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作为学习临床操作的实验教程,指导学生和年轻医生学习规范临床操作,是现有教课书的补充。本书优选特点使用临床操作分步图片(400余幅),采用图解方式介绍儿童口腔科常用临床技术,向读者直观地展示技术细节,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临床操作技术。
本书通过传统并现代化检查手段(同时对现代化检查手段在牙周的应用),总结了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病例图谱的形式,对咬合与牙周炎、牙周炎的咬合问题以及调合方法做一个基本直观的表述。对口腔临床医生将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牙体牙髓病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教材》的编写团队在保持原有主要编写人员的同时,吸纳了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参与编写。同时,每一篇都有一名主编或副主编主持审校工作,保证了编写工作的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编写过程中,全体编者结合自身实践,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教科书和文献,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本专业的发展。尽管如此,由于篇幅的限制,《牙体牙髓病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仍然存在不足。读者可以根据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进一步阅读。
《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口腔修复工艺学》根据对于培养口腔技师职业知识技能的需要,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口腔技师应该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将口腔技师应该掌握的技能按照操作手法特点和使用的工具纳为:观察、模型处理、蜡和树脂的赋形、瓷修复体的赋形和色彩仿真、铸造和压塑成形、电解加工、金属构件的冷加工、人工牙的排列、构件连接、机械切削成形和打磨抛光等类型,分章节详加阐述;第三部分以介绍工艺流程的方式对制作可摘修复体、固定修复体、固定活动联合义齿、种植义齿和其它口腔治疗装置,以及修补破损修复体的全部过程进行纵向的阐述。
Theodore Eliades、Nikolaos Pandis编写的《口腔正畸自锁托槽技术》回顾了该领域的发展,分析和阐明了若干此项技术应用的依据。由于支持各种各样的观点,使这本书成为关于自锁托槽技术的独特的科学资源。 此书包含了自锁托槽的所有内容,总结了治疗结果,以及生物力学、材料学和治疗方式。每一个章节论述一个与自锁托槽特性和临床运用有关的具体的问题,包括:咬(牙合)力和力矩的产生;主动自锁托槽中力的暂时变化;牙周情况和口腔微生物变化;牙根吸收;疗效和对牙齿的相关影响。 此书的编写工作内容充实、深思熟虑,是有益的学术研究。对临床医生、口腔正畸研究者和相关的牙科专家来说,《口腔正畸自锁托槽技术》将会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关于口腔正畸中的自锁托槽技术的第一项综合性资源。 ·回顾了可获得的经同行审查的依据。
冯海兰等编著的《口腔修复学(第2版)》是北京大学为八年制本科生组织编写的系列长学制教材中的一本。本书*版于2005年出版,已至少被7届8年制学生使用,同时也被国内其他一些兄弟院校选作教材应用。此次再版书分14章,比*版书增加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在口腔修复学的应用 一章;编者秉承修改错误,增加已成熟的新知识的原则,对其他章节进行了认真修订。同时,每章还编写了英文小结,全书增加了中英文的名词索引。是一本优秀的口腔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