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服装设计裁剪与缝制教程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以人体工程学考察服装立体与平面相互转化及其关系着手,用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作为典例,分析原型产生及各部位成型原理,并吸取我国比例分配法之优点,初步总结出一套国人运用日本原型绘制千变万化的时装造型设计平面结构图的方法和规律。即纵向以“原理←原型→应用”,横向以“原型→比例分配法”作为逻辑框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原型应用系统。 本书可供服装专业师生和服装设计人员及业余爱好者阅读。
天津师范王润昌副校长带队的赴欧洲讲学考察团一行七人,不仅成功洽谈了教师与学生的留学交流事宜,而且进行了大量学术考察活动,12天拍摄建筑、服饰、标志、民俗风情等照片万余张。作为服饰文化研究专家,华梅此行收获颇丰,继《华梅看世界服饰—多元东南亚》即将在北京出版之后,同时列入计划并即将陆续推出的有《华梅看世界服饰》系列丛书的另三本《古韵意大利》、《浪漫法兰西》、《冷峻德意志》,以世界人眼光、新时代理念去研究服饰,使此次赴欧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起点。
本书结合竞标金奖项目“中国银行(总行)职业装设计”以及其他多项职业装设的实际试验,系统讲解了职业装的特征、职业装与时装的关系、企业识别系统的职业装、职业装的设计流程、职业装设计元素分析案例分析等知识,为广大职业装设计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较为详尽的实操范本。本书集系统的理论与实际的操作性于一体,是职业设计者及职业装应用企业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
这本《外国服装史》教材仅仅是一部简史,一本入门读本,依教材绪论的说法,即学习外国服饰历史的“游学指南”。所以该教材具有指南的特质。该教材以服装史为主线,以相关历史、地理和文化阐述背景,在参照国外及部分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梳理、整合、概括了外国服装历史的基本脉络,从古埃及、古两河开始,跨过古希腊、古罗马,步入拜占庭、中世纪,随后的文艺复兴,到意大利、西班牙,而后的荷兰、法兰西,最后进入20世纪的现代历史。
本书分有五个部分,部分主要就服装艺术的属性和定位进行讨论,它既是针对国际服装界的一些争议问题而来,又是对服装界普遍但又模糊的服装的艺术定位的反思,同时它也是为本书设定了一个服装的艺术归属的讨论前提。第二部分主要选择了八个与服装关联密切的艺术流派,论述它们与服装的关系以及相关艺术风格的服装表现并总结其设计准则。第三部分主要针对较为重要且常见的八个服装设计主题,分别探讨主题的美学解读、主题的内涵和设计表现,并总结设计规律以作为服装艺术判断的依据。第四部分主要从服装艺术设计的衡量角度出发,进行五个方面的专题讨论,所设定的五个专题均是作者认为的服装艺术批判和服装设计中较为突出问题,其目的在于建立服装艺术的设计尺度。第五部分主要以服装艺术判断的理念去简单回顾20世纪的服装设计史以及评述20
我社1990年出版的《时装配领技术》一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迭经10次印刷,总印数已超过10万册。 这次,根据服装发展形势,应广大读者要求,请作者在原著基础上作了一次全面的修订,充实了若干更新的内容,出版第二版。 第二版共分8章:章时装配领技术概述;第2章至第5章分别介绍开放式翻领、关闭式翻领、立领和无领式领的配领技术;第6章外配领方法介绍;第7章艺术配领的实践与认识;第8章现代领型集锦。 全书理论联系实际,作者除倡导了按需配领法以外,又变革了简易配领法。 本书可供服装技术人员、服装院校专业师生参考;广大服装爱好者自制服装时亦可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