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是鸟类王国中一个重要的类群。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益鸟,均在食物链中占据次级以上的位置,是典型的消费者。猛禽中的许多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31种猛禽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而我国更是将隼形目和鸮形目中的所有种全部列为*保护动物。 本书稿是猛禽类科普图书,语言活泼,图片精美。主要对猛禽特点进行概述,并对一些代表性的种类进行详细介绍,告诉我们什么是猛禽,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北京有哪些猛禽,怎样能看到猛禽,怎样辨识猛禽,为什么要保护猛禽,怎么保护猛禽,鸟与人类文明及有关鸟类和猛禽的知识,让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猛禽。 本书适用于普通大众和青少年读者。
本书综合当前鱼类生理学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鱼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身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特点和变化情况。并与鱼类养殖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全书包括营养生理、摄食和消化生理、呼吸生理、代谢与生长、血液和血液循环生理、排泄和渗透压调节、生殖生理、內分泌生理、免疫、神经生理、感觉器官及其生理功能等共11章,约80万字,插图200多幅。本书内容充实而新颖,理论性与应用性兼顾,适合于综合性大学以及农业、水产和师范院校生物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与参考,亦可供中学与申专生物学和水产养殖教师以及农业、动物、水产、环保、生物工程、医药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南海诸岛我是我国*南端的热带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是我国祖先*早发现,*早开发经营、*早管辖的海上疆土之一。编辑出版该区植物志不仅具有科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中国南海诸岛植物志》共收录南海诸岛的维管束植物共计有92科,293属,423种(含变种),其中蕨类3科,3属,4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含1变种);被子植物85科,283属,423种(含变种)。内容包括每种植物的中文名(别名)、学名(包括异名)、性状、花果期、生境、群岛内各小岛和国内外分布等。本书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少数类群按*研究成果稍作调整;属、种则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本书将为我国南海岛屿植物区系与植被的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可供植物学、林
本书不仅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扼要介绍了大量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软物质等学科的知识要点,而且作者不惜花费相当篇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实例生动地阐述了如何从具体的生物学现象出发提出恰当的物理问题,并进而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对初涉研究的学生而言,这种贯彻全文的学“问”式教学理念无疑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同时更能培养一种难能可贵的开放式求知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 本书采用了多种版式体例,使不同知识点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多线索的丰富联系,显得一目了然、主次分明。这种精心编排,不仅使本书既高屋建瓴又具体而微的风格更加鲜明,而且也更加实用。对意欲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读者而言,本书完全有资格作为的入门教材。即便不是专门从事生物物理学研究的读者,由于本书的内容及行文兼具科普读物的特点
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非常清晰且专业化的外科技术“常识”,明确地从外科学角度将功能性解剖的关系展示出来。同时还将相关的外科特殊技术的创始人和改进者予以收录,使此书增色不少。虽然书中章节编排随意,但其涵盖的内容已足够任何一位涉及头颈部区域的外科医生起步学习并从中受益。本书阐述的头颈各个区域软、硬组织构造及比例特点,在实践与艺术两方面均得到确认。书中还增加了有关头颈区域特有的单个器官系统的章节,在这些章节中作者强调了遵循生理学和美学原则的重要性。
该书为《中国古生代区域综合地层及标志化石图集》之一。该丛书共6册。(1)科学性:代表中国古生代地层的zg研究水平;囊括了中国古生代研究的典型剖面,及各个时代的标准化石描述;作为标杆地层及标准化石,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2)普及性:丛书文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约60个综合柱状图,多个高分辨率标准化石图版,可用作工具书;可用于研究部门查阅资料,深入地质研究;可用于地质部门的地质调查,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等;也可用于学生的学习资料。
《国外经典医学教材改编影印系列?双语教材:医学生理学(2版)》自1956年版出版以来,每5年修订1次,历经五十余年,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理学教科书。的2版依然延续了“用最简明的语言讲述生理学核心知识”的编写传统,并特别加入了近年来重要的进展,涉及心血管、神经、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内容。《国外经典医学教材改编影印系列?双语教材:医学生理学(2版)》的另一特色是将学生“必须要掌握”和“能掌握”的知识进行区分,“能掌握”的内容以灰色阴影进行标示,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进一步提升了《国外经典医学教材改编影印系列?双语教材:医学生理学(2版)》的易用性。
