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第2版)》做了如下五点主要修订:一是增加了保鲜剂章节,对主要的果蔬、花卉保鲜剂进行了介绍。二是对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剂型及其农药登记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更新和更加详细的介绍。三是增加了呋苯硫脲、硅丰环、菊胺酯三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和二甲戊灵植物生长抑制剂的知识介绍。四是对某些植物调节剂的应用量和应用方法根据研究进行了修正。五是对作物应用调节剂技术中的植物分类进行了重新划分。
《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3)》收录了截至2010年11月底批准发布且现行有效的植物检疫国家标准和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共318项,其中国家标准50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268项。《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共分三卷,卷内容包括综合类、风险分析类、调查监测类和检疫规程类标准,第二卷内容包括昆虫检疫鉴定类、线虫检疫鉴定类、杂草检疫鉴定类、转基因检测类和物种资源鉴定类标准,第三卷内容包括真菌检测鉴定类、细菌检测鉴定类、病毒检测鉴定类和检疫处理类标准。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是在总结我国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和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加工浓缩后编撰而成的。精选了各地最主要的、常见的病虫害,重点介绍了蔬菜发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规律、防治措施以及蔬菜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书中展示了病虫害生态照片近2千幅,共包括了千余种病虫害。蔬菜种类涵盖了瓜类、茄果类、豆荚类、十字花科、绿叶类、葱蒜类、块茎类、草莓以及食用菌等九大类。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所用农药(单剂、混剂)均按2012年农药管理信息汇编修订,并且在我国已取得农药登记、市场有售。删除了已停产、停用、限制应用范围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及其混剂:删去了老品种和应用范围较窄的农药品种、农药混剂。农药
本书以图解的形式介绍兰花常见病虫害(如炭疽病、茎腐病,介壳虫、蓟马等)的症状、发病或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所选的症状典型,且兼顾不同发病时期(如前期、中期、后期)、不同部位(如叶上、花上、芽上)。所用的农药均为高效低毒农药
本书主要以我国北方地区观赏树木的主要害虫为主,兼顾南方,共收入主要园林害虫655种。全书力求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种类,有相当部分种类系初次发表。害虫学名均按命名法和公认分类确定。分布区依据何振昌的《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划分为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东(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华中(湖北、湖南)、华南(广东、海南、广西)、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西北(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河南。寄主植物仅列入露地越冬的主要木本品种,生物学特性仅为书中指明的地区田间观察所得。从保护生态平衡出发,书中列出主要的、可操作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在农药品种上以无公害农药为主,不再列入已被或即将被禁用的农药,供各地选择和参考之用。
《实蝇类重要害虫鉴定图册》立足于植物检疫一线的实用性,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图文并茂,能够作为口岸和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者以及实蝇监测操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供农林院校、科研单位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无公害果树病虫鉴别与治理丛书》的编写出版,正是为适应这一需求,以推动效益农业的发展。该套丛书对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新水果,由省内在该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而成,荟萃了浙江效益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全书的编写内容突破了以往农业科普读物中以语言文字介绍为主的局限性,更多地采用病虫生态数码照片,图片典型逼真、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科学简要、技术先进实用,使读者可以简明、快速、准确地鉴别病虫和适时开展治理。该套丛书也介绍了果品无公害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规程,可用以指导无公害果品的生产。因此,该套丛书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作为果农生产的参考书和防治手册,而且也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培训教材。
本书以植物与其病原物的相互作用为纲,全面介绍了植物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应用,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植物免疫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包括抗病性的概念与类型,主动抗病因素与被动抗病因素,避病性与耐病性机制,诱导抗病性原理,抗病性与致病性的遗传与相关基因,抗病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抗病性,原菌毒性变异与群体毒性监测,抗病性持久度与持久抗病性,以及抗病性鉴定、抗病种质资源和抗病育种等。本书取材兼顾学科传承和创新,内容广泛新颖,阐释;隹确清晰,论述简明深入,适于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诸学科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院校师生参考利用,也适于用作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系统描述了主要果蔬采后病害或腐烂的症状、病原物特征和侵染过程;分析讨论了病原物侵入和寄主防卫的发生机理,以及感病果蔬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归纳总结了影响采后病害发生的采前和采后因素;全面介绍了控制采后病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及诱导抗性的原理及方法;深入阐述了真菌性病原物抗药性的发生原理及控制措施。此外,《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还附录了80张主要果蔬采后病害症状及病原物的典型图片,以便读者参照。《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是编写人员多年来从事果蔬采后病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外新研究成果的资料汇集。既具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又有实际的生产应用价值,是果蔬采后生物学与技术领域颇具新意的一部专著。 《果蔬采后病害:原理与控制》可供高等院校食品、园艺
