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蔬菜育种概况、中国蔬菜种质资源、蔬菜常规育种、蔬菜杂种优势育种、蔬菜生物技术育种、蔬菜抗性育种、蔬菜品质育种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发挥科技支撑对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作用,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部直属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涉农高校等组织征集了一批 适用技术,经专家遴选,确定175项技术为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予以推介发布。这些技术主要围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满足不同区域 产业、绿色发展、节本增效、健康养殖等多方面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性。 为方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和人员研究运用主推技术,特将2023年入选的主推技术结集出版,供广大读者参考学习。
杂草种子的鉴定与研究,对植物检疫、杂草防治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著从检疫鉴定和杂草研究的实际出发,对进口植物检疫较常截获的43科213属407余种杂草籽实,其中包括我国禁止或限制输入的、尚未分布或分布未广的以及的主要农田杂草种子进行科、属、种的检索分类;对各杂草籽的外形及种胚、子叶和胚乳等内部相关识别形状进行综合摄影;对各个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情况及经济意义等进行系统研究与描述。 本书全彩色套印,图文并茂,直观、清晰,原色、原状,客观实用,可供从事杂草检疫、鉴定和农业生产、教学科研及外贸人员等使用。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用量防治蔬菜病虫实用技术指导手册》采用图文混排的方式,将百余项实用技术归类成册,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别病虫发生与防治特点,以及一系列源头控制、栽培防控、物理防控、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的实用技术。作者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对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半夏栽培与贮藏加工新技术》以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村工作实际、贴近农民需要实际为宗旨,以通俗、简洁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半夏栽培与贮藏加工的新技术。所介绍知识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使读者能看懂,能学会,用得上,易操作。
除草剂大型专著,从化工角度讲的,化学工业出版社有2本;从应用角度讲的,则只有张玉聚老师的著作。张玉聚老师2009年6月在本社出版的《中国除草剂应用技术大全》,无论从论述的全面性,应用的可操作性,至今都是的。2009年6月以后,经过4年多的时间,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进展需要加进去。由于需要增补和修订的内容太多,又增加了大量图片,因此作为一部新书出版。新书比老书增加了400多页。相信本书出版以后,在学术界和农业图书市场都会有更好的反响。
本书是近20年来作者对沙棘育种与栽培各领域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在育种方面涉及种群构成及其遗传变异规律、种源选择与母树林的营建、选择育种、引种与实生选种、杂交育种与杂交种子园的营建以及良种繁育途径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栽培方面则详细分析和介绍了各种育苗方法和技术、造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各个林种的造林地选择与造林方法,以及对天然林、人工林、沙棘园的经营管理措施。内容系统、全面、翔实,针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沙棘的特点,提出并实施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在多个方面有独到的见地和创新,是一部科研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著。本书可供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领域的大专院校师生及相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林业、农业、园艺、水土保持等基层单位科技工作人员参考。
《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丛书》以广大农民为读者群,从现代农业、农村社区、城镇化等方面入手,着眼于能够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实际需求。本书是丛书之一,介绍了农产品深加工共性技术、粮油产品深加工、水果蔬菜深加工、禽畜及水产品等。该套丛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凝结了一批专家、科技骨干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科技界倾注“三农”,依靠科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本书以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为前提,以中国北方常见草本药用植物的识别和栽培技术为重点,由部分设三章组成。在对药用植物生长环境和条件的介绍上,包括中国药用植物的分布;药用植物的生活类型、入药类型、生活周期;药用植物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温光特性。分别介绍了107种主要生长在中国北方的草本药用植物,编排顺序依植物分类学上常用的恩格勒系统的科序,共涉及43科92属。对每一种植物均配一幅反映其花期生长状态的彩图,文字介绍包括其学名、别名,形态特征概述,生长环境和分布,药用部位及采收季节,性味与功能。全书图文并茂,便于识别,既有阅读性,又具观赏性。在栽培技术上,具体阐述了单作、药粮问作、药林间作、药果问作等原理和种植模式及栽培方法。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技读物,读者范围较广。
《中国古农书集粹》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基础,从先秦至清代的2000多部农业典籍中, 次系统地精选152种结集影印出版,每种均附有提要,填补了目前中国农业文 献集成方面的空白。这些农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在类别上有综合类、时令占候类、农具 类、土壤耕作类、大田作物类、园艺作物类、竹木茶类、植物保护类、畜牧兽医类等等。本书为园艺作物类四,收录12种古代农书。
