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证是中医用药的重要指征和证据,是中医几千年用药经验的结晶。本书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的比较分析,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常用的50味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每药一般设有原文考证、仲景方根、药证发挥、常用配方、文献摘录等项。书末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总览、本书常用配方汉语拼音索引和经方药物的古今用量折算等3个附录。全书思路新颖,内容朴实简捷,切合实用,可供中医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中医药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与参考。
本书大量参考相关文献,结合作者自身的临床经验编撰而成。全书分上篇、下篇和附录:上篇简述经典中药外治疗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下篇介绍100种特色优势病种的中药外治秘方;附录为实用穴位图谱。本书是一部较为完善和实用的中医临床用书,可供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也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提供了一本较好的读物。注:本书方剂保持原方风格,对来自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药材,如穿山甲等,应避免使用。
西医认为高血压是多因素的复杂疾病,中医则从气血、脏腑、阴阳失去平衡阐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各有千秋,作为两套医学体系,西药在降低血压方面比较迅速、可靠,中药改善症状比较灵活,而且比较理想。从整体方面来讲,调整好气血、脏腑、阴阳也为西药发挥更好的作用创造了条件。本书将高血压的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以介绍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为主,内容涉及经典和现代中西医两部分,取材以实用、普及为主,但也鳊入了和近几年外部分有关的新观点,并融合了我们在医疗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各论”则是节选古今医疗文献中的100张处方,并根据方子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分为八类。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篇总论,介绍了我国药物的起源和沿革,并重点说明了有关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知识;下编各论,是各种药物的介绍。收载药物210种。按照药物的功用,予以分类,如解表药、涌吐药等。在每类药物之前,冠以概说,说明本类药物在功用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各种药物之下,列有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形态、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等项,均以中医的理论体系来说明各该药物的临证应用问题。在每类药物之后,又列有功用归纳简表,以帮助读者了解该类药物的主要内容。所列药名旁括号内的小字,如“本经”、“纲目”等字样,即表示该药的原出处。本书适合中医药初学者和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