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在第1版的基础上,从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更新了新的国家标准,并在编写时力求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常用的内容列在前面,使用频率低的内容置于后面,真正做到实用、便查。本手册共7篇,32章,主要编入了与设计相关的新国家标准、设计资料和设计规范,以及工程材料和通用零部件的标准规范,并且列入了各国的螺纹对照、花键对照和材料对照等。部分内容为便于读者使用,辅以实例说明。手册后附有机械工程名词术语中英对照,符合当前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本手册引用的标准规范取材于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采用以国际单位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编写方式以直观醒目的图表形式为主,辅以必要的说明和算例,以帮助读者使用手册进行设计。本手册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分三部分:第—部分为机械设计计算中常用资料、计量单位与材料,包括机械设计计算中常用资料与参数、计量单位及换算、材料与性能等;第二部分为机械设计计算中的力学知识,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部分为常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内容包括机械零部件设计基础、连接件、传动件、轴系零部件以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计算过程。本手册可供高等工科院校在校本专科生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参考,也可供机械工程从业人员进行机械设计时参考。
社本书对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需求、现状、方法、案例和发展方向等作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建立了机电产品模块化方法体系结构,对产品模块化的概念、过程和方法进行统一的描述和详尽的介绍,对不同层次的、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机电产品模块化方法和案例作了全面介绍和分析,提出了模块化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指标和产品模块化程度评价指标,介绍了课题组所开展的轮式装载机模块化的实践,总结了工业汽轮机模块化实践经验,分析了机电产品的产品模块化方法的发展趋势。本书的特点是内容新颖、案例丰富、系统性强。 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对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概念、方法和过程有比较清楚和系统的把握,对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案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平台的建立方法和理论,掌握基于设计平台的产品配置设计和
本书紧密结合数控机床技术发展前沿,全面阐述了当代数控机床的结构与特点,详细介绍了典型机床的主要部件结构,以及数控机床设计、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 全书精选了大量来自外机床生产厂家的结构典例,对国产普及型和全功能数控车床、车削中心;立式、卧式数控镗铣床和加工中心等机床的总体布局、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数控转台、刀具自动交换装置、工作台自动交换装置等进行了完整、深入的介绍;对数控机床的设计理论、工程计算方法、机床数控化改造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本书内容先进、选材典型、案例丰富,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工程应用,是从事数控机床设计、调试、维修人员和高等学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四篇。篇为管壳式换热器,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选用和设计,冷凝传热和冷凝器计算,流体流动诱发振动,结构设计和管板设计,以及翘片管式换热器;第2篇介绍各种板式换热器计算;第3篇介绍高温换热器和非金属换热设备,其中包括碳化硅陶瓷高温换热器;第4篇介绍换热器快速先进制造等技术。本书收集资料新颖全面,内容丰富实用,可供从事化工过程机械换热设备设计、制造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热能动力、制冷、轻工、食品及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收集资料新颖全面,内容丰富实用,可供从事化工过程机械换热设备设计、制造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热能动力、制冷、轻工、食品及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是透平机械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书简明、系统地讲述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特别是近年内关于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0章。章介绍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的应用实例,目的是使读者在开始阅读本书时对径流式叶轮机械的用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第2章介绍了叶轮机械多维气体动力学方程。由于湍流模型在叶轮机械理论研究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章中还给出了多种叶轮机械内部流场计算广泛使用的湍流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研究是离心压气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在第3章专门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问题进行了介绍。第4章是关于叶轮机械内叶尖间隙泄漏流动机理内容,考虑到轴流式叶轮机械和径流式叶轮机械叶尖间隙泄漏流
《国际机械工程先进技术译丛:注塑模具设计工程》详细介绍了注射模具的相关内容,包括模具费用评估和模具设计、型腔设计、流道与浇口设计、排气与冷却系统设计、推出系统设计、结构系统设计等相关技术。《国际机械工程先进技术译丛:注塑模具设计工程》提供了许多重要模具工程概念方面的严谨分析和实例,有针对性地探究了注射模具工程的普遍问题。 《国际机械工程先进技术译丛:注塑模具设计工程》可供产品设计人员、模具设计人员、从事塑料注射成型的操作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为机械类相关人员提供了一种快速查找各种机械设计公式的途径。书中的每个公式都对应了典型的例题,本着既能培养计算能力,又能灵活掌握公式使用方法的原则对公式进行分析、举例、解答。本书包括力矩、力平衡等理论力学内容,冲击、应力等材料力学内容,齿轮、弹簧等机械设计内容以及气动、液压等方面内容。力求做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希望能成为机械专业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应用的得力助手。
本书面向密封设计入门级读者的需求,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实用性出发,全面系统介绍了工业生产中常用密封技术的主要内容和进展,重点阐述了填料密封、垫片密封、机械密封、非接触密封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结构形式、密封特性、材料、使用维护和故障处理等知识及泄漏检测技术,并通过实例展现了相关知识的应用。 本书适用于机械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也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师、学生学习、查阅和参考。