《中国稻区常见飞虱原色图鉴》鉴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我国稻区常见的飞虱共29属35种。内容包括:概述、飞虱的形态特征和稻区常见飞虱的鉴别部分。《中国稻区常见飞虱原色图鉴》主要分类别地介绍了每个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和分布,并附有不同虫态包括成虫不同翅型、性别和雌雄外生殖器的照片。书后附有我国稻区常见飞虱名录和属、种检索表。本书有助于飞虱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对常见飞虱类害虫种类的鉴定,可用作农业害虫测报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各级植保技术人员、农林业院校师生和科研单位的有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世界常用农药质谱/核磁谱图集》由4卷构成,书中所有技术内容均为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原创性研究成果,技术参数和图谱参数均与国际接轨,代表国际水平。图集涉及农药种类多,且为世界常用,参考价值高。 《世界常用农药核磁谱图集/世界常用农药质谱/核磁谱图集》具体包括1000多种化合物中英文名称、分子式、CAS号、分子量、结构式、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及谱图上的共轭峰对应的官能团[样品都包含1H核磁共振谱图、13C核磁共振谱图。对于含有磷原子(P)或氟原子(F)的样品提供31P核磁共振谱图和19F核磁共振谱图]、核磁测定条件(标准品供应商、氘代试剂种类及供应商、核磁频率、采集次数等)。 《世界常用农药核磁谱图集/世界常用农药质谱/核磁谱图集》可供科研单位、质检机构、高等院校等各类从事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检测的科研人员、专业
本书以植物与其病原物的相互作用为纲,全面介绍了植物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应用,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植物免疫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包括抗病性的概念与类型,主动抗病因素与被动抗病因素,避病性与耐病性机制,诱导抗病性原理,抗病性与致病性的遗传与相关基因,抗病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抗病性,原菌毒性变异与群体毒性监测,抗病性持久度与持久抗病性,以及抗病性鉴定、抗病种质资源和抗病育种等。本书取材兼顾学科传承和创新,内容广泛新颖,阐释;隹确清晰,论述简明深入,适于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诸学科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院校师生参考利用,也适于用作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无公害果树病虫鉴别与治理丛书》的编写出版,正是为适应这一需求,以推动效益农业的发展。该套丛书对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新水果,由省内在该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而成,荟萃了浙江效益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全书的编写内容突破了以往农业科普读物中以语言文字介绍为主的局限性,更多地采用病虫生态数码照片,图片典型逼真、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科学简要、技术先进实用,使读者可以简明、快速、准确地鉴别病虫和适时开展治理。该套丛书也介绍了果品无公害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规程,可用以指导无公害果品的生产。因此,该套丛书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作为果农生产的参考书和防治手册,而且也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培训教材。
《无公害果树病虫鉴别与治理丛书》的编写出版,正是为适应这一需求,以推动效益农业的发展。该套丛书对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新水果,由省内在该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而成,荟萃了浙江效益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全书的编写内容突破了以往农业科普读物中以语言文字介绍为主的局限性,更多地采用病虫生态数码照片,图片典型逼真、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科学简要、技术先进实用,使读者可以简明、快速、准确地鉴别病虫和适时开展治理。该套丛书也介绍了果品无公害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规程,可用以指导无公害果品的生产。因此,该套丛书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作为果农生产的参考书和防治手册,而且也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培训教材。
《植物营养失调症彩色图谱:诊断与施肥》搜集了外有关作物营养失调症彩图近608幅,涉及大田作物,蔬菜作物和主要果树,是目前内容比较丰富涵盖作物较多和具有实用价值的专业性图谱;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全面系统地宣讲科学施肥的基本知识、理论、技术以及作物施肥技术要点,同时也回答并纠正了农民在施肥实践中出现的有关施肥问题和施肥误区;内容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有较强可读性。它不仅可供广大农民阅读,提高科学施肥水平,而且对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化肥企业开展农化服务工作以及有关农业院校师生均有的参考价值。
王江柱主编的《混配农药使用(第1部)》从1000多种混配农药品种中根据生产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与应用情况,选取了616种(剂215种、杀虫杀螨剂241种、及杀虫剂61种、除草剂99种)进行了阐述。由于生产企业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许多混配制剂的配方比例不尽相同。由于篇幅所限,每种混配制剂的配方比例选择则以生产中常见的或应用较多的为主。本书虽然从技术角度对许多混剂品种总结推荐了较多使用技术,但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书中所推荐的使用浓度及用药量仅适用于相应叙述的该品种的含量及比例。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药推广与经营人员及广大农民等,主要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线。