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本书由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全馆之力,与诸多法国科学家共同打造,以图像形式梳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认知边界,致敬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史》作者乔治 布丰。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这本书让我们在约200件万里挑一的珍贵藏品中 看见 自然生命,理解万物是如何演化的。全书分为8个篇章,横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涵盖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广阔的宇宙中,搭建人类已知自然世界的知识宫殿。 近400年博物收藏,沉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堪称影像版《自然史》。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本书为第1卷,收录竺可桢1916 1928年的文章、讲演词、工作报告、会议提案、书信等68篇,另有专著3种。这些文稿比较集中地发表在《科学》《东方杂志》《史地学报》等刊物上。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批留美 庚款生 ,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气象学。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在留美期间,竺可桢成为中国科学社的首批社员,并开始参与《科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撰写过大量通俗科学文章。在中国科学社后来每年一次的年会上,也多有演讲和论文发表。 回国后的竺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气象分典》是《中华大典地学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录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气象的材料,加以科学的标点和分类,并以类书的形式表现出来。全书分“天气现象”“气象观测与仪器”“气象预报”“气候”“应用气象”“气象灾害”“人文”等7个总部,总部下又据内容设“综述”“论说”“艺文”“纪事”等纬目。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 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的《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 1版)(精)》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 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 可读性,读者通
【全3册】这里是中国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8卷,收录1941 1943年的竺可桢日记。 在1943年7月8日举行的浙江大学毕业典礼上,竺可桢论及 抗战及战后的大学 时指出,与1938年相比,浙大毕业生已增加五倍,而按国家需求,尚须再增加五六倍。因此,他提出必须大量派遣留学生与扩充研究院。本卷所记,不仅具体入微地反映了浙江大学自1940年春迁遵义、湄潭之后步入相对安定、平稳时期的发展进程,并且已显现出卓然崛起的势头。 在此期间,竺可桢多数时间是在遵义,但每年都要到贵阳主持地域性的多所大学联合招生考试;更重要的外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7卷,收录1939 1940年的竺可桢日记。 1939年2月4日,面对敌机侵袭的险恶形势,竺可桢对一年级新生发表题为 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 的演讲,阐述校训 求是 (Faith of Truth),须 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翌日,宜山浙大校舍、学生宿舍等建筑即遭到轰炸而毁坏。竺可桢迅速向国内外通报有关情况,谴责日寇 灭绝人道,破坏文化 的罪恶行径。4月,成立迁校委员会,迁校问题成为本年工作的主题。11月,南宁失守后,浙大开始向贵州迁移。本年3月和9月,竺可桢两次赴重庆,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和处理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0卷,收录1946 1947年的竺可桢日记。 1946年2月发生在重庆的 校场口事件 和昆明等地的 反苏 大游行,给抗战后的短暂和平蒙上了阴霾,但在10月以前,竺可桢仍然忙于学校从遵义、湄潭向杭州的复员、扩建和开学。同时,亦在多方打听1945年3月在重庆突然失踪、生死未卜的浙大训导长费巩教授的下落。2月份国际气象学会在伦敦选他为气候学委员。4月他在浙江大学建校19周年的校庆日典礼上,发表了题为 将来大学之展望 的讲演,认为新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大学应该承担起新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 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 21卷为1936 1974年的日记;第22 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9卷,收录1944 1945年的竺可桢日记。 1944年,同盟国军队在世界战场上处于反攻阶段,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浙江大学,除了在这一年年末因日军自湘入桂迫黔遭遇了一场突发事变造成的危局之外,总体上说是在战争困境中保持着继续崛起的势头。当时主持中英科学合作馆的李约瑟,曾于4月和10月两次访问浙大,他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 1944年5月,竺可桢推荐由赵九章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
《中国海洋年鉴》是我国海洋界的综合性、资料性、史册性工具书,创办于1982年,到2008年已连续出版了15卷。本年鉴旨在客观记载、全面反映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状况以及国家涉海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每年度的*进展和主要成就,可为国内外全面了解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翔实的史料。本年鉴由国家海洋局主办,国务院涉海各部、委、局与沿海省、区、市协办,中国海洋年鉴编辑部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 《2008年中海洋年鉴》所刊载的内容,主要是2007年度我国海洋事业的进展情况,少数资料由于事件的连续性而在时间上有所跨越。 《2008年中海洋年鉴》分设9大部分:①综合信息;②海洋经济;③海洋管理;④沿海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⑤海洋公益服务;⑥海洋科技、教育与文化;⑦极地与国际海底;⑧海洋国际合作;⑨附录。
