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交叉学科。它横跨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智的生物学奥秘,站在心理学、神经学、信息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前沿。 一直以来,本书都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教材的金标准,由该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迈克尔 S. 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等世界知名学者撰写。本书(原著第五版)对内容编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复杂的核心认知过程(大脑半球特异化、感觉和知觉、物体识别、注意、运动、记忆、情绪和语言)以及控制过程(认知控制、社会认知和意识)是如何由大脑潜在的生物学基础实现的。本书展现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发现和临床应用,既是学习认知神经科学 第1课 的良伴,也能为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复杂系统、人工智能、计算社
本书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细胞生物学的内容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全书共17章,分别阐述细胞的基本概念、物质的跨膜运输及胞内运输、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粘连的基本特征与分子机制,还对癌细胞、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进行了专门阐述。每一章既涵盖了基本内容,又反映了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全书有大量有助于正确理解相关内容的图表和照片,书未附有词汇表和索引。
本书由欧洲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John Innes Center的七位杰出植物生物学家合作撰写。全书共分九章,首先介绍现代植物起源研究,并简述植物基因组和遗传学的特征,随后阐述植物细胞、代谢和发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以及植物对环境信号的接受和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策略,最后讨论植物学研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权威,反映了当前人们对植物学在分子层面上的最新、最前沿的理解。全书结构简沽,语言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编排有序,是植物生物学领域的一部全新的重要著作。
本册志书是对2018年7月之前在中国发现并已发表的鸟类化石材料的系统厘定和总结,内容包括鸟类导言、中生代鸟类和新生代鸟类系统记述。导言包括鸟类的定义、系统发育及分类,鸟类骨骼特征及鸟类化石在中国的地史及地理分布,中国鸟类化石的研究历史等。系统记述将中生代鸟类和新生代鸟类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进行了介绍。中生代鸟类部分对近期有关中生代鸟类,特别是一些高阶分类单元的分支系统学研究的成果做了介绍;记述了包括热河鸟目、会鸟目、孔子鸟目、反鸟类和今鸟型类的83属92种。新生代鸟类部分记述28属32种。共计111属124种。每个模式种均附有图片,对一些存有争议的高阶分类单元进行了概要评述。志书还提供了较完整的参考文献。
为纪念创刊125周年,2005年Science杂志评出了125个最重大的科学问题,其中“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排在第二。意识的本质是生命科学探索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行为的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是迈向该目标的第一步。神经科学一直存在一个逻辑矛盾,即动物(包括人)能够瞬时完成记忆,而记忆存储所依赖的基于化学突触的神经元网络却不能瞬间形成。因此,大脑必然预先储备大量的“冗余”神经元网络,以编码不可预测的内外环境输入。然而,化学突触是高度可塑的,长期不用或无刺激输入就会衰退。动物和人表现出的形形色色看似无用的行为现象,实质是为了保持冗余神经元网络的活性。本书详细地讨论了冗余神经元网络的概念、结构和竞争,即间接选择的过程。基于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解释诸如玩耍、成瘾、做梦、性欲和同性恋等依据现有进化理论所无
《深圳蝴蝶图鉴》分为蝴蝶概论、深圳蝴蝶图记、蝴蝶文化与艺术主个部分。蝴蝶概论部分介绍了蝴蝶的经济重要性,蝴蝶的外部形态,蝴蝶的一生,蝴蝶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以及蝴蝶的分类与鉴定方法等。深圳蝴蝶图记为主体部分,官以实物标本为对象,以高清图片配以主要特征描述的形式记录了深圳蝴蝶10科167种,对科的特征进行了概述,同时准确记录了每种的翅展、分布,详细列出了在深圳的分布地点,并编制了分科、分种检索表;另外,以清单的形式列出了仅有文献记录的深圳蝴蝶53种。蝴蝶文化与艺术部分介绍了蝴蝶文化、蝴蝶邮票、蝴蝶姐画、蝴蝶展览等。书后附有主要参考文献、中文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如果在深圳采集到蝴蝶或拍下蝴蝶照片,可通过检索表和主要特征描述检索,或者通过照片 看图识种 ,或者三者结合相互印证进行鉴定
本册内容包括了哺乳动物导论和原始哺乳动物系统记述两个部分。导论部分包括哺乳动物的定义、一般形态学特征、系统发育和分类的基本框架、地理地史分布与环境、哺乳动物年代学等。在形态学特征中特别加入了对岩骨以及中耳形态的介绍,以及使用CT扫描研究颅内、鼻腔、内耳结构等内容。除了基本的哺乳动物分类体系,对哺乳动物一些新的高阶分类单元及其有关的争议内容也做了简要说明。在"中国古哺乳动物研究历史"一节中,记录了一些主要的事件、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研究人员。系统记述部分包括了截至2014年10月在中国境内已发表的、以中生代哺乳动物为主的54属63种,分属于后兽亚纲、真兽亚纲和9个已绝灭的哺乳动物目(摩根齿兽目、翔兽目、蜀兽目、柱齿兽目、真三尖齿兽目、贼兽目、多瘤齿兽目、"对齿兽目"、"真古兽目")。每个模式种均附有图片,
实验前该准备哪些试剂?怎么配制实验试剂?实验前该准备哪些仪器?怎么培养海马神经元?怎么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学?怎么鉴定神经元?怎么培养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怎么培养神经干细胞?怎么培养原代神经胶质细胞?怎么测定小胶质细胞趋化、迁移、吞噬功能?怎么测试实验动物的学习和记忆?怎么检测基因芯片?怎么做神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怎么应用Image J 神经生物分析软件、GraphPad Prism 6.0软件、SPSS软件? 本书图文结合予一一介绍。实验流程严格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老化研究所(NIA)的标准、规范执行。内容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从事神经病学研究的人员,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研究生、医学院校基础研究人员,特别适合初学者阅读参考。
