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什么是科学 吴国盛 广东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4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08-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即要么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智力成就。作者指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现代科学起源于希腊科学的复兴以及基督教内在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强大的科学传统。

    • ¥4 ¥41 折扣:1折
    • 区域双核结构理论 陆玉麒 著 商务印书馆【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陆玉麒 著 /2016-09-01/ 商务印书馆
    • 作者于1996年发现“区域双核结构理论”,该理论现已完成从现象发现、机理分析、数学推导以及实践应用全过程研究,成为较为成熟的理论之一,且已明确该理论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定位。区域双核结构理论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甚至沿边地区,同时普遍存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应用前景广阔。全书共分十章,阐述了区域双核结构现象、区域双核结构理论的研究背景、分类、形成机理及现实应用。

    • ¥28 ¥73.37 折扣:3.8折
    • 自然地理学 林爱文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林爱文 主编 /2008-0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构建了以适应现代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突出地球表层环境系统整体性为特征的内容体系,并按照“地、气、水、土、生”的次序,分别阐述了地球表层系统及其构成这一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的组成、结构、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过程以及相互作用规律。全书既注意保持自然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强调环境意识与系统思维,内容新颖、结构合理、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全书共分15章,包括绪论、地球系统、地球演化、岩石圈系统、地貌过程、地貌系统、地球大气、气候与环境、水循环与水分运动、地球水环境系统、土壤过程、土壤环境系统、生物圈系统、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自然地域系统。 本书可作为地理、资源、环境、农林、土地、生物、测绘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

    • ¥2 ¥19.37 折扣:1折
    • 海面下的性与爱:从求爱到离别的自然观察手记
    •   ( 2 条评论 )
    • (日)阿部秀树|责编:汪昕|译者:马琳 /2023-08-01/ 北京科技
    • 作者阿部秀树是一位水下摄影家,自25年前开始水下观察,因为那时还是无法直接记录时间的胶片时代,所以他开始了一手笔记本一手摄像机的水下观察日常。水下变成了他的乐园,他在这里日复一日地观察水下地各种生物。通过近500张珍稀的生态写真、39张手绘图、和26篇详细的观察日记,他将这一切记录在这本书中。向读者详细客观的展示了54种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从求爱、产卵、分别、放仔甚至是育儿的全过程。是一部呈现在书面上的海洋生物恋爱繁育纪录大片。

    • ¥92.67 ¥196 折扣:4.7折
    • 中国虫茶 文礼章 著 科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文礼章 著 /2019-06-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虫茶》主要介绍“中国虫茶”这一独特的农耕资源和饮食文化资源。《中国虫茶》共分13章。一至第十二章为理论篇,分别是:虫茶的定义和起源;虫茶的分类分布和识别鉴定;几种常见虫茶的生产方法;产虫茶昆虫的识别与生活习性及养殖要点;产虫茶植物的识别、栽植及用途;三叶虫茶中的部分生物活性物质评价;三叶虫茶的生物安全性及其毒理学评价;三叶虫茶的生物活性功能及其机理评价;产虫茶昆虫——米缟螟的养殖学基础;虫茶杂谈文萃;三叶虫茶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初探;中国虫茶文化的历史轨迹及其远景展望。第十三章则为中国西南山区虫茶考察体验行掠影专辑,共包含6辑,分别是:湖南城步虫茶、贵州赤水和遵义虫茶、四川宜宾虫茶、云南昭通虫茶及广西柳州和桂林虫茶5个产地行,以及西班牙食用昆虫专题国际学术交流行掠影分享;另外,

    • ¥65 ¥153.37 折扣:4.2折
    • 印刷电子学:材料、技术及其应用 崔铮 等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崔铮 等 著 /2016-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继2012年《印刷电子学:材料、技术及其应用》中文版之后的英文版。此英文版不仅仅是原中文版的英文翻译,而是增加了自中文版出版以来外印刷电子学科领域的新发展,以及作者团队在过去几年中在印刷电子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与研究经验。英文版保持了原中文版的内容结构,从材料、工艺技术以及应用等各方面全面介绍了印刷电子学这一新兴学科,包括有机印刷电子材料,无机印刷电子材料,印刷电子制造工艺与相关设备,印刷晶体管原理、结构与制造技术,印刷太阳能光伏器件原理、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印刷发光与显示器件原理、结构与制造技术,印刷电子器件封装技术,印刷电子技术应用。

