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无线移动终端收发机的设计和分析,详细给出了射频接收机和发射机设计方法。此外,本书还系统介绍了超外差、零中频、低中频和带通采样无线电架构; 详尽给出了频率规划、系统链接规划和发射机及接收机的性能评估; 提出了包括互调、干扰屏蔽和频谱再生及调制在内的非线性分析; 给出了基于自动增益控制、模/数转换动态范围和电源管理的移动系统中射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给出了接收机性能评估的MATLAB文件和发射机放大器非线性特性计算代码; 深度分析移动终端射频系统设计并给出了设计实例。本书适合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微电子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射频系统、射频集成电路和无线系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4G已经商用多年,5G正方兴未艾。业界对5G系统的研究,已形成广泛共识:未来5G将支持海量的数据连接,灵活适配多种空口技术,支持20Gbps的超高速率。尽管5G的场景和需求已基本明确,但是候选关键技术仍在不断发展, 5G技术已处于标准化的关键阶段。 本书作为5G的早期图书,首先从5G的需求和场景出发,重点介绍了5G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指标;其次阐述了全球5G的*研发进展,让读者能够对5G的研究形成全貌的认识;再次从无线物理层、接入网架构和核心网架构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候选的5G空口关键技术和网络关键技术。 本书立足于通信从业人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论述深奥的5G通信原理,适合通信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大学生、研究生等人员阅读与参考。
本书密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普遍应用的通信设备的功能、构成、工作原理、故障案例以及所需要的维护维修技能。全书以通信检修工各子系统培训指南作为培训目标,分通信系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部分进行介绍。其中,专业知识重点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岗位需要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以及7个子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初、中、高各级通信工明晰各自岗位应具备的应知应会,达到本岗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要求,为维修技能的掌握打下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则是结合设备维修维护的实际,对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和7个子系统的维修技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力求满足技能培训的实操性要求,便于培训人员的掌握。本书既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践,具有较强的培训操作性,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技能的培训教材
随着高速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频率和速率将会越来越高,电路设计需要应用 多的微带电路理论与知识。此外,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对屏蔽电磁干扰又提出了差分的概念。本书通过引入微带电路与差分概念来学习微带有源/无源器件设计,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差分概念、混合模散射参数、缝隙线和微带线的同异及转化、差分有源及无源器件的设计、差分天线设计等理论,并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实例。本书理论结合实例,可让读者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联系到实际产品的设计与应用,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本书适可作为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射频/微波电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电子类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从4G LTE无线网络优化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LTE无线网络优化实施中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和网络优化方法,涵盖了基本理论基础、参数规划、信令流程、性能分析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5G技术的性能指标、网络架构及5G关键技术等内容。 本书首先回顾了LTE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接口协议、主要参数的规划原则,使得读者对LTE基本原理有基本的了解。随后本书通过对信令流程的介绍,使读者对移动台和网络的寻呼过程、业务建立过程、切换过程等信令传输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书后半部分结合运营商的需求对实际工程案例做了详细的讲解,并结合仿真软件讲解了LTE进阶知识,力求让读者掌握LTE无线网络问题的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在实践运用中能够举一反三。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还可作为
4G已经商用多年,5G正方兴未艾。业界对5G系统的研究,已形成广泛共识:未来5G将支持海量的数据连接,灵活适配多种空口技术,支持20 Gbps的超高速率。尽管5G的场景和需求已基本明确,但是候选关键技术仍在不断发展,5G技术已处于标准化的关键阶段。 小火车、好多鱼编著的这本《大话5G》作为5G的早期图书,首先从5G的需求和场景出发,重点介绍了5G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指标;其次阐述了 5G的 研发进展,让读者能够对5G的研究形成全貌的认识;再次从无线物理层、接入网架构和核心网架构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候选的5G空口关键技术和网络关键技术。 本书立足于通信从业人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论述深奥的5G通信原理,适合通信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大学生、研究生等阅读与参考。
本书基于 重大需求,紧跟 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聚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关键问题,以 制造核心技术的瓶颈突破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编写。 本书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方法,首先明确了 制造的概念,梳理了 制造在 安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 制造发展历程及现状;继而详细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四个领域 制造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以及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端制造技术瓶颈问题突破的初步思考及政策建议。
4G已经商用多年,5G正方兴未艾。业界对5G系统的研究,已形成广泛共识:未来5G将支持海量的数据连接,灵活适配多种空口技术,支持20 Gbps的超高速率。尽管5G的场景和需求已基本明确,但是候选关键技术仍在不断发展,5G技术已处于标准化的关键阶段。 小火车、好多鱼编著的这本《大话5G》作为5G的早期图书,首先从5G的需求和场景出发,重点介绍了5G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指标;其次阐述了 5G的 研发进展,让读者能够对5G的研究形成全貌的认识;再次从无线物理层、接入网架构和核心网架构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候选的5G空口关键技术和网络关键技术。 本书立足于通信从业人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论述深奥的5G通信原理,适合通信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大学生、研究生等阅读与参考。
本书共9章。第1章是本书涉及的基础理论,第9章是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信号与系统分析;对于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第2章介绍时域分析,第3~4章介绍变换域分析;对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第6章介绍时域分析,第7~8章介绍变换域分析;第5章介绍连续时间信号离散化和离散信号的连续化恢复,是连接连续、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桥梁和纽带。 本书内容全面、简练,把信号和系统的分析(时域和变换域)统一在一个理论模型框架下,并建立了以卷积定理和抽样定理为纽带的立体架构。此外,本书还注重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统一、连续和离散的并重性,且加强了相关领域概念的分析和解译,力求 适于学生的学习、消化和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和信息类各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以及科研人员的参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