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误差和数据处理。第二部分为实验内容,共编入了22个实验,涉及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结构化学等内容。在实验内容的选题上尽量选取以培养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技巧,进一步加深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目的的经典实验,在仪器设备上,尽量采用较易购置的,且为较先进的仪器,使学生迅速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第三部分对实验中涉及的仪器介绍了其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的附录部分,内容丰富且注明资料来源,便于学生查阅。 全书内容丰富,叙述简练,既可作为高等师范类化学专业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参考使用。
本书是适应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求的、基于一级学科平台的、以“方法”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化学系列教材的第三册。 本书是在学生有的大学化学理论知识学习和基础实验训练的基础上开设的物质测试实验的部分,从内容上讲,涉及传统分析化学二级学科的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和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两方面,教学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树立“量”的观念。本书包括绪论和上、下两篇。绪论主要从“量” 、定量分析和两类分析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宏观的讨论,力求在具体方法的讨论之前读者对这些内容之间以及化学分析与物理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上篇为知识与训练,分五章。章讨论了常规化学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第2章讨论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第3章讨论电化学技术;第4章讨论色谱方法。第5章对复杂体系的分析思路进行了讨论,也简单地
本书作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重点放在介绍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系统地反映学科发展的概貌。由于受到彷幅的限制,不可能将界面化学的内容讲得太广、太深;别一方面胶体化学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本书又不可能联系太多的实际应用。对此近年来已出版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著作,如由朱步瑶等编《界面化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顾惕人、邓季铭等编的《表面化学》(科学出版社,1994)、候万国等编的《应用胶体化学》(科学出版社,1998)和王果庭等编的《胶体与表面化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等,会使读者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