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基于 三明治 模型的薄层AVO分析;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弹性波反演;深井VSP层析速度反演;浅海OBC采集工艺的提高;极低信噪比地区地震勘探效果的改进方向;复杂地区不规则三维地震的实施要点;GPS授时地震仪;华北断块区的构造特征;板块洋脊与热烟囱等。该书的读者对象为高校本、硕、博学生及从事地球物理工作的专家。
本书从世界性、通史性、全面性、系统性的视域,按古代(远古时期至1640年)、近代(1640-1917年)、现代(1917年至今)三个历史时期,分上篇、中篇、下篇三篇,共计20章,对世界能源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与研究。 上篇:古代能源。共5章,分别为火,木柴,古代可再生能源,古代煤炭,古代石油和天然气。 中篇:近代能源。共7章,分别为近代木柴,近代可再生能源,近代蒸汽能和鲸油,近代煤炭,近代石油,近代天然气,近代电力。 下篇:现代能源。共8章,分别为现代石油,现代天然气,现代煤炭,现代电力,现代可再生能源,现代氢能、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现代能源政治和能源安全,现代能源政策。
本书以目前国内优选的产铀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聚焦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床,在全盆地铀储层大型物源-沉积朵体的恢复与重建基础上,依据不同的物源-朵体、铀储层类型以及铀成矿的多样性等选择了3个典型露头区,重点构建了辫状河三角洲和深切谷中4种铀储层的沉积、成岩-成矿非均质性地质模型;深入剖析了铀储层物理结构和物质成分的非均质性对铀成矿的制约关系。将露头地质建模的思路和经验引申于地下,选择并构建了典型铀矿床的非均质性地质模型,以期为揭示铀成矿机理、提高采收率以及进一步开展数字建模和数值模拟提供必耍的沉积学基础。 本书适宜于从事沉积盆地分析与能源矿产研究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员和产业一线工程师参阅。
《钻井流体工艺原理》从钻井流体的基础理论、钻井液的性能与组成入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钻井流体工艺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黏土矿物与胶体化学基础,钻井液界面化学,钻井液的流变性和钻井液的滤失与造壁性,钻井液性能与测试,钻井液材料化学与处理剂,水基钻井液,油基与合成基钻井液,气体型和泡沫型钻井流体,储层钻井液,水平井与大位移井钻井液,高温水基钻井液,井壁稳定,防漏与堵漏,卡钻和井喷,提高钻速的水基钻井液,固相控制,腐蚀与防护,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和一口井的钻井液设计。《钻井流体工艺原理》可供钻井流体工作者、石油与天然气钻井、采油、地质勘探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院校师生参考。
《油藏地球物理方法与应用》从油藏地球物理的各个方面收集了有典型代表性的论文54篇,每一篇论文都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通过实例的介绍和讨论,对油藏地球物理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突出了技术要点,最后落实在技术应用的效果上。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油藏管理与油田生命周期,充分讨论了有效的油藏管理应当是在油田的生命周期中,使油藏储量达到规模、油田采收率达到状态并能限度地控制成本的增加。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基础,包括油藏工程基础、地震岩石物理基础,以及油藏地球物理基础。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分别是勘探地球物理、开发地球物理和生产地球物理的内容。第六部分是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发展与展望。
为了适应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中国海洋油田服务有限公司钻井液技术人员将中海油钻井液技术人员历年作业所获得的经验总结提高,编写了本手册。内容包括海洋钻井液介绍及功能、钻井液测试、水力学、滤失控制、固相控制、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钻开液、井漏、卡钻、井壁稳定、井控、腐蚀、特殊作业、钻井液污染处理、HSE环境保护、材料和公式附表等。
《石油微生物学》由Bernard Ollivier & MichelMagot编著,与以往关于石油微生物的书籍有所不同,它不仅包括了碳氢化合物的代谢和溢出原油的生物修复,还提出了的油藏生态学。通过阐述微生物在原油生产和应用中的作用,让读者明白如何使微生物对原油的有害作用变得有益。 《石油微生物学》为微生物学家和对石油微生物感兴趣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资源。
《南海深水沉积与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为深水油气地震勘探研究与实践丛书之一,全面阐述南海深水沉积与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从研究实例出发,对南海深水沉积体系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南海深水沉积与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共7章,从深水沉积与储层识别中应用的地球物理方法与技术出发,重点介绍了碳酸盐台地、深水水道沉积体系和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等深水油气赋存的主要沉积体系以及深水盆地流体与地质灾害。