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印刷油墨生产的基础理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各种印刷过程的特点以及与之适应的印刷油墨;介绍了各种印刷油墨的组成成分、生产工艺、各种油墨必须满足的印刷适性,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油墨的关系;介绍了印刷油墨的检测方法并编入一些配方,以及使用中容易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书后附有油墨生产的标准供读者查阅。 本书对于油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印刷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印刷工人提高印刷质量也会有所帮助。
本书积累了作者长期工作中与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实践工作中的经验;阅读资料、刊物中总结的常识。 全书以图文并茂的书写风格,试图改变技术书刊以严谨的文字叙述为主的版面,让各个层面的读者都能快速受益: 想进入凹版印刷行业的读者,可作为一本入门普及书籍从头到尾快读一遍,达到启蒙的作用; 熟练的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细读一遍,有助于达到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有益于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面对凹印疑难问题,针对性地选读相关章节,可将轮转凹印技能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从事凹印机设计制造的技术人员,本书也能为你提供现代轮转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使用现状,可供研发参考。
本集共辑论文五篇、录两篇。论文的前四篇原拟收在拙著《中国历史考古论集》中,后因讨论雕版印刷的文字也可以不属历史考古学范畴,出版社的同志认为另册付印为好。编者接受了个这个建议,并把《宋元史料目录》讲稿中的《南宋刻本书的激增和刊书地点的扩展》一节,排在《南宋的雕版印刷》之后,作为该文的补充。
《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是日本关西大学召开的由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ICIS)、出版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出版史国际学术会议的成果续集。收入《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的成果,分别围绕“出版文献与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与中国出版”、“语言接触与文献翻译”、“东亚的出版文化交流”主题,突破中国疆域,在整个东亚视域中讨论16世纪以来的欧、中、日之间的知识环流、书籍流通、翻译出版、语言演化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单张纸平版胶印印刷机的书籍。书中首先对胶印印刷工艺和单张纸胶印机的组成、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机型做了简单介绍。接着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单张纸胶印机的传动、给纸部件、纸张定位、纸张交接机构、主体印刷部件、润湿和输墨以及收纸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调整方法和故障排除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