案,其中有6个项目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除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深圳校区2个方案之外,其余18个项目都是作者于2017年调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工作后,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主持完成的。 如果说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是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即所谓的 战略引领 。那么城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前提又是什么呢?在面对新区建设、老城更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不同目标的详细规划中,应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赋予不同类型的详细规划具有提升土地开发效率、保护市民产权及维护物业价值、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功能,而城市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与思想》分册,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卡拉特拉瓦的建筑历程和求学经历,并附有生平和所获荣誉的列表;第二部分论述了卡拉特拉瓦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包括访谈和评论;第三部分则详细分析和评价了卡拉特拉瓦的25个经典建筑作品,并配有大量图片。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各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本书介绍了一种固有风格观念的设计基础和新兴技术,强调人的感觉、活动性和生活体验的重要性。自2000年版出版以来,本书把建筑师和作家引向了更加关注感官的建筑之路,但是,仍然有必要鼓励人们并向他们阐明,在设计工作中,不要受先入之见的影响,而要经历由内而外的演变过程从运动、感觉、环境及建筑师与客户之间的对话发展而来的过程。两位作家描写了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把人类生活、体验和物质放在了设计的中心位置,这种方式为发现、生长和转变找到了机会。
表达欲是人类社会性的重要元素,在公物上写写画画自古有之,然而真正赋予涂鸦以艺术灵魂的是一群纽约布朗克斯街区的年轻人,被忽视的移民、黑人少年将无处发泄的表达欲宣泄在寂静的白墙、完好的公共设施上。善本出版有限公司编著的《视觉亚文化:涂鸦(精)》结合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夹杂着对未来的不安和躁动的时代背景,讲述涂鸦艺术如何从被认为是破坏公物的行为,到被认为是艺术,再到成为一个城市文化标签的历程,同时呈现大量的现代涂鸦作品以及涂鸦艺术家采访。
本书是围绕凤凰中心展开的专业、深度、系统介绍性专著。凤凰中心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创作工作室(BIAD_UFo)的重要作品,也是北京的新地标之一,2013年基本竣工,而内部空间及设备的施工则于2014年刚刚完成,于2015年夏天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中集合了大量新技术,堪称靠前建筑的新标杆,并受到靠前外众多建筑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本书8开硬皮精装,专色印刷,近400幅精细图纸,详尽呈现从抽象形式的生成、形体的优化,到制造业标准的几何逻辑构建,建筑学意义的创新结构体系,弥合自由曲面的幕墙表皮,基于整体设计理念的机电统筹,以及很后形成的空间效果。逻辑清晰的介绍,详尽的图文,精美的图纸表达(所有图纸均为为出版而专门绘制),配合以高品质的纸张与印装工艺,使高完成度的非线性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到很后呈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