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本书以全新的思路,将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与模型区分为基本分析方法和专门应用模型两个层次,以空间信息的构成为主体框架,组织和阐述了空间分析的基本内容。全书共分为七章,着重叙述了空间分布、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空间距离,以及空间方位、拓扑、相似和相关等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实现。 本书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亦可用作有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于地理、测绘、土地、城建、规划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学习或阅读本书先具备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是在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编制的《建筑设计技术细则与措施》(2009版)的基础上,根据新规范和部分新规范征求意见稿重新修订,增加了部分内容和删减了部分章节条文,并更新了版式,形成了现今的缩写本,目的是更方便建筑师携带和查阅。本书的特点是:1、内容全面——覆盖常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做到一册在手,方便使用。2、表达准确——严格执行国标、省标、市标或行标的要求,编写出处有依据。3、 安全可靠——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成熟、安全、可靠。4、简明扼要——尽量图表化、表格化、方便查找、有利记忆。
建筑,一种空间的语言,人与空间的对话。 当人们在欣赏路易士·康、柯布西耶、莱特这些建筑大师们的作品时,是否曾想过:这些建筑大师们在设计的当下,所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而建筑师与社会需求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与关怀责任? 身为建筑师的汉宝德,游走世界各地,不错过任何一座“有意思”但未必广为人知的建筑物,例如:悉尼歌剧院、国立澳洲博物馆、哈佛大学新旧校园、朗香圣母院等,从当下所感遇的氛围、造型,细述其中蕴涵的巧思,既生动又具体。此外,书中亦从现代建筑学派与设计精神出发,汉宝德借以自身的建筑师实际经验,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融合中外学派并贴近人们生活景况而论,幽默中带着批判,可谓是建筑爱好者以及业界人士的经典读物。
本书以近十年来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以形态构成为主要线索,结合现代视觉设计中力的概念、材料和结构特征概念、空间限定的概念等,比较理性地介绍了形态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律,循序渐进,易于掌握。同时本书内容和实例偏重于立体形态、肌理形态和空间形态的设计,并注意与建筑设计作业结合。 该书供建筑学、园林规划等有关专业学生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对广大工程设计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立体构成作为一门基础设计学科,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学科交叉的立体造型研究。它涉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舞美设计、工业设计等,同时又与许多纯艺术门类,如雕塑、装饰、装置及陶艺等相关联。本书从造型的基本问题出发,关注形态的空间变化以及所产生的视觉与触觉、立体与造型的基本规律。同时,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进行结合,剖析立体形态的本质,开拓创意设计的思路,站在全新的角度将立体构成的原理融入具体的设计之中。本书在编写上力求新颖独特、图文并茂,选用了大量多种风格的设计作品,以便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认识。本书编者均为高校多年从事立体构成教学的教师,对立体构成教学有较多的经验和体会。本书可以作为艺术设计院校或设计专业本科或专科的立体构成教材,也可供建筑工业、装饰设计、
根据房屋建筑施工行业对所需基础知识的要求,结合行业岗位准人标准进行编写,主要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自学使用。 全书分为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识图、建筑构造、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建筑施工共七章内容。
《房屋建筑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两篇,篇是民用建筑,第二篇是工业建筑。《房屋建筑学(第2版)》着重于民用建筑部分,结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对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并精选了大量的建筑工程实例。工业建筑部分则以单层厂房为主,阐述了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其不同于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构造原理和方法。《房屋建筑学(第2版)》在内容上精心组合,强化了基本原理和方法,突出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语言简练,图文并茂。 《房屋建筑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据教学要求筛选相应章节作为高职高专教材,还可作为建筑设计、管理、施工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环境科技的发展方向,开发和设计了一系列题目新颖、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的拓展型和创新型实验。本书内容包括环境工程与市政工程实验拓展篇和创新篇两部分,实验项目涵盖环境微生物学、水质工程学、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等。拓展篇是在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经典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对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拓展;创新篇是在教师们承担科研项目的基础上设计提炼出创新性实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