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国民的健康问题提到高度,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医药卫生工作者新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9月14日发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规定每个成人每天硒的摄入量为60-400微克( g)。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6月21日联合发布了食品营养强化剂 硒蛋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于2018年12月21日开始实施。硒与健康的关系密切而复杂,目前的流行病学数据还较为缺乏,为了普及科学补硒的知识,宣传科学补硒的重要性,促进硒的健康效应研究更深入地开展,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编写了科普读物《硒与健康新视角》一书,以期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饮膳正要》三卷,元忽思慧(又作和斯辉)撰,是我国*部营养学专著。 忽思慧于元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任宫廷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项,兼通蒙汉医学,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学知识,乃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和宫廷日常所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谷肉果菜中性味补益者,于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编成此书。 此书卷一、卷二以食疗、饮食制作、饮食宜忌为主要内容,列养生避忌、聚珍异馔、诸般汤煎、神仙服食、食疗诸病等15大类;卷三载食物本草约200种,并附插图,一一介绍性味、主治。全书自成体系,图文并茂,有很高的价值。此次译注,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本为底本,列入我社《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研究和制定,是营养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工作,为指导国人合理营养,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本书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的速查精简版,主要包括各种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具体数值和相关列表。内容涵盖中国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膳食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参考摄入量、膳食常量元素参考摄入量、膳食微量元素参考摄入量、膳食脂溶性维生素参考摄入量、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参考摄入量,以及相应的速查表格。
此书是由《菽园杂记》《升庵外集》的饮食部分合编而成。《菽园杂记》为明代陆容所撰,共十五卷。这里选的是散见于全书各卷中有关饮食烹饪的部分,其中包括食品名称的考订、食物制备的方法、历 有关饮食的传说、饮食具的考证、食疗偏方的介绍、各地特有的出产以及当时的饮食风尚等内容,许多都是作者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个注本系由《墨海金壶(嘉庆本)》本选出。《升庵外集》系明代杨慎著,曹兹编。这里注释的仅是《饮食部》一卷。此卷中收录了饮食品目76条,述及茶、酒、粮、肉、蔬菜、水产、调味品、奇特食品,以及饮食掌故轶事等诸方面,时限上溯商周,下迄明代;地域东至沿海,西极巴蜀,南达交趾(今越南境地),北抵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 地),同时,对各种食品的产地品名、生产加工、烹制食用过程都作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是要通过对食品的烹饪方式、加工方式、食用方式、健康食用方式、健康烹调方式等多个方面,介绍健康食材变成垃圾食品的过程,并向读者介绍真正正确健康的烹调方法和吃法,帮助人们把好饮食关,从而使人体更健康。
免疫力的强弱决定着人体的体抗力强弱,人体的免疫系统维持着人们的健康。初乳是自然界赋予生命最重要的第一份食物,富含丰富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而牛初乳是最现实的初乳资源。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牛初乳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价值以及作为保健食品的开发前景,为您揭开牛初乳与营养免疫之间的奥秘。
陈君石主编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识应用与管理》整理、分析了亚洲、美洲、欧洲大多数国家和主要靠前组织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型正面标识(FOP)和评价型正面标识(以营养素度量Nutrient Profiling,NP为基础)方面的法规、政策、指导意见和具体实施情况,并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该书是靠前在此领域的专著,为我国今后相关政策的制/修订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开发建设食品生产企业各个环节的主要问题和操作方法。全书共十一章,包括建厂的前期管理工作,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体规划,食品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建筑设计和建厂的施工管理. 本书既有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建设食品生产企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 基本的物质保证,而食物的营养水平和安全卫生又与人类的智力和身体健康、民族的兴衰和发展密切相关。 只有遵循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科学安排日常饮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有充沛的体力和精神进行工作和学习。 本教材的内容涉及食品营养学知识、配餐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在介绍相关知识时注重与人们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与酒店和餐厅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的联系,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本书共包含十一章,其中 章至第七章为食品营养学知识,第八章和第九章为配餐知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每一章由引言和学习目标开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正文知识内容之后,在每一章 附有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回顾和掌握本章主要知识内容。 本教材
本教材设基础营养篇和疾病营养篇,全书共21章。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各类人群营养、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平衡膳食、临床营养基础和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营养治疗。每章由导学、正文和复习题3个部分组成。在编写过程中,重点突出实用性和可读性,尤其在疾病部分,不仅介绍了营养治疗原则,而且介绍了食物选择与常用食疗验方,内容更加全面与实用。
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精心打造,是糖尿病患者及家属 的饮食调养指导书。糖尿病是与饮食关系极为密切的疾病之一,并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书从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检验指标、饮食疗法等方面,介绍了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知识,并精选了数十道营养美味的预防糖尿病的食谱。全书彩图精美,文字精炼,简单易学,适合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本书共分10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当前为流行的近10种现代分子生物学及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内容包括: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分子印迹技术、DNA条形码技术、LAMP技术、纳米探针技术、ELISA技术、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技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各自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和步骤、注意事项等,并结合应用范围和实际应用示例,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充分反映了当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