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的基本内容是笔者l989年给奥地利医师Gem Missoni等讲授中医课的讲稿。后于l990年至1991年在法国图鲁兹大学期间又作了若干补充。l996年天津中医学院与日本后藤学园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每年一次的日本讲学期间,又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渐渐整理成册。 本书既不同于基础教科书,也不同于一般临床治疗书。其编写宗旨是力求融汇古今、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寓精深于浅易之中,读之可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开卷有益,指导临证。主要面向掌握了一定中医知识的临床医师和国外学者。 本书共收集药物463种。以功效设具体章节,把每味药物的讲授重点放在临床应用方面,而中药的应用离不开配伍,故本书专列条目,记述配伍方法。一般药物均列“特别揭示”,旁征博引、融汇古今,以期对该药物做一全面的解释,同时也与相类药物作了比较。对使用注
全书共分十八章。章阐述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形式,以及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剂型、服法等基本知识。其余各章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等十七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常用的基本方为正方,以衍生方及组成或功用相近的为附方。每首正方分别介绍方剂来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临床应用、方歌及附方。本书内容科学,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易学易记,适合中医自学者、爱好者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
本书对阿胶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分为传统生产、现代研究及消费者指南三个部分。在传统生产部分中,先后讲述了“阿胶的发展史” “阿胶的生产过程” “原料及辅料的选择”“阿胶的制备工艺” “阿胶的炮制方法”和·-阿胶的临床应用”.并较完整地整理了古代到现代的文献资料。现代研究部分,包含近年来“阿胶的鉴定、含量测定、质量标准制定”以及“阿胶药理药效研究”的综述及部分文献摘录。在消费者指南部分,分别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阿胶成药产品,阐释了服用阿胶方法及临床方剂.澄清了消费者服用阿胶的误区,最后对当今阿胶热议话题——膏方、美容及“治未病”一并进行了整理叙述。
林乾良所著的《中国古今名医处方真迹评析》从万方楼藏品中精选143家152方,共分26类。其中,“首届全国名医”54人,“首届国医大师”14人,浙江名医60家69方。加上北京名医中的施今墨、沈仲圭,上海的重量名医金明渊及其祖父金百川,江苏的中医药名宿叶橘泉和香港的名医罗坤山,均系浙江籍。所以,本书所列138家中,浙人实际共有66家。
本书共收载临床常用中西药药物近1400种,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药物使用一般知识;中篇主要介绍临床常用特点,列有名称、药物组成、临床用途、注意事项、制剂与用法,并加有按语;下篇主要介绍常用西药的临床特点,每一药物列有名称、作用与用途、注意事项或不良反应、用药护理、制剂用法。 附录部分有常见处方缩写词、药物相互作用表、妊娠哺乳期禁用和慎用药物一览表等。
本书介绍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所列出的87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114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59种保健食品禁用的物品。对每味中药的来源、产地、原动物植物矿物、采收加工、药材性状、商品规格、选购识别、贮藏保管、成分、功能、用量、注意事项和食疗方作了详细的阐述。对保健食品禁用物品还介绍了毒性、中毒救治。可作为保健中药和保健食品爱好者、保健食品开发制作者、保健食品销售者、中医药工作者、大中专师生和关注健康的广大人民群众而又丰富的参考资料。
家庭生活书,处方用药好良师。本书以内科疾病为主,共介绍了临床各科常见病200余种,3000余首秘方,每方按配方、制用法、功效等都做了详细说明,功于实用,用材从简,重其疗效,是家庭养生保健的中医临症方书。
《中药入门与指导》由沈元良编著,《中药入门与指导》共分七个部分,详细介绍了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的命名,分类与鉴定,中药的产 地与采集,中药饮片的炮制,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中药饮片的应用,以及中药饮片近500种。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初学中药的人员阅读,也 可供基层医师和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邱保国老师是国家第三批中医师承老师,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李长禄老师从事中药临床和研究工作五十多年,精通中药的性味、功能、鉴别、炮制、制剂等。他们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中药学的奥妙精深和独特疗效,遂广览文献,汇己验锦,都成一编,名《简明中药临床实用手册》。此著以实用、精要为特点,每味药必阐明功效、用法,有毒性药,阐明中毒与处理,尤其是在按语中述其实用体会和独特见解,摒冗释疑,揽范扼要,大益学者。
《灵芝:从神奇到科学(第2版)》中“认识灵芝”、“如何正确选择、服用灵芝产品”和“灵芝制剂的制备方法”等章节让读者对灵芝有较全面的认识,对灵芝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有初步了解,这有助于提高读者辨别产品真伪、质量高低的能力,增强对夸大或欺骗宣传的抵抗力。
《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突出适用性,对乡村医生、社区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更多的中医药知识,增强利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意识,有利于基层中医药人员掌握更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并运用于医疗保健服务实践。中医学易学、易懂、易用,对于治疗疾病,维护健康,解决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主要介绍了历史您久的中医药学;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疾病都是自身平衡紊乱;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组方选药犹如调兵遣将;养生就是为了健康长寿等六章内容。
《民间偏方大全(白话精译·精装版)》的编写以“切于实用”为宗旨,以治疗疑难杂病、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为主,将各种疾病的病状、病因、特点、中医辨证论治以及每一种病的配方、制用法、功效主治等做了系统的分析,条目清晰、简明扼要,极便于家庭查阅和中医药工作者的学习参考、对症施治。
本书共收集了100味中药的故事和传说,根据养命、养性、治病三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篇,介绍每味中药的额产地以及关于他们的故事和传说,图文并茂,这些小故事和传说,融合药学、史学、文学于一炉。
《中华医药》是中央电视台惟一向海内外观众传播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电视栏目,这个栏目的开办是弘扬中医药,服务全人类的一件大好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而感到骄傲。当前,中医药仍然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医药防治疾病的实效性,科学性正逐渐为世界所认同。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健康造福,这不仅是一种趋势和潮流,更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民间偏方大全(白话精译·精装版)》的编写以“切于实用”为宗旨,以治疗疑难杂病、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为主,将各种疾病的病状、病因、特点、中医辨证论治以及每一种病的配方、制用法、功效主治等做了系统的分析,条目清晰、简明扼要,极便于家庭查阅和中医药工作者的学习参考、对症施治。
《药性赋》,原书不著撰人,据考证为金元时代作品。高学敏等编著的《药性赋白话解(第4版)》载药248味,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丁诵读记忆,是初学中药者的启蒙
《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