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权威机构授予当代30名中医师“国医大师”光荣称号。《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编入的邓铁涛、路志正、何任、周仲瑛等几十位中医临床大家,都是享有盛誉的“国医大师”。本书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56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路志正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本书是对珍贵中医资料整理、研究的结晶,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施今墨对药(第4版)》由老中医施今墨的得意门生吕景山编写,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较详细地介绍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每对药的组成、药物图像、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为军医版书之一,日本、韩国已先后译成本国文字出版;台湾省已用繁体字出版。《施今墨对药(第4版)》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简要阐述了金代名医李东垣的生平里籍、主要著述、学术思想极其后世影响,主要介绍了他的多铁常用方剂,囊括了他多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现代医家提供了成熟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能帮助读者提高医学诊疗水平。 为了更好地应用已经成熟的先进经验,提高医学诊疗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我们组织编写了《医方精要》系列丛书。本书为丛书之一,首先列出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脾胃沦》、《兰室秘藏》等书中载述的常用方剂126首。并将建国以来诸多医家应用李东垣医方治病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基本囊括了近50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科学 研究成果。本书的特点是: 1.一方多病,辨证加减,古方今用,推陈出新,有利于临床医生掌握多种方法,提高诊疗水平。 2.文献辑录,条分缕析,选方
张丰强、郑英编著的《首批名老中医效验秘方》是从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当代500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数千首方剂中遴选出近300首编撰而成。全书分科论述,内容涉及内、外、妇、儿、肿瘤、皮肤等科,以病为纲,以方为目,突出中医药简、廉、便、验之特点。每方列有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典型案例、按语等项,既着眼于各家辨证用药大手笔,又泼墨于作者的认识与体会,使之纲目清晰,易于效法,又无牵强比之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文献价值。适合临床各科医生参考使用。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重要指征和证据,是中医几千年用药经验的结晶。本书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的比较分析,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常用的50味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每药一般设有原文考证、仲景方根、药证发挥、常用配方、文献摘录等项。书末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总览、本书常用配方汉语拼音索引和经方药物的古今用量折算等3个附录。 全书思路新颖,内容朴实简捷,切合实用,可供中医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中医药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与参考。
李军德主编的《常用动物药材识别图鉴(精)》共分为三章。文前有“常用动物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术语”,是历代医药学家及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形象生动、易记易懂的专业术语,对读者了解和鉴别动物药材有的帮助。靠前章、第二章主要介绍动物药材发展简史与特点、药用动物分类与命名规则等内容,让读者对动物药材、药用动物拉丁学名命名规则有概念和了解。第三章按照动物药材的十八大功效分类,收录常用动物药材142味,彩色照片近400幅。每味药“一药三图”,每味药不原动物、药材和(或)饮片3幅原色照片,还有通俗科学的文字对其别名、来源、采制、动物形态、药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禁忌和古方等10项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图文并茂,鉴别特征一目了然,使读者能直观辨识常用动物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