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突破往往能使复杂的难题简单化。笔者依托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生命信息调控技术,根据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了生物农业、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等108项生物科技成果。其中用于环境保护的生物科技成果有18项,可有效治理环境中存在的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内源污染问题,涉及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应急处理、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等多个方面,不仅可高效、迅速地治理环境,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可以使环境治理变得更加资源化、效益化。利用这项生物科技成果可使复杂的环境治理问题变得简单易行,治理时间也将大大缩短,使得只有投入巨额资金才能实施治理的方式变成了不投资或少投资,使本来需要漫长时间治理的工程大大缩短了时间。并且,通过环境治理还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治理污染的生态环境不再是负担,而是巨大的商
温铁军、郭光磊主编的《中国农业的生态化转型 --社会化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2017)/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丛书》主要选自于2015年11月19-21 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CSA大会/第七届中国 CSA大会”会议文稿。全书分为CSA(社区互助农业)发展总论、CSA农场发展实践、CSA与可持续生活、 CSA与农民专业合作社、CSA与互联网 、CSA与参与式保障体系、CSA与乡村文化复兴、CSA与青年返乡创业和附录9大部分。
《木薯及其加工利用100问》由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而成。《木薯及其加工利用100问》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木薯产业概况、木薯主要品种、栽培与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农民、农业技术员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
土地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因为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类对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现有耕地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等现象愈演愈烈。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工矿企业开发用地、社会发展城市用地、生态建设绿化用地等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如何促进人口一资源一环境和谐发展是一个世界范围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药用植物病害原色图鉴》系统介绍了人参、细辛和五味子等72种栽培药用植物已发现的143种病害,内容包括病害症状、病原种类、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全书配有药用植物病害症状及其病原物自拍原色照片近500幅。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本图鉴可作为从事药用植物种植者以及相关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具书或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