    • ¥75 ¥171.37 折扣:4.4折
    • 生命之网 Fritjof,Capra 著,朱润生 译 科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Fritjof,Capra 著,朱润生 译 /2017-03-01/ 科学出版社
    • 《生命之网》是对当代复杂性科学、系统论和深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介绍的著作。全书从自组织、耗散结构、混沌研究、自创生理论、进化理论的方向对生命与生态环境的历史、前景与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介绍了从机械世界观到整体生态世界观的重要飞跃,为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生命之网》对研究发展对策、生态环境与生态学发展史的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适合大众读者了解当代深层生态学与复杂性科学的进展。

    • ¥112 ¥335.37 折扣:3.3折
    • 气固两相流原理 (美)Liang-Shih Fan等著,张学旭译 科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美)Liang-Shih Fan等著,张学旭译 /2017-03-01/ 科学出版社
    • 在许多工业过程和大量的自然现象中,都存在气固两相流问题。本书主要介绍了有关气固两相流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原理。本书分为两部分:靠前部分(上册)主要涉及气固两相流的基础知识,包括:颗粒的大小及性质;两相流中颗粒碰撞动力学;两相流中的动量传递和电荷迁移;两相流中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两相流的基本方程;两相流中的固有现象。第二部分(下册)主要涉及气固两相流系统的工程应用,譬如气固分离、料斗和竖管流、浓相流化床、循环流化床、气力输送以及流化床系统的热量和质量传递。

    • ¥137 ¥295.37 折扣:4.6折
    •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交通与空气质量一体化 赵丽元 科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赵丽元 /2016-03-01/ 科学出版社
    •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交通与空气质量一体化》采用竞租理论、双层多目标优化理论和地理学的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等空间智能方法,从微观定量角度构建土地利用、交通和空气质量一体化模型。通过对三者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评估,以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空气质量为目标,探索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策略,从而丰富城市规划系统研究理论,强化低碳规划理念,为我国传统的“定性规划”“经验拍脑袋规划”提供定量、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土地利用形态空间布局差异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而交通排放污染是当前我国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索城市土地利用、交通和空气质量三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有助于从根源上掌握和改变交通需求的生成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实现优化城市交通空间结构、减少交通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的长远目标。

    • ¥100 ¥207 折扣:4.8折
    • 土壤重金属生态安全阈值与毒性识别技术 刘征涛 等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刘征涛 等 编著 /2015-1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共分6章,主要介绍适用于我国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监管的生态环境安全阈值与毒性诊断识别技术方法,以及相应技术应用工程案例分析,为土壤污染物生态环境安全阈值及相关毒性识别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工程应用性,可供重金属污染控制、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43 ¥93 折扣:4.6折
    • 什么是科学 吴国盛
    •   ( 9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08-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即要么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智力成就。作者指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现代科学起源于希腊科学的复兴以及基督教内在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强大的科学传统。

    • ¥12.1 ¥30.1 折扣:4折
    • 怎样观察一粒种子 〔美〕特里·邓恩·切斯著〔美〕罗伯特·卢埃林摄影著,光合作用园艺译 译 商务印书馆【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美〕特里·邓恩·切斯著〔美〕罗伯特·卢埃林摄影著,光合作用 /2019-05-01/ 商务印书馆
    • 相比鲜艳的花朵,种子的模样似乎总是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乏味。如果你曾这样想过,那么这本书中“清晰到令人心碎”的微距摄影作品将颠覆你的认知。摄影师卢埃林选取了100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加以拍摄,并采用特殊的图像堆栈技术处理照片,书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是由上百张照片叠加而成,使得种子的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辨,仿佛19世纪的植物科学画一般,再现了植物的鲜活色彩与精巧构造。这些照片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种子的奇妙世界,去发现源自植物的这份被忽略的美。 作为新生命的开端,种子对于植物繁衍的意义不言而喻。植物也因此设计出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策略,来精心呵护发育中的种子,赋予种子强大的自卫本领,并恰到好处地将种子传播出去。阅读这本书让我们在欣赏与感叹种子千奇百怪、异彩纷呈的同时,也能体会到

    • ¥73 ¥247.37 折扣:3折
    • 马科学 芒来,白东义,格日乐其木格 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芒来,白东义,格日乐其木格 著 /2019-07-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马,是一种与人类生活紧密相随、息息相关的动物,曾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马的驯养及应用,极大程度地向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与人类形成了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对于农耕时代的人民来说,马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生活资料,还是一种重要的战争资源。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民来说,马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几乎淡出我们的视野。《马科学/内蒙古马文化与马产业研究丛书》将带你一起走进马的世界,探究马的奥秘。

    • ¥17 ¥41.37 折扣:4.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