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抗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成果以及抗震分析、设计方法与计算理论,并阐述了多层砌体房屋和多层内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计算方法。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拟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房屋层间刚度和抗震强度的确定方法、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抗震能力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控制、框剪层抗震墙数量的合理确定与设置方法、实用抗震计算方法。多层砌体房屋和多层内框架砌体房屋,由于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并可就地取材等优点,是我国民用建筑(如办公楼、教学楼、旅馆、病房,尤其住宅等)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的一种优越
《钢结构构造与识图(附配套图册)》根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及《钢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03G102)等规范、标准进行编写。《钢结构构造与识图(附配套图册)》在结合钢结构工程实践基础上,吸收已有教学成果、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工程实际案例法教学的思路展开论述,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做到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特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书中主要讲解了轻型门式刚架、多层及高层钢结构、钢网架结构、钢屋架结构等常见的钢结构施工图纸识读,图文并茂,使读者对所学内容有直观、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结构原理与结构概念设计》系“简明土木工程系列专辑”中的一本。作者力图与初学者对建筑物的感性认识相协调,用简单的图形、形象的描述和非数学的手段建立起整体意义上的结构概念体系。通过对整体结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的分析,解剖建筑物的荷载路径和结构构架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整体结构类型、基本受力分体系、基本受力构件三者之间的联系,着重揭示了整体结构与单一构件在结构原理上的统一性,以及两者在设计时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使读者能从整体的概念上认识结构体系,使复杂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变得十分清晰。 针对参加“结构设计竞赛”的读者,《结构原理与结构概念设计》专门介绍了参加竞赛的基本要求,以及结构模型的设计、制作、试验原理和方法。 《结构原理与结构概念设计》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工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经济、实用为出发点,从节点图、实体照片、工艺说明三个方面解读工程节点做法。本书分为钢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测量;钢结构焊接;紧固件连接;涂装工程;安全防护共8章。提供了200多个常用细部节点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的实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图书,可以作为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及劳务操作层的培训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住建部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砌体结构(第4版)》结合我国近年来砌体结构和墙体材料革新的新发展,主要介绍了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砌体结构和构件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构件的受压、局部受压、受拉、受弯和受剪承载力计算,配筋砌体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承载力计算,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过梁、圈梁、墙梁、挑梁及墙体的构造措施,以及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全书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住建部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砌体结构(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砌体结构”课程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从结构体系的概念设计人手,主要介绍了房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钢结构体系的形式、构造、分析计算理论及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平台钢结构设计、轻型门式刚架设计、多层框架钢结构设计和普通钢屋架单层厂房设计以及钢结构的制作、安装、验收及防腐蚀方法。本书着眼于工程应用,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平面布置、支撑布置、设计荷载取值、计算方法、节点设计等均进行了系统介绍,主要章节配有计算实例,直观地说明实际设计方法。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和函授生的教材,对于从事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事钢结构制作、安装的工程人员也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进行建筑设计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构思,将这些构思以具体的形式或空间来表现时,必然以某种"构成"形式体现。设计者所熟悉的构成手法越多,设计也就越有意思。而且,在尝试采用新的构成手法时,首先要熟知以往的构成知识。 本书通过古今建筑史特别是近现代建筑史上大量经典的建筑作品,讲述了建筑构成的基本手法,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一本基础教科书。而且在实际设计当中,对建筑设计者进行设计也具有启发意义。本书包括比例、几何体、对称、分解、深层与表层、层构成六部分内容。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师生及建筑设计人员参考。
《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测量》是根据现行土建类教学大纲要求,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而编写。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经纬仪与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测绘新技术等。另外,《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测量》还配有实习指导书,针对学生在课堂实习重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给予指导。 《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测量》为高职高专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结构工程师入门指导书,主要分为三篇,准备篇、计算篇和施工图绘制篇。准备篇主要讲解如何看建筑施工图、AutoCAD应用和Excel、TSSD、理正等辅助软件等。计算篇主要介绍结构计算分析过程、讲解PMCAD建模和SATWE整体计算等。施工图绘制篇为读者展现施工图绘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制图规定、技术统一措施、结构基础、结构平面图、板配筋图和结构详图等。 本书适合刚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的“新手”、结构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其他结构工程师参考。
本书由PKPM CAD工程部核心开发人员编写,结合用户多年的应用反馈,全面、系统地介绍SATWE等三维结构计算软件的原理和应用。从结构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规范规程的要求出发,详细介绍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步骤;针对多种荷载形式、多种结构类型、多种结构体系、多种特殊或复杂结构形式讲解软件的计算方法和解决方案;书中结合大量工程实际应用作出对比分析,并针对多年来用户的常见问题给出解答。 本书对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一线设计人员、审核人员、研究人员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并结合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编写。内容包一括:总则、荷载、地基与基础、多层砌体及底部框架房屋、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多高层钢结构和大跨度钢结构等8章,以及关于板一柱结构的抗冲切钢筋、复合地基等11个附录。相关的条文说明,列在对应条文的下面。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章讨论了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4章分别讨论了离散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以及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傅里叶描述以及傅里叶描述在混合信号类型中的应用;第6、7章分别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复指数描述;第5、8、9章分别介绍了信号与系统在通信系统、滤波器与均衡器以及线性反馈系统中的应用;第10章简要说明若干关于非稳定信号以及非线性与时变系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