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冶金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配套,系统地阐述了钢铁冶金过程的基本原理与工艺,介绍了炼铁、炼钢和连铸过程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全书分为炼铁和炼钢两篇,内容包括:现代高炉炼铁工艺,高炉炼铁原料,高炉炼铁基础理论,高炉炉料和煤气运动,高炉强化冶炼,非高炉炼铁等内容;炼钢的基础理论,炼钢用的原材料,氧气转炉炼钢法,电炉炼钢法,炉外处理,钢的连续浇铸等。各章均附有习题或思考题。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也可供从事钢铁生产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电炉炼钢500问》共分钢铁生产简介,原材料,机电设备和炉衬,钢的冶炼,钢的浇注、退火和精整,钢的质量检验,安全生产和电炉炼钢铁发展动向等8章,并有电炉炼钢生产操作中常用的7个数据表。《电炉炼钢500问》全面地阐述了电炉炼钢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安全生产等内容,对电炉及其件进行了细致的“解剖”,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电炉炼钢500问》是电炉炼钢操作人员自学及培训的好,可供从事电炉炼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有关院校学生熟悉生产、了解现场的辅导材料。
《中国模具工程大典》共9卷,包括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塑料与橡胶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锻造模具设计、粉末冶金零件模具设计、压力铸造与金属型铸造模具设计、铸造工艺装备设计、模具制造等。 本书为第6卷,粉末冶金零件模具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粉末冶金零件模具设计基础、粉末冶金零件工艺设计、粉末冶金零件模具设计。目的是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先进的粉末冶金零件模具设计理论、方法、典型模具结构、经验公式和数据,增强工程技术人员对粉末冶金零件模具设计的创新意识。 本书主要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以上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综合研究和处理粉末冶金零件模具设计的各类技术问题时,起备查、提示和启发的作用,也可供理工科院校的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共分10章,包括绪论、湿空气及烟道气的性质、燃烧机理及燃烧过程计算、燃烧器及直接加热热风炉、无管式热风炉、列管式热风炉、热管式热风炉、热媒加热式热风炉、电加热式热风装置和余热利用等,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热风炉的燃料特性、燃料燃烧过程及装置、换热装置、热风炉系统等。 本书可供在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化工、轻工、制药及木材加工等专业从事干燥设备设计和热源设计的人员、研究生和教师阅读和参考。
《特殊钢中碳化物控制》系统阐述了特殊钢生产中在电渣重熔、轧制和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物的演变与控制,以及稀土、镁、氮、钛等合金元素作为异质形核剂进行合金化处理对特殊钢中碳化物的影响。《特殊钢中碳化物控制》可供冶金、材料等领域的科研、生产、教学、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全书共分7章,主要介绍固体颗粒的性质、液体的性质及固液悬浮系统的性质;过滤的理论及实践,沉降分离的理论及实践;水力旋流器、液固流态化床等固液分离设备的理论及实践;固液分离的放大规律及方法等。 本书的内容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湿法冶金领域中从事固液分离的设计、生产及实验等方面以及化工、轻工、生物化工等领域内从事固液分离工作的相关经验,同时也吸收了近年来同内外专家在此领域内取得成就。 本书可供湿法冶金工作者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从事冶金、化工、轻工、生物化工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对铸造钛合金、轴承合金材料及其熔炼技术、热处理、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内容主要包括铸造钛合金、轴承合金的种类牌号、组织和性能,合金的熔炼工艺及熔炼设备,热处理工艺技术,铸件缺陷分析和防止措施,并对铸造钛合金、轴承合金材料的外发展和研究趋势进行了介绍。本书反映了研究成就以及实用的研究和生产成果,内容丰富、翔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弥补了技术手册类书籍叙述内容简单化、又弥补了教材类书籍实用性不强的缺陷。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设计与科研单位、各工业部门中从事该专业的科技人员和和铸造工作者使用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