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讲述了高温超导储能原理、技术与应用。内容主要包括:绪论、超导磁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导磁储能磁体技术、超导磁储能系统中的变流器技术、超导磁储能系统的应用研究,以及飞轮储能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本书可供从事应用超导技术研究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电工与电力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电力设备研制和生产行业的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发现二十多年来,各种测试涉及凝聚态的所有相关手段提供了巨量的结果。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样品质量的改进、仪器分辨率的提高,以及新的测试技术的出现,使得提供的结果渐渐趋于收敛,并且更加细致详尽。本书重点介绍中子散射(弹性、非弹性及极化和非极化)实验、角分辨光电子谱(电子结构、色散、费米面、能隙、赝隙)、核磁共振、电阻率和Hall系数、穿透深度、低温比热等与超导机制密切相关的实验结果。仅简要介绍测量原理。数据分析涉及的理论模型可能未取得共识,但可以反映出认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也作简单介绍。《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电性实验与理论研究》适宜于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相关研究人员作为参考书。
本书是为使读者掌握材料微观组织控制而撰写的。为了适应材料微观组织研究以及电子计算机模拟的需要,著者通过精心选材,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由9章组成,章对材料组织学作了全景式回顾与展望,第2、3、 4三章介绍了纯物质、溶体等单相以及多相的平衡态热力学基本问题,第5、 6、7、8、9各章则对组织控制的核心问题:界面、扩散、有序化、形核和组织转变等进行了热力学解析。该书具有高屋建瓴的大局观,洞鉴古今的历史感。由于热力学对理论严整性和实际可用性的要求很高,著者以材料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特有视角,尽可能把科学问题形象化、定量化;把全书内容归纳在93个与材料组织学有关的热力学例题之中;并精心设计了180余套共3 00多幅插图对其进行清晰的解答。使读者能够通过实际组织学问题的研习,来掌握热力学理论知识。
本书前言部分介绍了介观物理这一新的学科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概貌,本书各章独立成篇,前半部分内容包括量子扩散区涉及的主要物理现象:弱局域电性,普适电导涨落,正常金属环中的持续电流,以及弹道输运区的物理和作为讨论输运现象基础的Landauer-Buttiker公式。后半部分除介绍微加工技术及器件应用上,并着重讲述在小尺寸系统中人们较为关心的物理问题:电子结构,库仑阻塞,光学性质等。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物理类系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教师阅读,也可作为教学参考读物,对于在有关领域内工作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也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
水声目标识别是声纳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本书系统介绍了水声目标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特征选择、提取和变换技术,以及常用的分类器和机器学习技术等。对于水声目标识别而言,很重要的环节是特征提取。本书重点探讨了船舶辐射噪声的调制谱、线谱、听觉感知和声源级特征,水声瞬态信号特征,以及船舶运动特征等。系统阐述了各识别特征的物理意义、产生机理、提取和利用方法,介绍了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谱特征分析中的应用,以及特征选择和变换的常用方法等。
《爱因斯坦全集:第五卷.瑞士时期(1902-1924)》是爱因斯坦23岁至35岁时的书信集。这些书信从侧面反映了他如何从早年的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布朗运动和分子大小的测定等研究转向更为艰苦的辐射、量子和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的研究。本卷内载爱因斯坦从1902年6月至1914年3月的来往信件508封,以及其他文件11件,共519个文件。
本书为物理学家谢希德重要著作,作为经典文库丛书再次出版。群及其表示理论是处理具有一定对称性的物理体系的一种有力工具。本书在论述群及其表示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群论在原子、分子和晶体等物理体系中的应用。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物理系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FEKO是目前靠前比较流行的高频电磁场计算软件,其主要算法是矩量法(MOM)、物理光学法(PO)、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快速多极子求解方法(MLFMM)等,适合求解天线辐射问题、电磁散射问题和电磁兼容问题。 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FEKO5.4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内容包括:FEKO基础、CADFEKO操作指南、POSTFEKO指南、EDITFEKO指南、卡片介绍、FEKO求解天线问题实例、FEKO求解RCS问题实例、FEKO求解传输线问题以及FEKO的优化技术、时域技术、自适应频率采样技术等。 本书适合于从事高频电磁场计算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使用,也适合从事电磁场计算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是高等院校物理化学的习题解析和学习指导用书。章节编排与南京傅献彩等编著的《物理化学》(第五版)相同,共分14章,每章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学习指导、典型例题解析、自测题和自测题参考答案与分析。书后附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试题与参考答案。本书可供理工、师范类院校化学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供讲授物理化学的教师参考。 本书可供理工、师范类院校化学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供讲授物理化学的教师参考。
