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谱分析》为了进一步满足教学用书和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需要,编者决定在1995年版《有机光谱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补充、修改后再版。全书共分八章:章紫外吸收光谱和手性光谱,新增了手性光谱的内容。第二章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新增了拉曼光谱的内容。第三章核磁共振光谱基本理论,循序渐进地介绍NMR的原理。第四章1H-核磁共振谱,新增更丰富的应用实例。第五章13C-核磁共振谱,根据波谱分析现状,删除了部分用经验规则计算化学位移的内容。第六章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增加了NMR谱新技术应用发展。第七章有机质谱法,增加了色谱质谱联用和软电离质谱技术及其应用。第八章波谱综合解析,增加了典型化合物光谱综合解析实例。 全书力求反映波谱学领域的新成就和新技术,并用较大篇幅融入了编者们十余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和成果。
云冈石窟景区导览及知识讲解
本书共八章,介绍了含能化合物的历史、发展趋势及硝化理论,并对硝基化合物、硝胺化合物、硝酸酯化合物、唑类化合物、叠氮类化合物、呋咱类化合物等含能化合物的性质及合成工艺做了详细的阐述,形成了完备的知识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经典控制理论为主,同时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部分内容。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及系统的校正;同时,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设计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介绍了MATLAB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本书适用于测控类、电气工程自动化本科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电类专业的本科教材,并可供从事自动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
《有机电化学合成导论》共分12章。首先介绍了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内容,然后重点阐述了有机电氧化、有机电还原、有机电氟化、金属有机电合成、间接电合成和特殊电合成的原理与方法,最后介绍了工业上应用的电解槽、电极材料、隔膜材料以及有机电化学合成的技术和工艺。书中编有不同类型的有机电化学合成实例,每章末均附有参考文献。
《高分子动力学导引》是德热纳的讲演集。《高分子动力学导引》以纲要的形式讨论了高分子链动力学,蛋白质环的构象,液滴在固体上的干展布,高分子溶液湍流减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并试图概括于标度概念的统一理论框架之中。作者目的是既向专家指明前沿课题,也为初学者入门引路。《高分子动力学导引》还附有德热纳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颁奖演讲词。《高分子动力学导引》可供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
全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共10章。部分为基础篇,包括1、2、8、9章;第二部分为技术篇,包括3、4、5、6、7、10章。考虑到内容的连贯性,基础篇与技术篇内容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具体内容分为5个主题:、2章,介绍无机合成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一些常用的合成装置及其技术原理;第3~7章,以无机合成中最常见的关键技术为导向,介绍了单晶、超细颗粒(通常非晶)、无机与有机界面连接、无机与有机分子连接、无机微粒定向组装等控制合成技术,并讨论了这些技术在功能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第8章,介绍在无机合成反应中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及其适用场合;第9章,介绍几种重要的分析与表征技术及其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0章,介绍各种金属醇盐的合成和其中痕量杂质的脱除技术,此技术产品也是本书部分内容涉及的重要前驱物。 本书适用于化学、化工及
“复分析”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0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列入的学位基础课程之一.在200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组织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根据一些专家教授的建议,在原“复分析”课程的内容中补充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复分析领域中取得的某些重要进展,列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程.
本书介绍了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与应用实例。全书共分7章,介绍了信道与编码的基本原理,近世代数中与编码相关的主要内容,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结构及特性,网络编码调制(TCM)、级联码与Turbo码的设计应用等。各章原理的叙述力求突出概念和思路,尽量去除烦琐的参考书。
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电极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工程学科的进步,又有力地支持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科的理论进一步得到完善。 钛电极诞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电极反应工程进入钛电极时代后,业界对电极材料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对电极材料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由此催生了电极学。通过对电极材料的精心选择,达到电化学工艺的化,是电极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而电极反应工程学则是电极学科的一个分支。 本书分成两部分。 部分讲述电极反应工程学。 第二部分讲述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电极材料——钛电极的制造及应用。 本书适用从事电极研究,尤其从事钛电极研究、生产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以供高等院校师生教学使用和参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钛电极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有的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析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分析化学方法及质谱技术研究》主要阐述了分析化学概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经典质谱技术、质谱仪、质谱成像与联用技术等,力求突出分析化学的实用性,反映分析化学的发展和新成就。 《分析化学方法及质谱技术研究》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可供有关的科技及分析工作者参考。
衷明华主编的这本《大学化学研究性学习——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本科生成果集》共收录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本科生作品70篇,如从贝壳中制取乳酸钙的工艺条件研究、掺稀土铝酸锶基质的制备及XRD表征、大蒜渣中混合氨基酸的提取工艺研究等,每一篇作品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颇具参考价值。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有利于拓宽知识层面并从中得到启发;而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则有助于向他们普及化学知识,沟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