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药理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其与传统药理学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从分子水平和基因表达的角度去阐释药物作用及其机制。生命科学的发展由宏观到微观,药理学的发展也由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组织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近代药理学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受体理论、离子通道、自体活性物质、信息传递、细胞因子等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突破。本书名为《分子药理学》,是指其学科层次、水平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达到“分子水平 ”,且又属于“药理学”范畴,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贯穿其中;同时还适合于作为“教程”,即概念清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具有教学的实用性。全书共35章,有插图100余幅。编排上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内容覆盖药理学的各主要分支。各章作者均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撰写,保证了本书
《构建夸克》作为物理学史的一部经典,详细描述了战后基本粒子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为了对科学知识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安德鲁?皮克林提出,科学家不是大自然被动的观察者和报告者。相反,他们通过实验和理论实践的社会性共生互动,成为世界的积极创造者。
本书详细阐述“任何测量必定产生一个确定的答案,并因而在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之上生长出确定性”这一问题,并对测量。藉以使不确定的东西确定的物理过程这一难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解释这个来自理论上洞察复合系统的行为,它使得理解下述问题成为可能:许多相互作用的量子客体的集合怎么以群体的方式行为,这决不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可能容易地从这些孤立的单个客体的行为推演出来。按照生疏的规则工作,量子世界的确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领域,在这本书的部分作者一直试图尽他所知清楚地阐述,那古怪由什么构成以及(同样重要的)它不是什么。最终还是由于量子力学的真正本质,才使得正确地理解下述问题成为可能:什么是它的中心问题以及实际上自然界是如何运转的。量子力学令人不安的原因在于,它似乎使我们通常的逻辑定义
本书系统介绍了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在各部分叙述中介绍了有关的测试方法和实际应用。全书共分10章,包括3个部分:①聚合物的链结构和凝聚态结构;②聚合物的溶液性质和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测定;③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结晶?熔融转变、力学性能(橡胶弹性、粘弹性、屈服和断裂)、流变性能以及电学、热、光学、表面与界面性能。书中简述或点到本学科的一些新概念、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高分子类专业本科及专科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高分子科研、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原子物理中,原子各组成部分的发现过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书突出这些粒子在经典物理学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并且新的概念都是建立在以前物理知识基础之上。在作者“带领”下,我们不但领略众多物理学家例如托马斯(Thomson)、卢瑟福(Rutherford)、密里根(Millikan)、波尔(Bohr)、查德威克(Chadwick)的风采,还可以感受物理圣地英国大学卡文迪什(Cavendish)实验室所流露出的浓厚的文化底蕴。本书适合物理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也可以作为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五章:章粒子世界,主要总结已发现的众多粒子种类、大小等;第二章介绍电子的发现,包括电子的本质、放电和阴极射线等。读者会发现其中穿插了精彩回顾部分,这是此书的亮点之一;第三章介绍原子尺度,例如如何测量放电、如何测量原子重量等;第四章介绍核子的发现
本书内容以说明原子结构为中心,从光谱学、电磁学、X射线等方面的实验事实和总结出的规律,汇总到原子结构的全貌,书中有“量子力学初步”一章,介绍阐述有关问题所需要的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全书在环绕中心目标述及有关实验事实和规律时,也就便提到目前有些重要应用方面,如激光原理、顺磁共振、X射线的衍射等,《原子物理学》最后两章分别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作了简要的介绍,各章均附有习题。全书采用国际单位制。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专业的试用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的有关教师学生参考。
量子力学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至今没有一项理论预言是错的,然而量子力学还是显得迷雾重重。它告诉我们,物理实在是由观察产生的,并且这种“幽灵作用”能够在两个相距遥远的事件之间瞬时传递——无需借助物理力。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量子力学使物理学遭遇到意识问题。 本书描述了一些无可争议的实验事实以及量子理论对它们的公认解释,借助于风趣的故事和量子理论创立者们的趣闻轶事,用非专业术语浅显明了地阐述了现今各种各样的解释以及每一种这类解释如何遇到意识上的困境,同时介绍了近年来对量子力学的基础和奥秘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简言之,这是一本由资深专家用平实的大众语言撰写的,融亲身经历和当今理论前沿、技术前沿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