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中草的发源地,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等多部权威典,收录现实生活中所常见的中草药512种,按药性功效划分为18大类,配合大量高清中草药植株、成品实图及手绘彩图,收入了数百个中医古典原方,详细介绍了不同中草药的性味、来源、成分、植物形态、生长特性、采集方法、药材性状、药理作用、功效、用法用量、方剂选用等相关专业药物知识,便于人们随时查找、阅读和研究。
医药分家,是中医的现状,中医师只管开方,中药师只管药物。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更好地运用中药,作者姬领会编写了此书。《逐层讲透中药:揭示中药用法不传之秘》分上下两篇:上篇探寻中药功效来源之秘,从中药的阴阳属
本套丛书是以黄煌老师为首的经方团队及其经方爱好者在其博客上的讨论内容为主题的,并按时间顺序及专题进行归类整理而陆续出版。这是第四期,共分:我的经方医学、经方实验录、方药吟味、思考经方及经方的故事等五大板块,延续了第三期的实用性。
这本草药百科极为精彩,它图文并貌地介绍了全世界超过550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历史文化和它们在传统社会的使用功能。一些内容贴近大众生活,比如如何种植、如何收获、如何使用,并重点讲述了一些植物的茶饮功能和食用价值。本书结构合理,文图科学又通俗易懂,介绍了来自中国的许多药用植物,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植物原来在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中还有如此多的故事,对于喜欢植物、学习植物的人来说是一本的好书。本书介绍了80多种从头痛到关节炎等疾病的实用治疗方法,提供了近600条科学研究和安全建议,为寻求天然药物的人提供了有关草药及其药用功效的明确参考,适合想要在家做健康保健的人群。
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处方的基础,中药鉴别应用是合理正确选药组方的关键,笔者长期从事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中药配伍和鉴别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详细介绍了常用的400余味中药的常规临床配伍、鉴别的应用经验,对于提医师处方的临床疗效、加深中医药专业学生对药性的认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仝小林教授临证30载应用经典名方的医案汇集和心得总结。全书分为辨治高热经验、诊治变态反应经验、治疗难治性心衰病案、辨治肠胃病经验、诊治肝病经验浅述、治疗肾脏相关疾病验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验案、SARS——“肺毒疫”诊治经验、其他验案集萃等九部分,另有附录:仝小林临证诊疗心得述要,系统阐释临证时抓主症、倡用经方、重视经方剂量、证病结合、关注现代药理回归问题。本书适合中医研究人员、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肺、脾二经。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排脓生肌之功效。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黄芪的性味、功效及药养常识等;下篇介绍了多种疾病的黄芪疗法,列举了25 余首巧用黄芪防病治病良方,凸显“简、便、廉、验”之特色,对于每一个家庭都非常实用,诚为广大读者防病强身、康复养生的良师益友,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 诀)》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收集和整理了近现代中 医临床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其中不乏对一些临床疑 难病症的独特用药体会。所录内容皆属经验之谈,对 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临证用药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中 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诀)》内容 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 校师生阅读参考。本书由陈云志、刘俊主编。
费伯雄专著的《医方论》方剂分类为补养、发表 、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 寒、消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 杀虫、明目、经产等二十类,基本与《医方集解》相 同。 《医方论》但取《医方集解》所选正方,共358 首,一方一论,逐加评论,其他主治功效、加减应用 等,一概不录,由博返约,为纯方论之书。
作者总结柳吉忱先生几十年治疗癌症的丰富经验,家传师承以及作者多年的治癌临证体会,强调在对癌症辨证论治中,尤须重视法的应用。作者据理以辨证,依法以遣方,随方以用药,如此环环相扣,贯珠一线。《柳氏抗癌用药式与药性解三十三讲》分上下两篇。上篇详述了中药抗癌用药式:如扶正固本、理气导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温阳化气、泻火坚阴、软坚散结、健脾益气、扶正祛邪、欲降先升、阳中求阴、升阳固中、条达枢机、开窍醒神、化痰软坚、主辅配伍、中药外治、癌热、放、化疗后、术后、脑瘤、胃癌、肺癌、肝癌、肠癌用药式等二十六讲。下篇讲解了常用抗癌中药类编:如清热解毒药、软坚散结药、化痰祛湿药、活血化瘀药、以毒攻毒药、扶正固本药、理气导滞药等七讲。作者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引经据典,将理法方药
本书介绍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吃维生素A可中毒、缺钙时如何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维生素E能防治百病吗?等内容,告诉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等怎样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安全用药你我他》科普系列丛书共10本。丛书所列10类药物,有的属非处方药、有的则属非处方药,但都是临床常用药品。作者力图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将这些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实践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向读者逐一系统介绍。读者通过企业余休闲时间的消遣阅读,得到用药理念的升华,增强我们的医药知识,这不仅有利增强自我药疗意识,使我们和家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OTC药物治疗,而且当我们或家人患有较严重疾病,需求医问药时,我们从平素阅读中汲取的医药知识,会帮助我们顺利地与医师沟通,及时得到合理的药物治疗。毕竟
本书验方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男科等诸多常见病症,每方分为组成、功效、主治、用法及加减之外,还配以客观的用方效果统计与说明,使之更为适合临床。根据自身条件,尊重个体生理和病理的差异性,对症用药必能药到病除。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精华所在,一味中药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其药性和功效会变得不同,“酒制升提,姜制发散,人盐走肾,醋人肝,米泔水制去燥和中,乳制滋润助生阴血,蜜炙甘缓,土炮补脾,麸皮制酸,甘草渍曝而降毒”,在不同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正是这种巧妙的炮制,达到了改变药性,减轻毒性,提高疗效的目的,使中医临床用药得心应手,辨证论治,对症施药,疗效一般不会太差,所以说饮片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和优势。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具有原创的学术优势和突出的临床价值,体现着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智慧和精华。中药的性味归经、气机升降及功能主治主要体现在中药饮片的药性上。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在中医
本书以《中药大辞典(2006 版)》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 级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七版)》为参考,收载了较为常用且疗效确切的中草药330 种,并按功效分为20大类44小类。每种药材均按植物别名、植物基原、识别要点、分布区域、采收加工、性味功用等项记述。药材介绍采用左文右图的形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做到图文互参,有利于对药物特征的了解与掌握。为了读者查询方便,书后附有药名音序索引,广大读者可根据药名快速检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药物所在页码。本书适合临床医生、中医药专业学生、中草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中医验方大全(白话精译·精装版)》以科为纲,以方为主,精选了近现代名老中医秘、验方近两千条,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八个临床病科,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重症。所选方剂均为临床验方,疗效确实可靠,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验方大全(白话精译·精装版)》对每一科的各种病症都做了简明的概述,让读者对本病的基本情况(包括临床症状、病机)先有一个了解,然后对各种病症配有若干条验方。每条验方又基本包括“处方组成”、“用法用量”、“功能主治”、“加减”、“宜忌”和“病例验证”几部分内容,可谓集各家医疗之精华,成一家临证之特色。
《食品药品安全监控预警机制研究》是一部立足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行为和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预警科学体系的专著,是对现行食品药品安全监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管理要求的系统阐释。《食品药品安全
本书为医科院药物研究所总结近10年科研成果的专著,内容包括各研究项目的立题背景、研究思路、实施路线、技术方法、研究结果等,对我国新药创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