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精油疗法是当前治未病防治中最为推崇的一种自然疗法。2015年理疗级植物精油正式进入国内,目前已经有近百万人在尝试着把精油运用到日常保健与康复理疗中。本书将从中医角度来探视植物精油的应用,试图给精油使用者及爱好者、中医爱好者一个全新的视角。
《内》《难》《本》《伤》,中医四维,不通不可以为大医。然方出《伤寒》,药归《本经》,乃临证之基,在实操层面更重于《内》《难》。《本经》乃《神农本草经》之简称,论药之本,世无第二,后世诸家,基本循此书之筋骨,各凭经验羽翼其上,但时增术繁,瑕瑜共见。各代精研中药之大家,无不在这个轮回里来来去去,书越多,术越繁,道越隐。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数据之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关联。古人皓首穷经,亦不免喟叹书山无顶、临证无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问世之后,很多学习研究之法,亦需应时而变。本书之精髓,正是以AI之利,阅尽书山,海纳众医经验,提炼出简练、高效、可靠的中药使用路径,为众说纷纭的中药界树立一些路标,令深入杏林者有道可循。
庞国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近十年来一直在从事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实践录》系其将临床研究的部分经验心得及理论认识上的创新点汇集,形成的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专著。本书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用验方》等内容,并更新了部分医案。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基础篇,计9章,分别阐述了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形成因素、病机特点、提高疗效的思路方法、精准治疗三要素、“三辨诊疗模式”与“序贯疗法”的构建与应用、慢性并发症的证治及纯中药调控血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下篇为临床篇,选载了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部分验案,展现了上篇理论在临床中的充分应用,具有不错的示范效果。本书立题新颖,论理充分,贴切临床,其验案疗效确切,用数据说话,真实地
张仲景(150―219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其所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传世名方(金匮要略卷)》(作者钟相根、郑子安)全面收录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载医方,并对古今医家应用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剂的医案及临床报道进行筛选整理,撷英取华,汇编而成。《张仲景传世名方(金匮要略卷)》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中医界提供了一份极其珍贵的临床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增长学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伤寒论》的经方。药物组成: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本书主要分三部分介绍:①经典温习(经方出处、方名释义、药物组成、使用方法、方歌、医圣论方、类方简析、药证与方证、主要药物临床药理学、功效与主治等)。②临证新论(单方妙用、多方合用、多法并用、古今医案)。③现代研究(现代实验室研究、中成药制剂研究、加减传世方简编)。
笔者结合50余年研习与教学、临证经验,取经文要义、药物解读、名著选论、临床应用注意等形式对《神农本草经》所收载常用中药品种和临床性能、功效进行全面解读,以期帮助读者寻根溯源,探究《神农本草经》的根本涵义,厘清《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认识与当今药物作用的联系,便于临床正确选药,提高疗效。本书适合临床中药学人员、临床医师阅读参考,亦适合中医经典研习者学习使用。
《本草汇》18卷,补遗1卷,附图244幅(脏腑经络图36幅、药图208幅),清·郭佩兰辑。《本草汇》汇辑了清以前几十种医学全书及《神农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多部本草专著的重要内容。前8卷以阴阳标本、脏腑经络、虚实宜忌、四气五味等药学理论为基础,并紧密结合临证内外妇儿等百余种疾病的机理认识,分述了药物对应关系;后10卷精选474种药物主治歌赋、经典专著的疏解及著名医家的临证用法,并附以简明药物修制方法;卷末附补遗14种常用药物。
傅青主(1607~1684年),著名中医学家,精于妇科,在当时有“医圣”之名。《傅青主传世名方》(作者钟相根)全面收录了傅青主首创医方,并对古今医家应用傅青主方剂的医案及临床报道进行筛选,撷英取华,汇编而成。《傅青主传世名方》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增进学识。
本书对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论治血证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内容涉及血证病机、血证治则治法、血证治法宜忌以及血证用方,对深入学习、研究唐容川治疗血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大有裨益。本书可供中医药类院校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学生,中医临床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笔者结合50余年研习与教学、临证经验,取经文要义、药物解读、名著选论、临床应用注意等形式对《神农本草经》所收载常用中药品种和临床性能、功效进行全面解读,以期帮助读者寻根溯源,探究《神农本草经》的根本涵
