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分子、原子与亚原子物理学(第二版) 9787030584380杨保忠科学出版社
    •   ( 820 条评论 )
    • 杨保忠等 /2024-12-07/ 科学出版社
    • “物理学大题典”是一套大型工具性、综合性物理题解丛书。丛书内容涵盖综合性大学本科物理课程内容:从普通物理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近代物理到“四大力学”,以及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激光物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等。内容新颖、注重物理、注重学科交叉、注重与科研结合。 《分子、原子与亚原子物理学(第二版)》卷共4篇,包括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实验方法和粒子束。

    • ¥56.8 ¥98 折扣:5.8折
    • 原子物理学
    •   ( 153 条评论 )
    • (英)富特FootC.J.) /2025-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为高年级本科生“高等原子物理”课撰写的教材,本书前几章介绍了原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可以使初次接触本领域的本科生建立基础,从而帮助他们理解书中内容。本书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质波干涉和利用捕陷离子进行量子计算方面的应用。通常的教科书仅强调原子结构的量子解释,本书作为补充则重点强调了理论的实验基础,最后几章尤其如此。本书包括大量习题,可供教学使用。 本书作者为牛津大学物理系教授Christopher Foot。

    • ¥74.2 ¥128 折扣:5.8折
    • 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
    •   ( 56 条评论 )
    • 高汉宾张振芳 编著 /2008-04-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核磁共振(NMR)好似一棵长青树,枝繁果硕,迄今为止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得5次诺贝尔奖。 第1次,美国科学家Rabi发明了研究气态原子核磁性的共振方法,获l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2次,美国科学家Bloch(用感应法)和Purcell(用吸收法)各自独立地发现宏观核磁共振现象,因此而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3次,瑞士科学家Ernst因对NMR波谱方法、傅里叶变换、二维谱技术的杰出贡献,而获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4次,瑞士核磁共振波谱学家Kurt Wüthrich,由于用多维NMR技术在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结构的三维构象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同获此奖的还有一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日本科学家。 第5次,美国科学家Paul Lauterbur于1973年发明在静磁场中使用梯度场,能够获得磁共振信号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物体的二维图像;英国科学家Peter Mansfield

    • ¥52.3 ¥95 折扣:5.5折
    • 分子人类学基本原理与应用
    •   ( 2 条评论 )
    • 韦兰海 李辉 金力 编著 /2022-11-01/ 上海科技
    • 分子人类学是人类学进入现代科学研究阶段的开端,是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在人类学领域的核心应用。本书基于作者所在团队在分子人类学领域三十多年的研究以及对学科逻辑的理解,对分子人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分子人类学的诞生过程、各类遗传标记、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过程、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论以及此前研究得出不完善或错误结论的原因等议题进行了说明。其次,描述了分子人类学在古今人群起源演化过程、语系集团人群演化过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前景。 ,讨论了分子人类学出现以来关于东亚地区智人不同分支群体演化过程的一些探索和进展。本书可供分子人类学、人类遗传学、生物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 ¥84.27 ¥178 折扣:4.7折
    • 冷分子:理论、实验及应用
    •   ( 84 条评论 )
    • William C.Stwalley /2016-04-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冷分子在量子计算、超冷化学、量子模拟以及高分辨光谱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该书填补了国内相关参考资料的空白,无论是从科研工作还是学生用书的角度,本书都是值得借鉴的,必将有助于国内冷分子领域的发展。

    • ¥102.6 ¥228 折扣:4.5折
    • 分子人类学基本原理与应用
    •   ( 2 条评论 )
    • 韦兰海 李辉 金力 编著 /2022-11-01/ 上海科技
    • 分子人类学是人类学进入现代科学研究阶段的开端,是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在人类学领域的核心应用。本书基于作者所在团队在分子人类学领域三十多年的研究以及对学科逻辑的理解,对分子人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分子人类学的诞生过程、各类遗传标记、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过程、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论以及此前研究得出不完善或错误结论的原因等议题进行了说明。其次,描述了分子人类学在古今人群起源演化过程、语系集团人群演化过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前景。 ,讨论了分子人类学出现以来关于东亚地区智人不同分支群体演化过程的一些探索和进展。本书可供分子人类学、人类遗传学、生物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 ¥84.27 ¥178 折扣:4.7折
    • 人文译丛 命运之神应置何方
    •   ( 27 条评论 )
    • (英)林德利 著,董红飙 译 /2011-01-01/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本书详细阐述“任何测量必定产生一个确定的答案,并因而在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之上生长出确定性”这一问题,并对测量。藉以使不确定的东西确定的物理过程这一难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解释这个来自理论上洞察复合系统的行为,它使得理解下述问题成为可能:许多相互作用的量子客体的集合怎么以群体的方式行为,这决不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可能容易地从这些孤立的单个客体的行为推演出来。按照生疏的规则工作,量子世界的确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领域,在这本书的部分作者一直试图尽他所知清楚地阐述,那古怪由什么构成以及(同样重要的)它不是什么。终还是由于量子力学的真正本质,才使得正确地理解下述问题成为可能:什么是它的中心问题以及实际上自然界是如何运转的。量子力学令人不安的原因在于,它似乎使我们通常的逻辑定

    • ¥10.4 ¥23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