本卷记载浙江省野生或习见栽培的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莎草科至兰科)18科,156属,560种(不计种下分类群,但浙江无原种的种下分类群以种计)。其中包括本志作者自《浙江植物志》(新编)项目启动以来发表的新分类群(新种、新亚种和新变种)7个,新组合1个,7个新异名被归并。中国新记录种2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含亚种和变种)19个,订正了4个以往的错误鉴定。每种植物有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描述、产地、生境、分布、用途等,近95%的种类附有野外实地拍摄的彩色图片。 本卷可供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环保等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广大植物爱好者参考,也可作为各类院校植物学、农学、林学、园艺学、药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
本册志书是对2017年以前在中国(台湾资料暂缺)发现并已发表的长鼻目、蹄兔目以及鳞甲目9科22属64种化石材料的系统厘定与总结。每个属、种均有鉴别特征、产地与层位。在科级及以上的阶元中并有概述,对该阶元当前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做了综述。在所有阶元的记述之后通常有一评注,为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或编者对该阶元新认识的阐述。《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第3卷.基干下孔类、哺乳类.第10册,蹄兔目、长鼻目等(总第23册)》附有133张化石照片及插图。
享有“百业助剂”之称的丙烯酰胺聚合物是水溶性聚合物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其应用领域已涉足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构表征,合成原理及其聚合实施方法,在采油、水处理、造纸、矿冶、纺织、建材、农业、食品和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安全性。本书作者是长期从事相关课题的专家,除提供翔实的资料外,还介绍了必需的相关基础理论,试图为读者构筑“合成结构 性能 应用”之间的桥梁,加深理论与工业应用之间关系的理解。本书还收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介绍了丙烯酰胺聚合物聚合技术的新方法和应用的新发展。 本书不仅对从事丙烯酰胺聚合物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颇有帮助,还是相关专业院校师生有价值的参考书。
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和神经细胞与其他可兴奋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结构,其化学组成、构造和功能对于神经信号传导及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发挥关键作用,也跟神经-精神疾病有着内在联系。《突触》是我国系统阐述突触研究理论和实验成果的部专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突触及突触传递的理论、突触与脑功能的关系、当前突触理论中存在的困难以及跨专业领域对突触定义看法上的不同、突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及其与脑功能的关系。其写作特点是:基本理论比较完全;论述了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从历史发展看问题;在内容上力求反映研究领域中的进展;提出并讨论了重要的不同学术观点。本书有较高理论价值,它不仅把突触看成能发生兴奋传递的结构,而且讨论了如何在突触及突触传递基础上全面解释脑功能,深刻考虑突触作为脑功能基础之一的神经元
布尔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成功地建立了个逻辑演算。他用等式表示判断,把推理看作等式的变换。这种变换的有效性不依赖人们对符号的解释,只依赖于符号的组合规律。这一逻辑理论,既可以进行公式推演,又可以对命题取作数值。这样,把已给的公式中出现的符号的逻辑解释放在一边,把它转变为表示数量的符号,但只能取0或1,对它实现求解的一切必须的步骤;再还给它以逻辑的解释。这一理论在布尔之后虽然也有些改进,但它的基本轮廓是布尔建立起来的,因此,人们常称它为布尔代数。这正是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本书是布尔著名的著作。20世纪30年代,逻辑代数在电路系统上获得应用,随后,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出现各种复杂的大系统,它们的变换规律也遵守布尔所揭示的规律。因此,布尔代数的应用日益广泛,它的内容日益普及。
《21世纪的新物理学》内容简介:最近的科学进展使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有重大的改变,这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巨大影响。物理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情况。《21世纪的新物理学》探讨了现代物理学的一些关键前沿问题,探索了我们的宇宙——从亚原子粒子到恒星构成的星系,从大脑研究到高速科研网络。《21世纪的新物理学》的19章内容都由国际知名专家写成,每章内容基本上完整自足,文体生动活泼,易于为读者接受。它将会吸引各学科的科学家和想对今天的物理世界了解更多的人。
甲壳素是从虾、蟹壳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本书在系统介绍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基本理化性能的基础上,详尽地总结了各种衍生物的类型,着重介绍了主链降解、羧化、酰化、羟基化、烷基化、酯化、季铵盐和接枝共聚以及有机—无机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供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日用化工、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医药卫生、环保、食品和农业等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该书由我国从事医学昆虫区系和分类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并参考了外有关文献、专著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蚊、白蛉、蠓、蝇、蚤、人虱、臭虫、蜚蠊、蜱、恙螨及革螨13大类的形态特征和属以上各分类单元的鉴别特征,以及分科、属及重要种类的检索表。所含重要种类共计944种(亚种),并有80幅插图和369个图版。这是一部用于我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鉴定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著,可作为医学昆虫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参考。
《不再孤独/科学史上的动人时刻》挖掘每个科学知识形成背后的科学史上的“动人时刻”。扩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自然界万事万物在不断运动变化着,它们是孤立的存在还是抱团行为?曾几何时,自然科学家受到哲学家的影响,发现自然界的事物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陈华新、孙景泰主编的《免疫力与健康》简明系 统地讲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及 其调节、免疫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免疫等;以及 采用体育锻炼、营养膳食、心理调节、娱乐活动和中 医特色保健疗法提高免疫力的措施等。内容深入浅出 、方法实用有效、语言通俗易懂。可用于广大群众健 身强体的保健指导,也可供医疗专业工作者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