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 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的《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 1版)(精)》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 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 可读性,读者通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由以院士为主体、众多专家参与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经过深入调查和广泛研讨共同完成,旨在系统分析有关学科的发展态势和规律,提炼关键学科理论和技术问题,提出学科创新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为学科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和措施建议,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管理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社会公众了解我国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研究》由陶奎元主编,本文集收录了近五年在各刊物发表的论文,主要刊物有:《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资源调查与环境》、《动物学杂志论》、《地质通报》、《华南地震》、《地质论评》、《今日海南》、《资源与产业》。文集还收录了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包括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文章以及首次发表的有关文章。文集的出版是表明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海口火山群地质遗迹具有杰出而重要的科学价值,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片热土。它吸引了专业科技人员自带课题到公园开展研究,同时作为世界地质公园主动邀请专家来公园做专项研究,通过研究不断挖掘其价值。
世界自然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本教材在体系和内容上,汲取地理科学和相邻学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结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及本课程的任务,加强资源、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借鉴“新区域地建学”的研究思路,加强了对自然区域之间的关联、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分析,力求在区域地理教材编写上有所创新。 本教材分三篇,共15章。篇“世界自然地理环境”,共6章,从全球陆地层面上论述地形、气候、陆地水、土壤、植被、动物界六大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点、类型、分布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篇“世界资源与环境”,共7章,分别论述了耕地、森林草地、淡水资源、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矿产、大气与气候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变化
本书简要介绍了滨海湿地的定义、功能、湿地评价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国滨海湿地研究现状、中国滨海湿地分类、中国滨海湿地的分布及其面积变化等;重点描述了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滨海湿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变机制和趋势、退化的机制,以及中国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概况、污染生境的生物修复技术、不同受损滨海湿地的生物修复实例、工程修复技术和滨海湿地修复技术类型及其特点;着重介绍了受损滨海湿地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以及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滨海湿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浙江滨海湿地、福建滨海湿地、广西滨海湿地和海南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同时提出了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为“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种,《汉书·地理志》是二十四史地理志中的 种,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于学者研究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地理都是 的重要文献。本书作者为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和张莉博士。以清代王先谦《汉书集解》中地理志部分为基础,整理吸收清代以及近代、当代有关汉书地理志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出土文献如里耶秦简、清华简等,进行增订整理,较初版又有很多增加,是当代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本书为“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种,《汉书·地理志》是二十四史地理志中的 种,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于学者研究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地理都是 的重要文献。本书作者为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和张莉博士。以清代王先谦《汉书集解》中地理志部分为基础,整理吸收清代以及近代、当代有关汉书地理志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出土文献如里耶秦简、清华简等,进行增订整理,较初版又有很多增加,是当代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