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夜里,流着眼泪,呼喊在子夜时的我自己饱满的心灵,呼喊微雨中青湿的马路,呼喊清晨盈耳的鸟叫和干净的清水,呼喊着被爱着的我自己。8年后,在从长沙飞回北京的飞机上,降落前侧转弯时,流光溢彩的大地忽然倾斜过来……难以言说的美。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牛仔布的发展历史、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与牛仔布品种。主要包括牛仔布品种的发展、球经与片染牛仔布生产工艺的进展、各工序生产工艺参数、外牛仔布质量检验标准。从原料选取到纺纱、准备、织造、检验、整理对牛仔布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附有主要工序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程。 本书可供牛仔布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查阅,对高等院校纺织工程专业、染整专业师生进行学术研究亦具有参考价值。
何堂坤编著的《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科学分析资料和传统技术调查资料,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多门手工业技术产生、发展的基本历程、主要技术成就,其中涉及的技术史门类有:采矿(包括金属矿、煤矿、井盐和天然气开采)、冶铸、陶瓷、机械、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油漆、玻璃技术等。全书依历史年代,依次分为九章,章下依技术系统分节、分目。前言中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几个发展阶段、基本属性、管理制度及近现代学者对它的研究情况。本书既是作者长年研究工作的总结,也集中反映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本书内容概括,资料丰富,以史带论,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技术史教材的参考资料,亦可供史学工作者、科技史工作者、文物考古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之所在。用曲酿酒是中国酿造酒的特色,也是世界东、西方酒文化的分水岭。中国酒曲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功能独特,各有千秋,用曲酿酒,是我国祖先民巧夺天工的发明,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中国酒曲制作技艺研究与应用》从资料收集、内部刊印到今日成书,历时四十余载。全书系统收集整理了近现代制曲历史24篇,以茅台制曲工艺为典型代表的高温制曲工艺26篇,以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为代表的中高温制曲工艺19篇,以汾酒等为代表的中温制曲工艺10篇,强化大曲等制曲工艺14篇,各种小曲制曲工艺34篇,根霉纯种制曲工艺14篇,麦曲制曲工艺27篇,红曲制曲工艺21篇,麸曲及酵母制曲工艺28篇,总计汇集各类制曲工艺217篇,可谓是集近现代制曲工艺之大全,较全面反映了我国近现
《制砚· 制墨》系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第二辑)的其中一卷 民国 期间砚著不多,其中韩军一先生的《甘肃洮砚志》是有史以来部洮砚专著,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些重要的砚著纷纷问世,但此中除一些文房四宝的综合性图书与画册外,研 究性专著仍然集中在端、歙、鲁上。直至近年,有关红丝、澄泥、洮河以及其他地方砚的专著方才出现。 这些论砚专著各有所长 ,熠熠生辉,是学界珍视的宝藏,也是本书撰著的参考文献之一。 中国砚是一个大家族,从材质上可以分为石质砚与非石质砚两大类。其中石质砚是指用自然界所产天 然岩石为原料制成的砚,而非石质砚是指用除天然岩石外其他材料制成的砚,如陶瓷、金属、竹木、玉石等。 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统计,见诸古代文献与实物的石质砚约 130 种,非石质砚约 43 种
本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分17章介绍涂布加工纸方面内容。这套书世界闻名(在造纸界)。包括含和不含机械木浆原纸;涂布用颜料——高岭土、研磨碳酸钙、滑石、二氧化钛、石膏、沉淀碳酸钙、三水合铝、合成塑胶颜料;涂布胶黏剂——胶乳、大豆蛋白、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涂料添加剂;涂料分散剂、涂料的制备与过程控制;颜料涂布技术;表面施胶与干燥设备;纸张涂布的干燥与干燥设备;纸张的多层涂布;纸板涂布;涂布机过程控制与自动化;涂布机的电气传动装置;颜料浆液和涂布配料的流变性;涂层的固化与结构涂层结构的测量与影响;质量控制;研究与新开发。
《食品化学(第五版)》共分16章,与《食品化学(第四版)》相比,增加及修订了“食品中的水和冰”“色素”“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成分及毒物”“牛乳的特点”和“可食用植物组织的采后生理机能”五章的内容,并删除了“食品体系中各成分的生理和化学交互作用”和“食品供应和质量中生物技术的影响”两章内容。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粮油和农产品加工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上述领域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参考。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造纸卷)(上册)(第3版)》非等效采用ISO217:1995,根据本国国情作了适当的变动,并作了一些补充。与原标准GB147-89相比,《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造纸卷)(上册)(第3版)》增加了尺寸表示法和产品方向表示法。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造纸卷)(上册)(第3版)》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造纸卷)(上册)(第3版)》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造纸卷)(上册)(第3版)》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造纸卷)(上册)(第3版)》主要起草人:张晓惠、陈曦。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造纸卷)(上册)(第3版)》首次发布于1959年,次修订于1989年,第二次修订于1997年。
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榉木家具则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收藏家、研究学者的关注。从王世襄1991年发表《明式家具研究》到今天一直没有专著出版系统介绍榉木家具。本书《明式榉木家具》分上下册,上册讲述了明式榉木家具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和断代思考;下册谈到了明式榉木家具的审美情趣和美学高度,当然还有“萤窗素影”特展图录,希望读者可以借用大量图像感受到明式榉木家具之美。
《清代家具(修订本)》主要介绍这些得以保留下来、已成为珍贵历史文物的家具。 全书载二百九十多幅图片、五万余言,由概论篇和图版篇两部分组成。概论篇是对清式家具的一个素描;图版篇收录了一百五十余件清代家具,每件附有说明。所收录的家具来自北京、香港、台湾以及欧美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其中有精品,也有平庸之作;既有皇家使用的宫廷家具,也有民间的一般家具;有清式家具,也有制作于清代的明式家具,符合全面、客观、真实的三项原则。《清代家具(修订本)》图文并茂,使读者对清代家具的真实面貌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