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 194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薛定谔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指出需要一种全新的物理学来给出答案。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问题之一,至今各领域科学家仍在不断尝试解答。 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天体生物学家保罗 戴维斯受到薛定谔提出的伟大问题启发,结合香农的信息论、达尔文的演化论和近年来多学科的前沿研究发现,重新深入探寻生命的内在逻辑。与薛定谔一样,他认为生物体清楚表明了更深层次的新物理学原理的存在,并指出这种新物理能让物质与信息、整体与部分、简单性与复杂性交织在一起。 保罗 戴维斯指出,生命的内在逻辑是信息。掌握信息可以降低不确定度,这使生命脱离了无序,与非生命区分开来。串联起生物体物质复杂性(生命的 硬件 )的东西,是更令人惊叹的信息复杂性(生命的 软件 )。在信息
基于自主游戏的生成活动旨在建立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推进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本书汇集了38个 的游戏案例,分为游戏场景、发现问题、幼儿尝试与探索、教师思考、生成活动等方面,配以直观的图片、视频,鲜活地呈现游戏螺旋递进的过程。通过此书,你能发现自主游戏中师幼共同生长的力量,惊叹于儿童的奇思妙想以及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用爱追随儿童成长的智慧。此书的游戏案例均由 ,经过层层遴选而出,得到 学前教育专家的专业点评,能帮助幼儿教师获悉基于自主游戏生成活动的思路和方法路径,丰富支持儿童游戏发展的策略,有效促进儿童深度学习与探索。
1925年夏天,在荒芜、偏僻、北风肆虐的黑尔戈兰岛上,23 岁的德国青年沃纳·海森堡在此构建了“量子论”,揭开了挡在我们与真相之间的那道帷幕。这一伟大的科学革命,拥有将广岛、长崎瞬间夷为平地的威力,也在人类的精神世界投下 。当原本坚不可摧的事物受到质疑,就会打开新的道路,让我们能够看得 远。从量子纠缠到多重宇宙,经典物理世界崩塌后,以量子理论重新阐释我们如何存在于宇宙之中。
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波澜壮阔。当前,量子科技处于加速度的关键时刻,量子技术在 和 范围内取得的进展超出了预期。可以预见,基于量子技术的量子竞争,将会改变人类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影响世界格局。 本书概述了“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的重要性,简单介绍了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与量子传感器的出现,进而形成量子物联网的未来产业,以及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哪些基本量子素养以面对时代的崭新变局。并且,作者敏锐地注意到,量子科技时代的应用研究与教育的新特色。在这本书中,作者就如何将量子科技教育纳入现代教育,如何将其从中学延续到大学,提出了方案,并以实验作为支持。通过本书,读者将对未来量子科技产业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所了解,并能够将晦涩、深奥的量子知识转化成生活常识。
本书介绍了科学与工程学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通过洞察复杂问题的本质,采用大胆而机智的手段去除繁冗的步骤,一眼看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本书的涉及面上至理论物理,下至寻常生活,都在运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来简化并解决复杂的问题。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叫做“组织复杂性”,讲述的是如何将问题分解成几个部分,并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再运用类比法加以分析。 第二部分名为“忽略复杂性(无信息丢失)”,讨论的是如何筛选关键信息,忽略那些不重要的细节;如何利用科学和工程学中的常用方法,比如寻找守恒量、量纲分析和标度指数分析,来处理数量关系。 第三部分探讨了“有信息丢失”时的简化方法。介绍了如何使用近似法和概率估计法等手段来简化问题。此外,还会介绍简谐振动模型及其在自然
本书是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玻恩与哥廷根学派关系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玻恩及玻恩学派、玻恩与20世纪物理学家、玻恩的思想研究、玻恩学派给我们的启示四个部分,对于了解玻恩及其对哥廷根学派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我国科学与教育法规政策制定、对于我国科研院所的管理者,对于所有科研人员与广大教师等也有直接启发作用。本书是玻恩研究专家厚宇德教授在广泛搜集一手历史文献资料基础上,积年探索的成果,对玻恩对哥廷根学派的发展作用进行了梳理和系统透彻的论证。
本书为年轻人献上了一堂精彩的物理通识课,分为经典物理篇、近代物理篇两册。全书从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开始讲起,基于粒子宇宙图景、力学逻辑等核心思想,构建起质量、能量、动量等相对复杂的概念。在这个框架下,本书用简单的原理和公式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直观现象,逐渐搭建起一座物理学大厦。作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搭建物理学大厦的每一步,让我们明白物理学家是如何思考的,物理学又如何通过一步步实践变成 的样子。本书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把物理学的基本逻辑和思维方法传递给读者。
《数学物理方法》系一经典名著。《数学物理方法》系统地提供了为解决各种重要物理问题所需的基本数学方法。全书分三卷出版。《数学物理方法1》为《数学物理方法1》,由R.柯朗和D.希尔伯特编写,内容包括:线性代数和二次型、任意函数的级数展开、线性积分方程、变分法、振动和本征值问题、变分法在本征值问题上的应用以及本征值问题所定义的特殊函数。 《数学物理方法1》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数学物理”课程的教本;对理论物理学工作者,它也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
几千年来,科学家一直困惑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宇宙中是否有速度极限?直到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等人揭示光速是 快的速度,光速限定了空间中因果关联作用的速度极限。然而量子力学引入了怪异的联系。受到新物理学的启发,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和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探索了一种称为“共时性”的概念,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可以将事件联系起来而没有原因。本书是对人类寻求理解因果本性历程的全面描述。这是一段跨越两千多年哲学史和物理学史的充满惊险的思想之旅,它告诉我们如果想把因果跟稀奇古怪的现实协调起来,我们必须放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