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距第3版已过了十二年!本版作者作了较大调整,首先,前3版主编之一沈丽玉教授因年事已高,本版由王京博士代替。顾有守教授临床工作十分繁忙,除审阅部分章节外,花费了大量时间亲自撰写皮肤病内用药一章,凝聚了顾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所积累的经验,十分宝贵。本人则逐字逐句审阅了《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第4版)》大部分章节。各章的撰写大多为本人所培养的研究生,除李冠群、马玲蕾、孔繁荣三位博士已分别移居美国及澳大利亚,并不再从事临床外,几乎都参加了。《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第4版)》的架构与上一版本相仿,部分为各类皮肤病的治疗,共23章。第二部分为皮肤病治疗学总论,共5章。皮肤病治疗中的中医药治疗仍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宋坪、沈冬及丁旭三位教授撰写。王娣则负责所有语录的校订。
本书为世界医学名著,己有70余年出版史,是目前美国性的临床皮肤病学专著。本书第九版由(美)R.B.奥多姆(Richard B.Odom)、W.D.詹姆斯(William D.James)和T.G.伯杰(Timothy G.Berger)主编,中文版由徐世正教授主译,徐文严教授主校,张锦章、廖康煌、徐汉卿、张建中、彭世喻、陈映玲、刘贞富、沈克慧教授副主校。本书内容广博、新颖,病种齐全,图文并茂,反映了皮肤病学研究进展,对于皮肤科临床医师是一部极好的专业指导用书,对于博士、硕士研究生、高年资医师和研究人员,也是一部极好的与英文版配套学习的专业和临床指导用书。
顾瑛主编的《光动力疗法》是一部从理论到方法,从基础到临床,全面、系统地介绍光动力疗法的专著,可作为激光医学、肿瘤、皮肤、整形美容、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和光学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以及上述专业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参考书。
肤镜是近10年逐渐在欧美及韩、日等国普及的色素性皮肤病诊断工具,现已在我国推广使用,它能够观察皮肤颗粒层以上的微细变化,在诊断色素改变及判断其良恶性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本书为我国关于皮肤镜的引进版专著,内容简明易懂,介绍了皮肤镜的检查方法、诊断原则和步骤,并通过各种皮肤病诊疗中肉眼观察与皮肤镜观察的大量图片对比,直观地展示了皮肤镜的临床应用要点,适合刚刚开始学习这项技术的医生查阅。该书也可作为皮肤镜诊断学的教材以及临床皮肤科、整形美容科、全科医生的指导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预防与治疗,以及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编写常见病、多发病的同时也编写了一些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和少见病。为顺应时代的需要,增编了皮肤病与免疫、皮肤保健与医疗美容、皮肤病损与体内恶性肿瘤,而且还着重编写了性传播疾病。同时依据临床实践,给2个旧的疾病分别赋予新的病名,如棒状杆菌性癣样红斑和腋毛的棒状杆菌病。本书的宗旨是为广大皮肤病及性病防治工作者编写一部较为新颖的基本皮肤性病学,以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兼顾各层次的皮肤性病学医师和其他专业的医务工作者的需要。并且注意吸取近年来国外皮肤性病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新进展,力图反映出本书的先进水平。
作者从事结缔组织病临床工作二十余年,见过许许多多该类病人。近年来在临床教学中,倍感需要有一本图文并茂介绍结缔组织病皮肤表现的专著,不仅可为皮肤科医师参考,也可供风湿科、内科、儿科及其他从事结缔组织病临床诊疗工作的医生借鉴。 该书不仅对结缔组织病的皮肤表现进行了系统归纳和详细描述,对每张图片的皮损特点做了说明,还对每个疾病的概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了扼要叙述,使该书成为一本既能学习辨识皮损,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的实用书籍。 结缔组织病皮肤表现复杂,许多皮损即使是皮肤科医生也未必熟悉。许多特异性皮损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活动性判断和提示预后都有重要价值。许多疾病仅凭典型皮损就能做出早期诊断,但以往识别这些皮损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一本书是国内本系统而详细介绍
《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培训教材:美容中医科》为从事美容中医临床工作的医师考取医疗美容主诊医师执业资格的培训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美容中医基础理论及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概述,中药内服美容法,中药外治美容技术,针灸美容技术,其他美容中医技术。下篇为疾病防治及养生驻颜等内容。