张景岳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因善用熟地,又有“张熟地”之称。本书按照地黄的药效与用法、方剂、临证论治、医案四部分对张景岳应用地黄的临床经验做了分类摘录和总结,以期对广大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的工作者,在研究地黄的临床应用方面能有所启发。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本为基础,并结合中药材和饮片品种的流通情况和本草记载,收载中草药582种,书名为《精编中草药彩色图谱》,旨在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提供一部图文并茂、简明易懂、传承实用的中草药参考书。本书以图文鉴别的方法为主线,收载药材及饮片按照笔划顺序排列,每个品种均有高清彩图,文字内容包括:中文名称和汉语拼音、基原(包括本草或文献记载,来源及药用部位,产地,采收与加工)、性状特征(药材或饮片)、主要化学成分、饮片功能、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食疗或药膳。个别品种附有类似品种鉴别要点,书后附有中文名称和学名索引。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精华所在,一味中药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其药性和功效会变得不同,“酒制升提,姜制发散,人盐走肾,醋人肝,米泔水制去燥和中,乳制滋润助生阴血,蜜炙甘缓,土炮补脾,麸皮制酸,甘草渍曝而降毒”,在不同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正是这种巧妙的炮制,达到了改变药性,减轻毒性,提高疗效的目的,使中医临床用药得心应手,辨证论治,对症施药,疗效一般不会太差,所以说饮片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和优势。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具有原创的学术优势和突出的临床价值,体现着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智慧和精华。中药的性味归经、气机升降及功能主治主要体现在中药饮片的药性上。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在中医
本书所述19味药,都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品种,却也是经方未用之药。其中8味首载于《本经》、1味首载于《名医别录》、10味首载于汉代之后的诸家本草著作。本册广收博采古今有关文献,去粗取精,精心编撰,合理编辑,切合实用,这是各医家以19味之单味药治病,或以某味药为主的小方治疗各科疾病的宝贵经验,学以致用,必能提高临床水平。本书适合从事《中药学》之教与学的人员参考,特别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学习。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 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 的疗效。为 外学者所称道。冯世纶主编的《胡希恕(第2版)》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 《胡希恕(第2版)》可供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 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 的疗效。为 外学者所称道。冯世纶主编的《胡希恕(第2版)》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 《胡希恕(第2版)》可供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 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 的疗效。为 外学者所称道。冯世纶主编的《胡希恕(第2版)》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 《胡希恕(第2版)》可供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钱乙(1035-1117年),宋东平郡人,著名的儿科大家。《钱乙传世名方》(作者刘敏)全面收录了钱乙自创医方,并对古今医家应用钱乙方剂的医案及临床报道进行筛选,撷英取华,汇编而成。《钱乙传世名方》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增进学识。
陈士林编著的《中国药材图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为蓝本,收载植物基源的常见中药410余种,精选原植物、药材、饮片彩色图片共计3300余幅,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原植物生境、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饮片形状,突出了“图文并茂”的特点。 《中国药材图鉴》编著者长年跋山涉水、不畏艰辛深入药材产地拍摄记录植物及生境图片,采挖药材,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加工方法制得原药材,在中药师指导下炮制饮片,再经专业摄影,真实还原了药材和饮片形状。因此该书收载大量清晰药材和饮片图片,具有很大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实为难得。
本书共计16卷,是王继志先生吸取邹澍等前人之经验,仿效黄元御《长沙药解》而著的。该书以药为经,以经排方,排比《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方,参稽《灵枢》《素问》《难经》,对经方的应用多有发明,并载述了先生在临床中所总结的经验效方,制方上师法仲景,立方配伍严密,主治明确,注重药物炮制,精而不杂,在介绍经验方时,多附有个人医论,对读者临床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在校师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薛滨编著的《路边的本草记》收录了50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均为作者亲自拍摄,每种以4页的篇幅进行介绍,分别为植物概述、植物形态辨别、传说故事、医药应用及日常应用方法。全书图片精美,制作精良,适合中医及喜爱植物的读者阅读使用。
本书精选了全国各地中医治疗肝胆病的经验方,包括中药内服方及针灸、贴敷等外治方。每首验方适应证明确,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患者可对症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处方。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家庭防病治病的推荐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