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高血压已然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慢性杀手。大多数人对高血压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它的危害性长期被忽视。与此同时,各种虚假信息披着“奇效”“偏方”的神秘外衣,弥漫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致命的隐形推手。也让医生与病患备受困扰。高血压有哪些类型?高血压会遗传吗?高血压能“ ”吗?血压稳定了可以停药吗?可以用保健品替代药物吗? ……作为一名专业的心内科医生,张之瀛大夫将自己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倾囊相授,提供真正专业、有效的建议,手把手教您如何辨别真伪,如何科学降血压,成为您的贴身医生,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自1958年世界台人工心脏起搏器成功植入以来,起搏器作为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已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起搏器白70年代开始应用,植入总量逐年增长,特别是近5年发展较快,植人量由2005年的l8000台增至2009年的50000余台,植人医院达800余家。起搏器的适应证也不断拓宽。目前起搏器系统不再仅限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力衰竭,应用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成为相应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随着起搏器、ICD和CRT的新功能不断涌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程度逐步提高,同时伴随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临床适应证和治疗观念进一步更新。 自1987年师从陈新、孙瑞龙教授进入心脏起搏领域以来,已从业20多年,经历了我国起搏事业的发展,深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目前起搏器植入
1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从方便读者家庭自疗出发,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概述原因和症状特点,详细叙述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可在家庭实施的自然疗法。本书内容科学实因,通俗易懂,既是城乡居民家庭自疗保健的良师益友,也可供广大的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参考。
临床路径是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综合多学科、多专业主要临床干预措施所形成的“疾病医疗护理计划标准”,是医院管理进一步精细化,逐步深入到单病种管理的体现。它既包含了循证医学理念,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又融入了“以病人为中心”等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贴近临床、贴近患者,对于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血管MRI和MRA》由来自不同国家的50余位国际知名医学影像学专家共同编著。作者在系统阐述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MRI和MEA在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和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书中第三部分尤为详尽地讲述了MRI和MRA在缺血性中的广泛应用。全书有400余幅图片,既有直观的成像原理示意图,又有大量典型病例的MRI和MRA图像。
本书共分两篇23章,篇介绍了最常见的6种心血管病症状,晕厥、胸痛、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患者发热的诊断策略及鉴别诊断。第二篇具体论述了近60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误区及防范。每种疾病都重点论述了其典型临床表现、常见的诊断误区以及如何避免陷入误区的方法,并配以真实病例讲解。最后一章超声诊断论述了及时采用超声检查是避免误诊的一个重要措施。本书视觉独特、病例丰富、实用性非常强,适合心内科医生、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管思明和张存泰教授主编的《心血管科疑难问题解析》一书是一本临床医生参考书。他们组织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的一线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教授,以临床查房一问一答的形式将查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切身的实际工作经验、研究成果、循证医学和指南进行解答,易懂易记,内容丰富,涵盖心血管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便于临床遇到实际问题时进行查阅,是一本对中青年医师非常有益的参考书。
本书共包括十九章内容,每个疾病都分为四部分。部分为疾病概述。简洁、明了介绍疾病的定义。第二部分为急救流程。重点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诉和急救措施的关键技术,概述急症病史、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案。第三部分为救治关键。将急症诊断中的关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急查项目根据不同疾病,分别列出,病情判断、明确诊断是抢救的关键环节。第四部分为救治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疾病治疗进行有重点的突出介绍。本书注重临床实际应用,将急症治疗的关键诊治内容突出显示,读者能够对疾病有一个系统和全面了解,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抓住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本书内容精炼,指导对象明确,实用性强,可作为医务人员急诊急救的重要参考书。
《临床思维-心血管经典疑难危重病例荟萃》编者共收集四川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靠前医院、重庆市西南医院等各大医院心血管系统经典及疑难危重病例80例,详细介绍了病历诊疗经过、病情随访等,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治疗指南总结了临床思维、诊断思路、治疗方法等,阐述了防范误诊误治的措施及诊疗近期新进展。《临床思维-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丛书》内容丰富,点评精辟透彻,实用性及指导性强,有助于心内科临床医师理清诊疗思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是心内科及相关科室医师难得的学习及参考用书。
1991年,我国莫绪明等开展迷宫手术加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房颤。1994年4月,朱家光等成功开展了首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房颤行瓣膜置换的同时,进行改良的Cox Ⅲ型迷宫手术(以冷冻替代部分切割线路)。1995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在杭州主办了全国房颤外科治疗的学术研讨。1996年,出版了《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一书。近10年来,、外先后开展了各种能量消融改良coxⅢ型的迷宫手术方法,已获得简易、省时、微创、高效的结果。近5年来,外科治疗房颤的手术适应证愈来愈严格,但作为治疗内科难治性房颤的一种方法,外科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由多位有治疗房颤经验的专家参加编写,对外科治疗房颤的历史进行回顾,介绍房颤的发病机制和coxⅠ型、Ⅱ型、Ⅲ型迷宫手术,将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全面讨论了改良的cox型迷宫手术,