诺贝尔奖是这个时代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奖项了。获得这一无上荣誉的科学家们,有的原本默默无闻,获奖之后便声名鹊起、妇孺皆知,有的本来就是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知名学者,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仰慕追随。他们的成长、性格、人生经历不一而同,最终却都得到了诺贝尔奖的青睐。为什么是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意味着什么?《诺贝尔奖中的科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卷》从最近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当中甄选出15位“科学”,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探索之旅、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看看那些公众注意力之外的故事和情节……《诺贝尔奖中的科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卷》适合广大青少年、科研工作者、关注科学奖项诺贝尔奖的人们,以及所有热爱科学的读者阅读。
本书介绍电生理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分为电学、电子学、电化学和信号分析4个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用于电生理仪器设备的无源和有源电子元件、半导体元器件、电路、放大器、显示器和计算机等的基本原理;电生理学研究的各种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及其优缺点;电化学反应、电极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处理和分析各种电生理信号的方法。 读者对象包括:电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仪器专业的学生;从事基础或临床电生理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那些缺乏电子学、信号处理和电化学等方面正规培训的人员;从事电子仪器设备(特别是电生理仪器)设计开发和经销的工程师和代理商等。另外,对于电生理学研究领域及其仪器和方法感兴趣的其他人员,本书也是一本很有用的参考书。
本书聚集了一批移植中心学科带头人及活跃在临床一线的中青年骨干医生,力求实战性与精品性。汇总、展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近五年来的巨大进展,澄清专业概念,规范性地描述、探讨移植临床问题,对移植技术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及理论机制仅仅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着眼于阐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新近成果;以大量篇幅系统论述移植技术体系的临床问题,整合欧洲、北美同行们尚未达成共识或阐明的概念,注重引用同道的研究成果;引入疾病危险度、治疗干预策略等方面的分层概念,触发亟待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此外,书中呈现了相关书目罕有顾及的“病人评估及准备”、“营养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统计学相关知识”以及“移植相关临床研究方法及伦理学”等内容,有助于全面掌握移植技术体系、奠定移植相关临床研究的基本概念与
本书第2版延续了版的编写思路和风格,遵循“新颖、实用、全面、准确、创新”的宗旨,更新了版中三分之二的病例,本版总病例数达到189例。《疑难病细胞学诊断(第2版》总共分为“贫血、髓系肿瘤、淋系肿瘤、其他血细胞形态、体液细胞学”五部分,从的“现代细胞学"理念审视和评述这些病例的诊断。另外,本版对各附录内容进行了更新、充实和修订,以便于读者学习和了解多种常用的细胞学诊断、检测技术,以及新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及其标准”。
神经肽是一类新发现的神经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神经肽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神经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书分3篇,共29章。篇为神经肽的基础理论,介绍了42种神经肽;第二篇为神经肽与临床疾病,介绍神经肽在多种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第三篇为神经肽的研究方法。本书是我国部较为系统地介绍神经肽基础与临床的专著,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反映了神经肽研究的新进展,可供医学院校师生、临床医师与医学科研人员参考和查阅之用。
在本书的评论部分会涉及各项诺贝尔奖的内容和某些事件。由于20世纪的诺贝尔奖已多有描述和研究。本书所介绍的是新世纪(21世纪)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即从2000年起。本书的视角是把生理学和医学当作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并且将其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因此,在生理学或医学奖外,各年度涉及其他奖项的有关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也在介绍之列,并且也或多或少涉及诺贝尔奖100多年的历史。尽管本书介绍的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其他诺贝尔奖项,即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外的物理、化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奖,而且把它们当作整体的诺贝尔奖文化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