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的一般趋向,就是乡村性逐渐减弱,城市性逐渐增强,双从中观角度推出了乡村性演变过程中,空间结构在苏南的演变过程:经济活动空间系统、聚落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并分析了导致乡村空间系统演变的主导动力及其对应的结构模式,在微观层次上则尚未进一步展开,如社会空间结构中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经济活动空间系统中各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及其结构模式,聚落空间结构中也大多未深入到村、镇内部的分化等。
本书以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为主题,辑录了外二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设计案例,并对其进行详尽的阐释探讨,力图从中找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的得失成败。 在主题论文部分,蔡老师等从社会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当代中国城市广场的发展动力与角色危机,张老师等对临沂人民广场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阐述;专题案例部分辑录了市民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和体育广场五大类十七个案例,从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等线索着手,试图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手法进行细致的探索分析;它山之石部分详细地介绍了西班牙、柏林、波兰等国家的四个风格各异的广场,希望对我国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有所启迪和帮助。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自辽代在此建南京城以后,金、元、明、清四朝均在此建都,而明清两代北京城的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范,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瑰丽的文化奇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城市规范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的城市规划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设想、规划设计思路,重点阐释了北京规划建设在北京的政治、文化活动、经济发展、居民小区、基础设施、旧城的保护与改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应的互动关系。同时,对当前北京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北京五十年来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
本书是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8BAJ08802)的阶段性成果。在总结已有的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调查、分析和规划方法,探讨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方法,指导目前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主要分为主题论文、专题案例、他山之石、世博掠影等几部分。专题案例划分为三个专题:特征解析与价值研究、保护规划探索和管理与实施。 本书内容主要针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历史和现状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是二十多年来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总结。 读者对象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或者对之感兴趣的学生、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