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青唐拉山藏东神湖巴松措与318国道最美景观大道上鲁朗生物多样性的全景展示,TBIS历时两年野外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的成果,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系列丛书中重要的一册。500余张精美生物与生境图片,来自一线生态摄影师的杰作。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更增加“藏东南人考察”环节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纪录人文生活图景。从家居生活到故事传说,是了解藏东南民俗生活与现状的读本。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不仅仅是一本生物观测手册,也是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读本。
本书共分6卷。卷为9000多个动植物种的《红色名录》(Red List),包括物种名称(学名、中文名、英文名),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评估的濒危等级以及所依据的标准和理由,IUCN全球评估等级等。后5卷分别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卷册,内容为中国分布的6000种左右的受威胁物种的评估资料。每个物种收集了迄今为止最晚近的信息,包括:分类信息(物种学名、中文名、英文名、重要的同物异名和分类信息备注),现有濒危等级信息(IUCN红色名录、中国红皮书、CITES附录、国家重点保护级别),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 本次评估的濒危等级和所依据的标准及理由,生境、分布(分布图)、种群状况、致危因素、保护措施、参考文献、评估人及年代等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的出版能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本书是国外教材榜的上榜教材,面向大学本科生,由的神经科学撰稿人A Longstaff编写,英国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审阅,韩济生院士主持翻译。译文文笔流畅、概念准确,完整体现了原著编写风格。本书力图以最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明的编排结构形式,使读者易于理解复杂的科学问题和概念。全书共分A~R 18个部分,系统地概括了神经科学的核心内容和前沿动态,是一本简明且富有特色的神经科学基础教材。 本书适合于医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20世纪末以来,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发展的矛盾日益激化。生态学所固有的非线性思维模式、系统观点及其多学科研究的传统和近代发展起来的监测与模拟方法等,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提供了科学基础与框架。知名的生态学家合作编著此书以系统总结近20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为生态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实践提供借鉴,内容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生态产业、城市和区域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卷》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广大从事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工作的相关人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6卷。卷为9000多个动植物种的《红色名录》(Red List),包括物种名称(学名、中文名、英文名),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评估的濒危等级以及所依据的标准和理由,IU全球评估等级等。后5卷分别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卷册,内容为中国分布的6000种左右的受威胁物种的评估资料。每个物种收集了迄今为止最晚近的信息,包括:分类信息(物种学名、中文名、英文名、重要的同物异名和分类信息备注),现有濒危等级信息(IU红色名录、中国红皮书、CITES附录、国家重点保护级别),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 本次评估的濒危等级和所依据的标准及理由,生境、分布(分布图)、种群状况、致危因素、保护措施、参考文献、评估人及年代等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的出版能为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关的科
本书详细讲述了生物进化学说的演变、细胞的发现、遗传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建立、遗传物质概念的转变、发育生物学中模式生物的发现、生态环境的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