贾宇主编的这本《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6)》围 绕党的***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十八 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结合2015年海洋 事业的发展和海洋领域的重大事件,包括 一带一路 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从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 境、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 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七个部分展开论述。本报 告还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些海洋热点和难点问题进 行了评述。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类型多,分布广,理论和实践工作任重道远。近一二十年,我国重视海岛地质灾害调研工作,不但在人力物力逐步加大投入,在立法方面也给予了保障。我国还组织实施了一些重大海岛调研工作。2003年-2012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该专项中海岛作为子课题,各省对辖区内所属海岛(礁)进行了调查,编写了报告及图件,单独成册。2011年国家海洋行业公益项目中,设立了“我国典型海岛地质灾害课题”。2014年开始的第二次全国海岛调查,对海岛的调查的规模和强度达到空前。海岛地质灾害工作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海洋地质灾害专*屈指可数。《中国海岛典型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精)》作者刘乐军、徐元芹、高伟、李萍、李培英为多年从事
本书是一部科学专著,也是一部雷电百科全书,全面描述了与雷电相关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主要包括雷电研究历史、雷电特征、雷暴云电荷结构、各种类型雷电、人工引雷、雷电产生氮氧化物、闪电定位系统、雷电危害和雷电防护等内容。本书用很大篇幅的章节详细描述了下行负地闪及其各个阶段特征,重点在于描述雷电的整体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各个子过程。除了下行负地闪外,书中还分章节细致描述了正闪、双极性闪电、云闪、上行闪电、日本冬季雷电和球形闪电。作者Rakov教授和Uman 教授提供了大量闪电照片以及雷暴云、先导、回击的电流和电场等实测数据。人工引雷章节中包括带有接地导线的小火箭穿过雷暴云从而引发雷电和其他引雷方法,这些实验为研究和分析自然闪电提供了便利。本书还包括雷电电磁波的传播,雷电对于人和动物的危害以及其他行星
本书在专项实际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历史资料和成果,综合分析和评价北极-亚北极地区物理海洋、海冰、气象、海洋底质、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等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深入解析北极关键海洋作用过程,评估北极主要生物与油气资源潜力,阐述未来几十年内北极自然环境变化对资源开发、北极航道的影响,推动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研和国际合作。
本书是由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 秦岭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项目 的课题研究成果,由总报告和8个专题报告组成,针对秦岭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秦岭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与建设方案、水资源与水生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旨在通过对大秦岭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提出改善生态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和措施,以带动秦岭生态和生物资源保护,推进美丽陕西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全书立体呈现了地球上庞大的地理实体——海洋的全景:从海洋的起源、演化,到海岸、海山、海岛、洋底、洋流、潮汐、气候现象、纷繁多样的海洋生物,以及世界海洋的地貌图集。同时,本书配有近5000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清照片和彩图,包括卫星图及绘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不同海洋事物的鲜明特征,将自然界的神奇与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具科学和美学价值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7)》年度报告围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结合2016年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领域的重大事件,包括 一带一路 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从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七个部分展开论述。同时,还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些海洋热点问题。
《海南省海洋资源环境状况(精)》按照“908专项”有关技术规程,实地调查剖面/站次上万个,分析样品数千个,提交研究报告数十分,基本摸清了海南省近海海洋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几本特征,评价了海洋在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可提供的支撑和承载能力,取得的成果为海南省海洋基础科研、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规划管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