本书内容包括菜用鱼腥草的构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鱼腥草类型,菜用鱼腥草地下茎栽培技术,菜用鱼腥草间套作栽培技术,菜用鱼腥草嫩芽栽培技术,菜用鱼腥草嫩茎叶栽培技术,菜用鱼腥草病虫防治技术等。全书语言通俗,技术实用,可供南方地区广大菜农、蔬菜种植业主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只能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科研资料及体会梳理成几个方面,提供给农学界同仁们作进一步研究的铺垫。我非常感谢中华科教基金委员会出版基金工作委员会接受也我的申请,并给予资助,使我的学习和研究心得得以出版。在此我还要提及的是,我的学生谢甫绨博士曾代我搜集了有关大豆抗旱以及温度逆境生理方面的部分资料。
《江苏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根据江苏省境内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状况,收录了分布较广的种类560余种。按经济用途分为11类,包括了野生牧草(饲料)植物86种,绿肥植物23种,野生蔬菜植物122种,淀粉植物39种,野果植物45种,油脂植物84种,纤维植物83种,芳香植物63种,土农药植物81种,有毒植物102种,蜜源植物113种。每种植物的基本形态特点、用途、在江苏的主要分布地点等都给出了具体的描述,并附有图片,可供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一线人员参考。
《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是对袁隆平院士团队20多年来 杂交水稻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对于促进 杂交水稻的推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粮食增产、稳产,保障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半夏栽培与贮藏加工新技术》以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村工作实际、贴近农民需要实际为宗旨,以通俗、简洁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半夏栽培与贮藏加工的新技术。所介绍知识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使读者能看懂,能学会,用得上,易操作。
《肥料使用技术手册》由马国瑞、侯勇主编,本书在系统讨论肥料种类、性质及施用的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田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花卉等的营养失调症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还对施肥与农产品质量、施肥与环境作了专题讨论。《肥料使用技术手册》内容新颖、实用,是一本操作性较强的施肥指南。它既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阅读,又可供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落叶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昆虫原色图谱》在“苹果园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有关专著和论文,结合几十年实践,发现在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柿、石榴、枣、核桃、猕猴桃等果树上发生的主要介壳虫有12种,并对这12种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逐一进行试验研究,首次提出在果实采摘后消灭越冬前害虫的防治策略。《落叶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昆虫原色图谱》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基本反映了在介壳虫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的新成果,可供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参考。
1949年以来,黑龙江省先后开展了系统选育、常规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花培育种、 优势利用育种、航天诱变育种、外源总DNA导入育种,伴随着细胞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水稻育种取得了丰硕成果。1954-2014年黑龙江省共审定(认定)362个水稻品种,其中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水稻品种325个,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37个。本书选录了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通过审定(认定)的水稻品种313个,按照 积温区、第二积温区、第三积温区、第四积温区图文并茂地加以详细介绍,另有44个早期选育的品种因年代久远,或早期审定资料匮乏等原因,只有文字介绍。全书还介绍了8位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水稻育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专家。 为便于读者查阅,各类品种均按汉语拼音顺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土的动强度、土的液化、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知破坏的关系等。基于土强度的物理和工程概念,系统阐述了粘土和砂土在冲击和循环作用下的强度特性、表达方法,并例举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试验研究实例。在回顾了关于土液化概念的历史演进以后,详细论述了土液化的正名和形成机理,包括砂沸、流滑、循环活动性三个典型的液化形成机理,列出了大量试验研究例证,除饱和砂外,还包括饱和少粘性土、砂砾料、粉煤灰液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阐明了作者对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区别及关系的看法,并提出了防止土体液化破坏的对策初见。本书可供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和土工建筑及地基抗震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