《脑血管病与睡眠障碍》编者于逢春从事脑血管病与睡眠障碍疾病关系的研究多年,根据自身体会及经验,并参考外大量文献资料,分10章详细介绍了正常睡眠、睡眠障碍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有关知识,睡眠障碍疾病与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等常见脑血管病的关系、发生机制、治疗方法等。《脑血管病与睡眠障碍》对神经科医师、精神心理科医师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参考材料。
编者在总结自己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病临床防治研究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外文献、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及心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以问答的形式,客观、简明、详细地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的新进展,系统介绍了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吸烟、糖尿病、超重与肥胖、代谢综合征,以及遗传基因、炎症因子、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等研究进展和前沿知识。本书体现了当今国际心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目前心脑血管疾病诊断、评估、治疗和预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进展,可供广大内科医师、心脑血管病专科医师和防治研究者、广大医学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供具有医学基础知识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阅读。
本书分为血栓形成的基础知识、常见心血管病与血栓和心血管病的抗栓治疗三部分,系统全面地介绍血栓的形成与许多常见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相关关系、各种新型抗栓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据、心血管病抗栓治疗的进展。为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各种抗栓药物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指导。
该书从心肾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心肾联合损伤的临床与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心肾疾病及相互关联、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肾脏问题以及慢性肾脏疾病诊治中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心肾交集”理论进展和临床诊治实践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新颖、翔实、丰富,目前尚没有类似的书籍,国外的资料也有限。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术和干细胞治疗,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进步主要反映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研究、新型抗栓药物的应用、第2代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新技术在外科搭桥术的应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冠心病的2级预防等方面,明显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质量。 本书涵盖了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和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的心力衰竭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和外科搭桥术,反映了相关领域的进展,为临床提供了一本非常有用的工具书。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重要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临床医学一个重要分支的学,成为临床医学发展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人们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不断深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更新。在知识突飞猛进的今天,全面、准确地总结心血管病研究发展的经典成就,追本溯源,究其,并不是一件易事。基于这个目的,作者萌发了编写一部《经典学》。经过多年的努力,第2版终于完稿。 本书的特点是系统叙述人类对心脏的解剖、生理、病理及主要心脏疾病的经典发现、经典认识过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有哪些重要发现和重要进展,有哪些关键性的问题尚未解决。论述力求言简意明,浅出深入。主要介绍基本概念、重要事实、科学论据、技术要点和肯定结论。第2版在第1版原有18篇的基础上,增加了14篇新
《牛津版心力衰竭临床指南(精)》共分10章,内容包括心力衰竭概述、流行病学、病因学、细胞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伴发疾病、预后、治疗,以及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和防治展望等。《牛津版心力衰竭临床指南(精)》观点新颖,阐述问题透彻,内容丰富、翔实,实用性、指导性强,适合心血管病专科医师、相关科室医师、科研人员以及涉及相关内容的教师、医学生等参阅。
本书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冠心病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概述、经桡、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比较、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器械选择、技术特点和要点、经桡动脉复杂病变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特点和技巧、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并发症及对策、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临床护理等。本书方便实用、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适合心内科医师、心血管病介入医师尤其是经桡动脉介入医师参考阅读。
1991年,我国莫绪明等开展迷宫手术加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房颤。1994年4月,朱家光等成功开展了首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房颤行瓣膜置换的同时,进行改良的Cox Ⅲ型迷宫手术(以冷冻替代部分切割线路)。1995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在杭州主办了全国房颤外科治疗的学术研讨。1996年,出版了《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一书。近10年来,、外先后开展了各种能量消融改良coxⅢ型的迷宫手术方法,已获得简易、省时、微创、高效的结果。近5年来,外科治疗房颤的手术适应证愈来愈严格,但作为治疗内科难治性房颤的一种方法,外科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由多位有治疗房颤经验的专家参加编写,对外科治疗房颤的历史进行回顾,介绍房颤的发病机制和coxⅠ型、Ⅱ型、Ⅲ型迷宫手术,将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全面讨论了改良的cox型迷宫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