1960年,台激光器诞生,从那以后,光学领域里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从光放大器到激光物理,从光纤光学到光纤通信,从光数据处理到全息术,从光传感器到技术,从超短脉冲到超连续谱,光学在科学与工程的几乎所有分支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光学除了大量的实际应用之外,在人们不断追问“光的本性”的过程中,在科学领域引发了两场。量子力学的发展起源于人们试图理解“光的量子性”;而相对论的起因是对于综合电和磁定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研究。正是由于光学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这种地位,作为本科生的《光学》课程,不仅对于物理学的学生是必须的,对于工程的学生同样也是“必须的”。虽然用一本光学书试图涵盖所有方面是不可能的,但是本书还是努力对这个激动人心的领域中许多重要的课题给出了一个全面的阐述,以满足科学与工程的本科
读者眼前的这本论文集《与研究》,是2008年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所支持的在南京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古时代东亚的舆图与世界地理知识以大明混一图及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的成果。《与研究》主要探讨了“混一疆理图”中的南亚和东南亚;《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相关诸图间的关系;传世15—17世纪绘制的中文世界图之蠡测等内容。
剧烈的起伏地表严重影响地震成像的精度。在常规成像方法中,使用高程静校正方法克服起伏地表的影响,该方法需要满足地表一致性假设的基本条件,但在起伏地表较为剧烈或者地表横向变速明显时,地表一致性假设不再成立。同时,复杂的近地表条件会使地震记录产生严重畸变。因此,常规的偏移方法无法准确地获得山前带地区的成像结果。为了对山前带地区进行准确成像,起伏地表成像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快速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起伏地表偏移成像方面的积累和研究工作,针对起伏地表偏移成像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针对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包括射线类、单程波类及逆时偏移的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同时也是海河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山西河流的状况、特征、演变对于当地乃至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山西河流》由山西省水利厅组织近百名技术人员历时两年多调查、整编、测绘大量资料后编写而成。《山西河流》以主要河流水系为脉络,对全省5条大河、48条中等河流、397条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小河的水系特征、流域地形地貌、水文水资源系列资料及开发利用情况逐条进行了论述。
本书主要讲的是平衡态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从第1章到第10章,以热力学的四个实验定律为主线讲授了平衡态热力学,主要介绍了温度和平衡态等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特性函数、麦克斯韦关系式、开放系统热力学、相变、吉布斯相律及热力学第三定律。从第11章到第19章,讲授了平衡态统计物理,主要介绍了气体动理论、玻耳兹曼统计、玻色统计、费米统计、气体和固体的热容、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的性质。在第20章介绍了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本书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较,不涉及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涨落理论和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增加了信息论方面的内容,知识点比较符合我国少课时、对热统要求较低的一些院校使用。本书章节划分细致,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图表案例丰富,语言生动,逻辑性强,习题量大
1960年,台激光器诞生,从那以后,光学领域里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从光放大器到激光物理,从光纤光学到光纤通信,从光数据处理到全息术,从光传感器到技术,从超短脉冲到超连续谱,光学在科学与工程的几乎所有分支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光学除了大量的实际应用之外,在人们不断追问“光的本性”的过程中,在科学领域引发了两场。量子力学的发展起源于人们试图理解“光的量子性”;而相对论的起因是对于综合电和磁定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研究。正是由于光学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这种地位,作为本科生的《光学》课程,不仅对于物理学的学生是必须的,对于工程的学生同样也是“必须的”。虽然用一本光学书试图涵盖所有方面是不可能的,但是本书还是努力对这个激动人心的领域中许多重要的课题给出了一个全面的阐述,以满足科学与工程的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