《部位皮肤性病彩色图谱》是一本以人体解剖部位为纲目来撰写的皮肤性病彩色图谱。皮肤性病在人体上有特殊的好发部位,在人体不同的解剖部位有不同好发的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其临床表现不同;当然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其治疗方法也有所有同。本书以解剖部位,从头顶开始到最末端的甲共分14章,472页,有彩图1100余幅和22万说明文字。书中有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又有许多少见病、疑难病,摄制质量较高的彩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示皮肤、性病的典型皮损。配以精炼的文字介绍其病名、病因、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本书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临床实用价值的大型医学专业图谱。适用于皮肤科、临床各科医生、乡村医生、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也可供医学院校师生参考阅读,对指导有关医生的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会有
《北京市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培训教材:美容中医科》为从事美容中医临床工作的医师考取医疗美容主诊医师执业资格的培训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美容中医基础理论及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概述,中药内服美容法,中药外治美容技术,针灸美容技术,其他美容中医技术。下篇为疾病防治及养生驻颜等内容。
本书为世界医学名著,己有70余年出版史,是目前美国性的临床皮肤病学专著。本书第九版由(美)R.B.奥多姆(Richard B.Odom)、W.D.詹姆斯(William D.James)和T.G.伯杰(Timothy G.Berger)主编,中文版由徐世正教授主译,徐文严教授主校,张锦章、廖康煌、徐汉卿、张建中、彭世喻、陈映玲、刘贞富、沈克慧教授副主校。本书内容广博、新颖,病种齐全,图文并茂,反映了皮肤病学研究进展,对于皮肤科临床医师是一部极好的专业指导用书,对于博士、硕士研究生、高年资医师和研究人员,也是一部极好的与英文版配套学习的专业和临床指导用书。
《手足皮肤病诊治与封包削技术》(作者牛德英)根据皮肤病以形态学进行诊断为主的特点,以看图识病的形式,对常见手足皮肤病的病因,临 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了治疗手足皮肤病独具特色的“汉肤特康封包削技术”。《手足皮肤病诊治与封包削 技术》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和手足皮肤病患者参考、阅读。
危重皮肤病是指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病情严重的一类可以致死的皮肤病。通常有以下3种情况:种是皮肤病本身严重,如重症红斑性狼疮、大疱性皮肤病及重症药疹等;第二种是皮肤病伴有严重脏器损伤的其他专科疾病,如心力衰竭、肾衰竭、败血症等内科病;第三种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等因素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糖皮质使用后出现的消化道出血、恶性高血压、机会性感染等。 《危重皮肤病救治》共6章,分别从皮肤科危重病救治的症状学诊疗思路、常用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常见抢救手段及技术概论、皮肤病救治各论、常用药物介绍和辅助措施等多方面多角度系统介绍有关危重皮肤病的救治知识,图文并茂,阐述详尽,充分反映当代进展。此书对于在皮肤科病房常年承担危重皮肤病救治的一线皮肤科医师是一本难得的案头参考书,对于从事急诊科、内科、
靳教授与她的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从事大疱性皮肤病研究的医学博士林麟教授。以及医学博士冯素英副教授一道,撰写《水疱性皮肤病诊断和治疗彩色图谱》一书。该书是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40余年诊治经验积累的一部分。从中精选出60余种水疱性皮肤病并对每一病种配以图,约260幅(少数引用了外文献和图像作为补充)。书中涉及水疱病病理机制的分子解剖学,涵盖了遗传性水疱病、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和表皮下水疱病、感染引起的水疱病、其他原因引起的水疱病,以及常有或偶有水疱的皮肤病。并对这些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进行了描述,而且特别着重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尤其是对治疗药物应用的具体方法和如何选择等做了介绍,参考了、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本书由我国中医皮肤科专家徐宜厚教授撰写,他为了传承与发扬中医学术的需要,在年过七旬的时候,利用业余时间对中医方药的应用,特别是在先贤的启迪下,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为中青年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了一本学术性与实用性兼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