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世界》一书部头虽小,不过,在世界还不太平和社会风气还比较浮躁的今天,每一个人或者至少每一个读书人都值得去拥有这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完全理解生命的核心化物质DNA及蛋白质,就能把握生命的本质吗? 通过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蛋白质分子膜传输研究,美国生物学家斯蒂芬·罗思曼以其来自活细胞的实例和证据,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罗思曼博士指出,将生命的物质体现或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的加合等同于生命整体本身,是与对自组细胞的实验观察相悖的一种错误的信念。这种信念,来源于至今仍统治着生物学界研究思维方式的“强微观还原论”。 经过40年来同这种还原论方法的斗争,罗思曼博士用自己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关于科学争议机制以及科学本质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些理工科大学鉴于当时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纷纷试行教学改革,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就是其中之一。该校于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特请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主讲一二年级的基础物理课,事后又根据讲课录音编辑出版了《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本讲义共分三卷,卷包括力学、相对论、光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热力学、波等,第2卷主要是电磁学,第3卷是量子力学。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传统的普通物理教材。 当时美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试图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基础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反映近代物理的巨大成就。《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在基础物理的水平上对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重要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了系统的介绍,对于量子力学,费恩曼教授还特地准备了一套适合大学二年级
对于没学过量子论的读者,《画说量子论》可以作为引起对量子论兴趣的启蒙;对于学过量子论的读者,《画说量子论》可以作为回顾总结的良师益友。我们理工科的学生历尽磨难知道一些量子论的术语,甚至学会如何使哈密顿对角化,如何求体系的本征值。但是,不少人对量于论的整体仍然缺少了解,这本小册子可以帮助我们把已有的零碎知识连接成片。书中所运用的历史方法非常值得欣赏,因为量子论发展史本身就充满奇趣。当你听到一批发现了新奇事物的大师居然也会为了解释自己的发现弄得狼狈不堪,你会觉得很有意思!《画说量子论》值得所有从事物理工作的人士和所有学科的研究生阅读。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中全面介绍色谱分析样品处理技术的分册。全书共五章,介绍了色谱分析样品处理的概况与发展、选择前处理方法的原则、各类样品采集方法、各种样品制备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应用这些样品制备技术处理各类分析样品的应用实例。新增加了搅动棒吸附萃取技术和低温浓缩技术;对原有的热解吸、固相微萃取、超临界萃取、微波辅助处理、生物样品处理等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改和更新。另外,书中还列举了这些样品处理方法与技术在环境分析、工业卫生与健康、建筑材料测定、食品和饮料分析、生物样品测定、法庭取证、石化产品分析、药品分析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实例,并通过这些应用实例进行比较与研究,阐明所采用的处理方法的特点和综合应用前景。 本书可供各领域中从事色谱分析的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
本书是为配合程守洙、江之永主编,胡盘新、汤毓骏、宋开欣修订的《普通物理学》(第五版)而编写的学习参考书。全书按主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对教材所有习题做了分析和解答。解题时侧重分析,注重研究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有些题目给出了多种解题方法或结果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将会有所帮助。 本书适合于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特别是使用程守洙、江之永主编,胡盘新等修订的《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的学校做教学参考。
高效液相色谱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分析手段之一,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检测器是色谱仪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和检测方法是完成分析任务的关键。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全书共分八章,对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以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分别作为一章予以详细介绍;对化学发光检测器、手性检测器、分子量检测器、放射性检测器、热学性质检测器等多种专用型检测器予以适当介绍。此外,还总结介绍了重要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情况。 本书适合于各行业中从事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是在编者2008年出版的《数学物理方法》一书中后半部分内容的基础上,为适应高等学校非数学类理工科专业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主要包括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建立、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特征线法等内容。除了在原有内容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外,还增加了勒让德多项式一章。 本书以解的结构为主线,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求解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它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教师和科学技术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有代表性的燃烧实验诊断技术,并以光谱法为重点,着重讲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测量方法、实验装置和应用举例,为读者了解与应用这些诊断技术提供了必需的基本知识。 本书共9章,内容涉及激光诱导荧光法、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法、简并四波混合法、原子谐振吸收光谱法、X射线实时荧屏高速动态分析法和超声波法等,还介绍了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激波管技术以及燃速与燃烧声导纳测量等。 本书可作为工程热物理、热能动力、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参考。
大学物理的书稿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量子物理基础。重点描述物质世界运动的很基本的概念、原理以及初步应用。物理学属基础科学,物理学提供技术科学及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工科大学物理学向工科专业本科生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张天健先生所著《老子和现代物理学》是一本奇书。作者是清华大学高才生,工程师,幼承家学。他“胸怀”沟通古今之两极,向现代物理学极限挑战的宏愿!上下追索,探幽觅隐凡20余载,终成此书。何谓古今两极?道家哲学古之极也,现代物理学今之极也。作者以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的突破,我国的道家哲学能提供鲜活的科学思想和认识方法论。
《站在巨人的肩上(彩色插图本)》将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开普勒的《世界的和谐》、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五部科学精典作汇集一起,全面展示了人类关于宇宙认识的演变历程。作者还精心撰写了传记文章,介绍他们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