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考宝典:中药学速记(第2版)》为“应考宝典”丛书之一分册,作者依据教学和临床中的要求和教学中的经验,吧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列出思考题,提出复习思路,并作了解题示范以供复习之用;还总结和载录了一些常用的短句以便记忆,吧知识的严谨和学习的趣味性结合起来,是初学者学得轻松,复习者记得更牢固。
《中药方剂速记手册(中医速记手册丛书)》是中药方剂知识的速查、速记手册。本书先介绍了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然后将中药方剂分为17类,介绍每一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药物加减和注意事项等。全书稿文字简练、扼要,具有易记和便于查阅的特色。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用药如用兵”,非是虚夸,故徐大椿设论用药当与否的重要性。医之用药,犹如将之用兵,善用药者,必先广读诸家本草,再而临床实践应用,反复观察验证,方能真知药性,灼见药效。《本草丛书》重点在于实用,既注重临床应用,权衡法度,又重视学有渊源,了解发展规律,使之掌握历代医药家的用药经验,得以古为今用。《本草丛书:本草问答》是其中一册。
《中药规范化与国际化的关键问题--对现有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主要围绕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一是中药国际化关键瓶颈与实现路径。由政府部门、知识产权专家、新药注册及新药审评专家、中药国际化联盟企业共同研讨。二是中药现代化规范化关键问题。种质资源、药材种植和养殖、饮片加工和制剂工艺及成药的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质控过程中的适用性及检测标准完善等。三是中药及国际药品质量标准。适用于中药特点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评价模式构建,对中药毒性物质的监控,“谱”“效”研究及新思路、新方法,毒效物质界定与研究;各国药典如何与中药药品质量标准接轨等。
《古今名医方论》为清代名医罗美编撰。罗美字澹生,号东逸。新安(今安徽徽州)人。曾侨居虞山(今江苏常熟),为康熙年间名儒,兼习医学,穷研《内》、《难》、《伤寒》《金匮等典籍,帝涉宋、金、元、明诸家之论著,撰有《古今名医方论》、《古今名医汇粹》、《内经博义》等书。 本书乃罗氏精选古今常用名方及方论编撰而成。书凡四卷,共收方剂160余首,方论180余则。其方以《伤寒论》之配伍,比类诸方之异同,历举各方之治证。其论简明精要,多所发明,析疑解惑,妙义环生,实发前人之未发,足资后学之指南,故对后世影响颇大,确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次点校,以该书之早版本清康熙十四乙卯(1675年)古怀堂刻为本底本,以该书所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为他校,对全书进行了精细的校勘和简明的注释,
王满恩主编的《中药学速记彩色图谱(4)》共收录常用中药450余种,依功效分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介绍。图片包括植物全景图和特写图,同时药材图或饮片图,便于读者轻松识别。文字包括药名、别名、功效、用法、用量、应用、验方、性味归经、使用注意等。附录有“常见病症选药指南”“识别植物四字诀”“常见植物形态术语图解”“药名索引”。本书 突出的特点是形态特征在图片上和文字中是一一对应分点阐述的,读者可以简明扼要地抓住特征进行识认。
本丛书按药材功效分类,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杀虫止痒药 20 大类。书中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精心编排,从基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中草药。书中还针对各种中草药标注了使用注意,以提醒读者,便于大家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药材。同时,本书还选取了近 1000幅高清彩色照片,便于读者识别。通过彩色照片和文字的相互对照,使广大读者能够轻松、快速、准确地识别与应用常用中草药。
许广和号主人的《许广和号丸丹集录》是开设于清朝中叶的老字号杭州药铺“许广和号”修合药品的一部“综记名目”。《许广和号丸丹集录》分补盎心肾、脾胃泄泻、饮食气滞、痰饮咳嗽、诸风伤寒、诸火暑湿、妇科门、幼科门、眼科门、夕卜科门、杜煎胶膏、各种花露药酒香油十二个门类。共记录以丸、丹为主兼括膏、胶、露、酒、油等自家修合的各色药品三百零六种。一一标明售价,并分门别类介绍功用主治和服法,以方便顾客选购。本书不仅对今人研究近古药号历史,了解当年中药成品的社会流传以及经营流通等情况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更能供中医临床及中医爱好各参考。
《实用中医方药丛书:速记趣味方剂》以十五国家规划七版教材为蓝本进行编写,具有以下特点:每首方剂的名称都作为趣记引语,使之易于背出;正方、附方都有趣记,其正方在趣记中都体现出其功效和主治;在趣记药物对照中,简捷划出君臣佐使;在主治中直接标出辨证要点,使之一目了然;附加了方剂的现代运用,为临床打下了基础。 《实用中医方药丛书:速记趣味方剂》末附有主治、功效趣味速记、方名索引等内容,方便查阅。《实用中医方药丛书:速记趣味方剂》文字精练,言简意赅,读之朗朗上口,无论对于中医药学生、中医师资格考试人员及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学习功能。
龙眼营养丰富,具有开胃益脾、补虚益智、养血安神等滋补作用。 本书系统介绍龙眼。从其栽培、品种,到中医对龙眼的应用及现代科学对龙眼的研究,介绍古今龙眼选方和食疗验方1 00多首。
《陈修园医学丛书: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十药神书注解》系列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薪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妇人大全良方》为南宋著名医家陈自明撰著。自明字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于世医之家,自幼熟读家藏医籍,又遍行东南,尽索方书以观,遂著名于时,普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喻。因虑妇科医著纲领散漫,节目疏略,医者难以深究遍览,因而采摭诸家之善,附以家传经验方,于嘉熙元年(1237)撰成此书。本书共24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8门,每门又分若干症证,菜260余论,分述各种妇科疾病的病因、证候及治法方药,并附有部分医案。其内容丰富实用,成为当时受欢迎的妇产科专著,并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次整理,以保持该书原貌、又经清人校勘的《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选择多种对校本和他校本精心点校而成,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新编经验方》共选集古今常用而又疗效较好的验方200余首.主治病征45种。 作者沈仲圭先生是全国著名中医。在学术理论方面造诣颇深.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凡从其学者,往往获益良多,深得后世推崇,正如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所说:“沈仲圭老先生是一位难得的中医专家。” 《新编经验方》所选方剂范围很广。有选自《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亦有选自近人如费伯雄、丁甘仁、张简斋等名医的有关著作。每一处方后结合作者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附有按语,使读者易于理解和应用。此书可作为临床处方的参考书。
《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69-2010):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脊柱推拿》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很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