飞行控制技术是导弹、无人机和运载火箭等无人飞行器设计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理论性和工程性都很强,它的科学分析、正确设计和有效工程实现对无人飞行器的功能和性能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系列规划教材·空天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无人飞行控制技术与工程》立足于工程特点,详细阐述了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功能组件原理,以及系统设计、集成和仿真评估技术。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与工程研制过程,控制对象、敏感装置和执行机构等的分析与建模,制导律和控制律的分析与设计,系统综合设计与试验,以及仿真系统集成与实现,仿真试验的组织与实施。其内容丰富、全面,工程性强,旨在较为全面反映无人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方面的工程技术水平和相关理论成果,同时概括了作者们长期从事该领域的教学科研成
高速冲压技术是集设备、模具、材料和工艺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相对于普通)中压而言,高速)中压的速度每分钟在几百次到上千次,是一种质量好、效率高、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低的先进制造技术,在电子、电器、汽车家电等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书为首次出版的介绍高速)中压技术及高速;中压模具设计的专著。内容包括高速;中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高速)中压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高速冲压的附属装置及高速冲压模具设计实例等。重点介绍高速)中压模具的结构设计、速度设计、精度设计、寿命设计、冲压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设计等。 从事高速冲压技术与模具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将能从本书中得到启示和帮助。
《模型预测控制》在状态空间理论的统一框架下系统深入地介绍了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原理、算法和闭环性能。首先通过本科生熟悉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起预测控制从原理到算法和性能分析的每一个细节。然后,介绍了阶跃响应模型和脉冲响应模型的状态空间描述,给出了与传统卷积描述的一致性。据此,遵循预测控制的三个步骤“预测系统未来动态-求解优化问题-解的个元素作用于系统”和“滚动时域、重复进行”机制推导了无约束的动态矩阵控制(DMC)和模型算法控制(MAC),分析了闭环性能,给出了闭环稳定性的分离原理。然后,依次讨论了时滞预测控制、约束预测控制、非线性预测控制,以及稳定性和鲁棒性研究的进展。最后,介绍了基于滚动优化原理的滚动时域估计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预测控制器实现技术。 《模型预测控制》可作为高等
机械制图是能准确表达技术思想的工具。图样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设计的质量。本书采用正误对比的方式,系统化地把制图中典型的错误与正确画法进行了对比及点评,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机械制图的各种表达法、国家标准规定、工艺与图样的关系,有效提高认知效率。本书涵盖了机械制图领域的各项内容,有基本体、组合体、机件表达法、轴测图、标准件规定画法、零件图、装配图等。此外考虑到模具、化工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本书也专设了相应的内容。本书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可供机械设计工作者、各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学习者使用,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力图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先进分布仿真技术,首先简要介绍先进分布仿真的产生、发展、分类;接着详细介绍先进分布仿真的主要技术,包括体系结构、信息交换标准、时空一致性、仿真管理、VVA与仿真可信度;尔后详细介绍先进分布仿真系统的构建,重点是开发时支撑工具和运行时支撑工具;最后简要介绍典型的先进分布仿真系统以及先进分布仿真的新进展。
生产系统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生产系统的效率、质量、交期和成本,生产系统仿真则是对生产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技术使系统性能优化、效率提升和浪费减少。系统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系统各个领域。 ???? 周金平编著的《生产系统仿真——PlantSimulation应用教程》针对生产系统中的经典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基于PlantSimulation的仿真模型及相应的优化算法。全书共分8章:章详细介绍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对生产系统效率的影响,重点分析生产线暂存区对产出率的影响;第2章建立订单型制造企业生产线和装配线的物料配送仿真模型,并对其中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第3、4章对设施规划中的两种经典布置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及建模,通过模型可以非常快速地得到布置方案;第5、6章全面系统地介绍生产计划调度的各类FSP和JSP问题的求解方法,并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共16个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机械制图及精度设计》、《零部件结构设计与禁忌》、《常用机械工程材料》、《连接件与紧固件》、《轴及其连接件设计》、《轴承》、《机架、导轨及机械振动设计》、《弹簧设计》、《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润滑与密封设计》、《液力传动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机电系统设计》、《疲劳强度与可靠性设计》。 本书为《机械传动设计》,主要介绍了带传动和链传动类型特点和设计计算;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圆弧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谐波齿轮传动、活齿传动、塑料齿轮的设计和计算等;减速器设计一般资料、标准减
《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可以满足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对于失传古机械复原设计及机构与机器创意设计的需求。《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为科技史学术论丛,洛阳和众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6年12月版,2016年12月次印刷。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行本共16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 《机械制图·精度设计》 《常用机械工程材料》 《机构·结构设计》 《连接与紧固》 《轴及其连接》 《轴承》 《起重运输件·五金件》 《润滑与密封》 《弹簧》 《机械传动》 《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 《机械振动·机架设计》 《液压传动》 《液压控制》 《气压传动》。本书为《常用设计资料》。内容包括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铸件,锻造,冲压,拉深,焊接,铆接,零部件冷加工,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的设计工艺及结构要素,热处理,表面技术,装配等工艺,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的介绍和选择,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的设计要求和选用,同时还列举了机械设计的巧(新)例和错例供设计人员参考。本书可作为机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