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器里种植植物的想法肯定不是一个新概念。1700年的海上旅客将使用密封透明的箱子在长途旅行中运输植物。商人们会从世界上的温暖地区进口蕨类植物、兰花和外来植物。他们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有效方法,从而使植物存活。今天,弥补缺乏空间、时间和耐心的缺陷,“迷你花园”是公寓或城市居民的理想花园。玻璃容器是一个小的景观,里面有小的植物、岩石、土壤和苔藓,所有这些都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里。这些小花园经常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这本书将指导你一步一步地完成你自己美丽的生活小景观的过程,无论外面的天气如何,你都可以一年四季都拥有它。16个项目覆盖了沙生、森林等不同的生物群落。每个项目都可以使用你家里现有的材料,利用你的回收/循环利用物。选择你的植物和容器,并组装你的小景观生态瓶。你将学会创造和维护你自己的
《天津老银行》所展示的天津现存的35家老银行遗址,几乎囊括了近代天津遗存的老银行建筑。书中对其中18家代表性的进行了详细介绍,旧址无存的老银行也有相关文字附录于后,共计收录介绍了天津老银行188家,天津老银号、钱庄142家。 这本近300页的设计印制精美的大型画册,是从17000余幅照片中精选360幅精编而成的。作者历时春夏秋冬四季,对老银行建筑由外到内进行了全方位拍摄,无论是全景或局部特写,还是从视角选择到光影运用,无不精心独到,从而使该书不仅富于历史价值,还颇具审美情趣。
山西省现在保存着全国约70%的明以前大木构建筑,各类形式的古建筑保有量更是高居全国之冠,唐、五代、宋、金、元等早期古建筑不胜枚举,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更是数量极为庞大,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本书按地域划分,以绘画和游记的形式将晋中、晋北的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展现给读者,同时也记录了众多古民居的现状,希望唤起更多读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保护。
2010年,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第3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讲述,配以生动的图片,向读者介绍规模庞大的历史建筑群的丰富内容。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及中岳庙8处11项共367座建筑。并回答了“天地之中”这一核心,指的到底是什么?有何魔力能将这彼此各异的文化遗产聚集于此?读懂了“天地之中”,读懂的也许不仅是这建筑群,不仅是嵩山,更能从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本书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魏晋南北朝这一时间段内园林艺术的发展流变和审美特征。作者运用“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探索六朝人士寄托在园林上的美学追求,以园林之镜来窥视六朝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心态,并以此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到六朝时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
苏州,湖山毓秀、风情清嘉、人文荟萃、地要物丰,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历史悠久、造园精巧、数量丰富著称于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在城市有限的空间,不仅通过“景语”状物抒情,把理水叠山、园林建筑、陈设布置、植物配置揉合在一起,并以亭台楼阁、池水假山、树木花卉为主体,辅之以小桥、流水、回廊、曲径等,营造出了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而且在众多的厅堂轩馆、亭台楼阁内布设着大量古今名人的书画墨迹,如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等,巧妙地在幽静典雅之中显出物华文茂的园林景观。令人赏心飞目,叹为观止。
2010年,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第3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讲述,配以生动的图片,向读者介绍规模庞大的历史建筑群的丰富内容。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及中岳庙8处11项共367座建筑。并回答了“天地之中”这一核心,指的到底是什么?有何魔力能将这彼此各异的文化遗产聚集于此?读懂了“天地之中”,读懂的也许不仅是这建筑群,不仅是嵩山,更能从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中原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传承研究》是研究中国中原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传承的学术专著,介绍了中原地区传统民居的历史、形制、结构、模数关系、加工方法、建造方式、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并对传统民居的价值和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原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传承研究》资料丰富,图片精美,可供广大建筑师、建筑理论工作者、乡土建筑研究者以及建筑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中国宫殿建筑论文集》收有:《紫禁城始建经略与明代建筑考》、《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天坛的建筑形制与象征艺术》等文章。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研究的对象、意义、目的和方法;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齐文化的形成、成熟和高潮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齐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总结了新时期条件下齐文化及齐建筑传承及运用的意义和建设齐文化项目的原则和方法;以青岛平度市齐风古镇项目为例进行设计实践。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通过对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营造的特点,并结合齐风古镇的实例进行阐述。本书适合建筑、规划、景观类研究生、本科生、科研工作者以及设计规划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浦东文化丛书”第三辑中的一本。 浦东大地曾有一批民居建筑,从这些建筑上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一座民居的门厅犹如一个人的脸面,其反映着主人的文化涵养、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观门厅可略知民居主人的大概。浦东早期的民居以中国传统建筑式样为主,但浦东以其邻近上海市区的优势,乡间市镇也不乏西洋市建筑和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
苏州,湖山毓秀、风情清嘉、人文荟萃、地要物丰,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历史悠久、造园精巧、数量丰富著称于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在城市有限的空间,不仅通过“景语”状物抒情,把理水叠山、园林建筑、陈设布置、植物配置揉合在一起,并以亭台楼阁、池水假山、树木花卉为主体,辅之以小桥、流水、回廊、曲径等,营造出了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而且在众多的厅堂轩馆、亭台楼阁内布设着大量古今名人的书画墨迹,如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等,巧妙地在幽静典雅之中显出物华文茂的园林景观。令人赏心飞目,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