在南海深水沉积体系识别的基础上,讨论并介绍了深水地球物理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炼油设备逐步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编委会和全体参加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结合2004 版《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册(通用设备)、第二册(炼油设备)、第三册(化工设备)的编制情况,对炼油设备中SHS 02005《M 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08《EI 系列、D 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0《MCL 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以及通用设备中SHS 01018《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9《离心式氨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2《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等结构相似、名称类同、主要检修内容相似的规程进行了合并,按照结构特点重新整合为三项规程,分别是SHS 01018《垂直剖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9《水平剖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和SHS 01020《齿轮式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纳入《石油化工设备维
《石油微生物学》由Bernard Ollivier & MichelMagot编著,与以往关于石油微生物的书籍有所不同,它不仅包括了碳氢化合物的代谢和溢出原油的生物修复,还提出了的油藏生态学。通过阐述微生物在原油生产和应用中的作用,让读者明白如何使微生物对原油的有害作用变得有益。 《石油微生物学》为微生物学家和对石油微生物感兴趣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资源。
本手册系统介绍了水力压裂工作的全过程,内容包括:压裂的选井选 层、压裂液、支撑剂、水力裂缝模型与压裂设计软件、油气藏数值模型与 设计计算软件、压裂设计与设计优化、压裂工艺技术、压裂现场测试与诊 断、压后评价技术、压裂质量控制等。使读者在获得一个完整概念的同时 ,认识到压裂技术涉及诸多学科。 本手册可供从事压裂技术工作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大、 专院校的师生参考使用。
管道应力分析是压力管道设计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管道自身和与其相连的机器、设备、土建结构的安全。《压力管道应力分析(第2版)》从基本理论、标准规范和分析计算方法几个方面对管道应力分析进行了详尽和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管道应力分析工作的任务和工作过程、管道应力分析基础知识、压力作用下管道组成件的强度设计、管道允许跨距的计算、管道应力分析的安全评定方法、管道的柔性设计、管道应力分析中的特殊问题(夹套管和埋地管的分析、安全阀排气反作用力的计算、水锤荷载的计算、高压管道的应力分析)、管道支吊架的设计选用原则、往复压缩机管道的防振设计、各种管道振动问题、有限元法在管道应力分析中的应用、管道应力分析程序介绍。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第2版)》不但能够对石油、石化、化工、电力、钢铁、市政等
《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风险与控制》简要介绍了:系统安全风险与控制的基本知识,油气集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和基本要求,以及危害辨识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了油气生产企业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程序、油气集输系统物料和关键生产设施的危险性等内容。最后以案例介绍的方式讲述了油气集输系统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过程、内容和方法。 《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风险与控制》将可接受风险准则、系统可靠度以及动态风险评价概念引人到油气集输系统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之中,并紧密结合油气田生产实际,将大量的事故案例作为系统危险分析的相关佐证,使《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风险与控制》内容更易于广大基层员工和安全监督人员所接受。 《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系统安
本书共分五篇,涵盖了有色金属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与检验等内容。篇为总论,主要包括设备概述、材料概述、材料性能概况等。第2篇为材料,主要包括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钛及钛合金、锆及锆合金、铅、钽铌等其他有色金属。第3篇为设计,主要包括设计参数、结构设计、补充技术要求。第4篇为制造与检验,主要包括环境与条件、成形、焊接、容器检验与表面处理。第5篇为牌号对照,主要包括各国有色金属材料牌号对照。全书内容丰富、全面,并且包含了有色金属理论与设备的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从事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成形的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对以中国大陆为主体涵盖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18个国家及地区2800×104km2的东亚地区沉积盆地内开展火成岩分布调查研究,吸收了100余年油气勘探资料和沉积盆地研究成果,在大量的盆地钻孔、地震、重、磁、电和《1:250万中国及邻区地质图》(2012,中国地质出版社出版)及文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及邻区火成岩分布信息库,主要包括盆地内火成岩时代、岩石类型、产状分布和构造断裂体系展布及油气藏分布,同时吸收了前人近地表火成岩分布调查和区域断裂构造研究成果,编制了1:300万中国及邻区盆地火成岩地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