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与应用丛书 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Hardware,Channel & PHY协同通信: 物理层、 信道模型和系统实现 (西)Mischa Dohler (澳) YonghuiLi著孙卓赵慧彭岳星译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从硬件、信道和物理层设计三个方面来阐述协同通信系统。主要涉及了协同通信系统的四个重要领域:其一是对该系统的完整分类,其二是无线信道,其三是物理层,最后是硬件相关部分。全书共分为6章,章总体介绍系统通信系统,第2章介绍了无线中继和空时信道,第3章介绍了透明物理层算法,第4章讨论了再生物理层算法,第5章主要讨论了硬件是如何促进和限制协同中继机制的。第6章对本书进行了总结,并着重探讨了重要的开放性研究方向以及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域。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 Hardware, Channel & PHY Copyright @2010 JohnWiley & Sons,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Authorised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电话(或VoIP技术)的原理、设计及组网应用,首先阐述网络电话的发展背景和现状,并针对几款有代表性的终端产品介绍了整个软件、硬件的设计思路;其次作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电话系统的组成部分,详细介绍了目前在普遍使用的几种软交换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且根据现在PBX领域的发展,专门介绍了目前流行的IP PBX的原理及特点,并用两种典型实例来说明;最后重点讨论了网络电话的语音质量、运行安全和发展趋势。本书内容丰富,阐述全面,反映了目前网络电话技术、软交换平台应用的进展。 本书可供从事网络电话研究、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首先在IMS标准进展和体系架构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针对IMS新业务,如可视电话、多媒体彩铃、多媒体彩像、多媒体会议、数据协同办公、媒体共享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安全、QoS、计费、漫游支持、信令管理、会话管理、注册鉴权、业务互通等进行了介绍。本书最后结合当前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基于IMS的新业务融合与互通等技术,介绍了现有业务向IMS业务的演进和前景规划及IMS业务相关的协议等。 本书是一本深入介绍IMS新业务的关键技术、流程、架构和实现的书籍,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适合于广大电信工作者,尤其是移动通信业务系统的研发人员、运营和维护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前光网络系统已经被电信运营商大规模采用,而且随着全球电信骨干网络的不断升级推进,以及缄域网与接入网建设高潮的来临,光网络市场正在迅速膨胀。这就需要一本全面、系统反映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方面的实用技术和当前的研究水平,并且在理论性、系统性、可读性、时效性等方面均的教材。 《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定位于面向光通信系统应用的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是一本系统阐述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研究成果与工程实际应用的书籍。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sdh光传输网技术、wdm光网络技术、mstp技术、ason互连技术、apon接入网技术、epon接入网技术、gpon接入网技术、wdm-pon接入网技术等方面的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0章还专门介绍了长途骨干光网络中一系列诸如光波长稳定技术、光滤波技术、光放大技术、光网络中fec编码技术、光调制码型技术等关
本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天线结构力学分析、天线结构优化设计及天线反射面表面精度的现代测量技术。 天线结构力学分析涉及到天线结构的静动力分析、地震响应与风荷响应分析、可靠性分析。除此之外,还专门讨论了悬索式天线结构与桅杆天线结构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天线结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天线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规划法、准则法及综合法,讨论了天线结构的动力优化、拓扑优化、机电综合优化及可靠性优化等问题。此外,还较深入地论述了刚架类与连续体类天线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 天线反射面表面精度的现代测量技术主要介绍了无线电全息法与现代激光测距两种现代测量方法。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电子机械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天线结构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从模拟电路、声学、热学和音乐知识入手,介绍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理念、专业功率放大器的流行设计及专业功率放大器在录音棚里的运用与维修。全书内容共分10章,前6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后4章从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了高保真功率放大器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以及对于家用功放和专业功放应如何选型、配置、安装和维护。此书是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的综合指南的重要参考书,对在音频领域的从业人员和音频DIY爱好者都有所帮助。
本书将绝大部分最近出现的空—时编码技术与完整的MIMO系统传播模型的介绍结合在一起。在信息沦和差错概率的基础上,重点讨论真实的传播特性会如何影响MIMO系统发射方案的误差性能。本书介绍了新的和实用化的健壮空—时编码的设计,还详细讨论了预编码、天线选择技术和多载波发射等。 本书理论分析严谨、逻辑性强、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MIMO通信系统中的空—时编码问题。本书主要面向那些对MIMO无线通信系统感兴趣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无线通信领域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